见月明 作品

第521章 安西战略成(第2页)

 大户死了,东西也拿到手了,百姓们才敢相信,眼前的明军真的是为了救他们。

 再对比之前黑的儿火者对他们的剥削。

 百姓们自然知道该选择谁。

 只是看似简单的几件事情,就让明军收获了民心。

 刚刚占领的这些地方,也迅速的安定下来。

 随着后续行政官吏的到达,一套全新的统治体系被快速建立起来。

 目睹了全过程的张靖运这才明白,为何朱棡会让他在冬天干这件事情。

 恶劣的天气,百姓挣扎在死亡线上,这时候他们是生不起什么反抗之心的。

 任意的善意,都会被他们当成救命稻草抓住不放。

 这才是真正的雪中送炭。

 与之相对应的,黑的儿火者的日子很不好过。

 他连战连败,物资粮草丢失了大部分。

 好不容易靠着叶尔羌河阻挡住了明军,却又开始为物资发愁。

 他可没有大后方可以提供物资,只能继续搜刮百姓。

 然而此时他还能掌控的区域,也就只剩下差不多四个半县。

 西域地广人稀,这四个半县的总人口加起来才二十万出头。

 且这些人之前已经被他搜刮过一次,这次又能刮出多少油水?

 更何况现在是冬季,百姓仅存的粮食、冬衣等等全都被抢走,自己又怎么活?

 要知道,喀什喀地区冬天也是

很冷的,暖和的时候零下五六度,冷的时候能到零下一二十度。

 这种温度,缺衣少食的情况下,百姓几乎活不下来。

 黑的儿火者只能寄希望于,明军会主动撤军,如此他还能重整旗鼓。

 可惜,明军毫无撤退迹象,甚至还修筑了简易房屋,显然是铁了心要和他耗下去。

 没办法,他只能继续去搜刮百姓。

 百姓榨不出油水,连当地大户也不放过。

 一开始劝捐,劝不动就直接抢,此举可以说惹的天怒人怨。

 察合台汗国百年统治笼络的人心一朝丧尽。

 其实黑的儿火者自己也很清楚,他是断无可能打赢的。

 就算这次打赢了,不久之后也会有更多明军过来。

 更何况还有朱樉在背后虎视眈眈。

 放在以前,他还可以继续往西逃,进入安西之地。

 可是现在这条路也断了。

 他现在不过是垂死挣扎罢了。

 即便如此,他也没有投降的打算。

 “华夏有句话叫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我不想被关在笼子里运送到洛阳,为大明君臣取笑。”

 很快时间进入十二月份,天气愈加寒冷,叶尔羌河开始结冰。

 只不过温度还没到滴水成冰的地步,冰层并不厚。

 黑的儿火者作为本地人,很清楚叶尔羌河不会大面积结冰的。

 就算是结冰的河段,也无法支撑几万大军通行。

 不过为了保险起见,他还是派人将部分河段的冰层捣毁。

 并且还派人巡视河面,一旦发现明军有动静,就立即做出针对性反应。

 事实上他想多了,已经知道他困境的朱棡,根本就没有出兵的打算。

 “耗下去,耗的他人心尽失我们在出手结束一切,免得将来有人怀念他的统治。”

 当然了,朱棡也没有那么轻松。

 往西域运送军需物资本就困难,冬季更是难上加难。

 为了支持他的战略,从河西走廊到高昌再到焉耆、伊丽水,全都动员了起来。

 数十万人为他们运送物资,冻死者数以千计,冻伤者不计其数。

 另有无法计数的物资被浪费在路上,才勉强维持住了前线所需。

 但还是那句话,家底厚可以耗的起,这就是他的资本。

 时间很快来到明昭四年二月,天气逐渐转暖。

 朱棡趁着这个冬季,完成了对占领区域的统治。

 相反,黑的儿火者这里就是另一幅景象。

 他还能统治的这四个半县,死于冻饿者多达六万余人。

 很多都是一家一家的集体冻死,部分甚至整个村子都没了活人。

 如此惨状,彻底激怒了当地百姓。

 在当地头领的带领下,他们开始反抗。

 黑的儿火者穷途末路也完全不计后果了,放纵士兵劫掠杀戮,以此来提振军心士气。

 一时间此地化为了人间炼狱。

 朱棡依然冷眼旁观,甚至他还将部分军队后撤,给黑的儿火者足够的安全感,让他更放心的去杀戮。

 杨荣很是不解,于是询问为何不趁乱彻底击败黑的儿火者。

 朱棡说道:“宋朝时期这里就被伊教所入侵,数百年下来这里的人早已经忘记了自己的出身。”

 “他们心里只有伊教和神灵。”

 “我们此时打下这里,又该如何治理?”

 “还不如让黑的儿火者将这里清洗一遍,我们迁徙人口,在废墟上重新建设城池。”

 杨荣恍然大悟,不再有任何疑问。

 大明不光要占据土地,更重要的是传播思想。

 佛道两教,就是大明法定的宗教。

 伊教徒有多狂热,接触过的都知道,想让他们改信是很麻烦的。

 更何况还牵扯到和安西各部族合作的问题。

 如果传出大明在西域屠杀伊教,强迫百姓改信,安西各部族会怎么想?

 现在借助黑的儿火者的手,将这里的人杀的七七八八,就没那么多问题了。

 还能顺便消除察合台汗国的影响力。

 可以想见,等黑的儿火者在这里的所作所为传出去之后,西域人该有多惧怕痛恨他们。

 两厢对比之下,大明可太仁慈了。

 如此一直到四月份,

天气变暖人们褪去棉衣,朱棡终于下令渡河。

 一个冬季收集木料打造的船只,也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结果自然是毫无疑问,黑的儿火者兵败自杀。

 朱棡没有招降,命人将其残部尽数诛杀。

 然后就是招抚百姓,但哪还有什么人可安抚的。

 事后统计这些地方的人口,已经不足万人。

 朱棡命人将黑的儿火者的暴行传遍全西域。

 自然有人不信,以为是大明故意抹黑。

 但朱棡将逃过一劫的那些百姓安置在一起,让各地派人过来询问详情。

 这一下彻底打消了大家的质疑。

 察合台汗国人心尽失,原本对大明口服心不服的人,也变得老实了起来。

 朱棡没有多逗留,兵分数路拿下了察合台汗国剩余势力,并留下一部镇守当地。

 他自己则带兵前往碎叶川。

 明昭四年六月,阔别已久的兄弟俩,终于在唐朝安西都护府的遗址上相会。

 这也意味着,陈景恪谋划了十几年的安西战略完成了第一步。

 至于后续能不能真正站稳脚跟建立统治,还要看他们的后续措施。

 兄弟俩联合向朝廷送去了奏疏,详细汇报了这里的情况。

 信使日夜兼程,在八月份来到洛阳。

 恰好碰到了前来报捷的日本远征军信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