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帝闻听此言,顿时怒发冲冠,心中的怒火如火山喷发一般不可遏制。他瞪大双眼,额头上青筋暴起,暗想道:“朕的国库之财,怎会如此不明不白地消失无踪?简直如同水汽蒸发一般迅速!究竟是何人如此胆大包天,竟敢擅自动用朕的‘私房钱’?这岂不是光天化日之下公然抢劫皇家银库么!”想到此处,道光帝咬牙切齿,双手紧紧握拳,决心彻查此事,一定要将那个胆大妄为之人揪出来严惩不贷。
话说当时正值道光年间,清朝的国库里原本存有足足 900 万两白银。然而,就是这样一笔巨额财富,竟然就在道光帝的眼皮子底下悄无声息地不见了踪影。仿佛一夜之间,这些银子都长了翅膀飞走了一样,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倍感蹊跷。而此时被怀疑与此事有关联的张成宝及其一众伙伴们,恐怕已然大祸临头,难以逃脱严厉的惩处了。
要知道,清朝北京的十大库里,装钱的就有三个大库,那管理制度严格得跟什么似的。库兵们进库前,得脱掉衣裤,赤条条地进去,大冬天的也是这样,冻得直哆嗦。检查完了,穿上统一的工作服,才能开始干活。
出库的时候更逗,还得再脱一次,赤条条地跨过库门前的板凳,两手往前一拍,大声喊:“我出来了!”这才算完,才能穿上自己的衣服回家。这规矩,简直就是为了证明库兵们没偷拿库银,搞得跟演戏似的。
可道光皇帝千算万算,就是没算到家贼难防。他怎么也想不到,偷盗库银的,竟然就是这些库兵!这简直就是“监守自盗”的升级版,库兵们这是把国库当成了自己的“私人银行”啊!道光皇帝要是知道了,估计得气得胡子都翘起来,大喊:“我这国库怎么就成了你们的提款机了?”
清朝那银库的监管,严得跟铁桶似的,库兵们想偷点银子,那简直是比登天还难。不过嘛,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库兵们可都是“机智”的小伙子!
你知道吗,清朝那三个放银子的大库,就一个在内务府,也就是紫禁城里头。那库里放的都是50两一个的大银锭,沉甸甸的,想偷走一个都费劲儿。所以,官员们封上封条后,就基本不再去查库了,觉得挺放心的。
可另外两个大库呢,它们在紫禁城外头,里面放的是1两到10两的小银锭。这下,库兵们的眼睛就亮了,心想:这机会来了啊!
在利益的驱使下,库兵们那脑袋瓜子转得比风车还快。他们绞尽脑汁,想出了各种“妙招”来应对那严格的监管。有的库兵可能心里想:“哼,你们以为封上封条就万事大吉了?我自有办法!”
于是,这些库兵就像魔术师一样,神不知鬼不觉地,把库里的银子一点点地“变”到了自己的腰包里。道光皇帝要是知道了,估计得气得直跳脚,大喊:“我这银子怎么就跟长了翅膀似的,飞走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