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海瑞 作品

第68章 国库大案

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主权,那是一样接一样地遭殃,就像是被一群强盗轮番洗劫的小村庄。道光皇帝一看,这哪行啊,国库都快空了,得想个法子补补亏空。于是,他脑洞大开,想到了一个“好主意”——倡导捐官!

 在道光皇帝眼里,这捐官就像是及时雨,能解燃眉之急。他想啊,这捐官政策,汉朝汉武帝时候就有,清朝也一直在用,李卫那小子不就是靠捐官起家的吗?市民们不仅可以捐官,还能捐封典、捐虚衔,甚至能捐穿官服的待遇,简直就是“花钱买官服,穿上就是官”!

 可是啊,事情哪有那么简单。这捐官政策一推行,时间一长,就捐纳泛滥了。官员们腐败、贿赂、贪污成风,买个知县三百两银子,但一年俸禄才六十两,为了尽快回本,官员们只能收受贿赂,只顾捞钱,哪还有心思做事?吏治越来越腐败,盗贼四起,社会问题一大堆。

 想当年,和珅为了帮乾隆搞钱,搞了个议罪银制度,到后来卖官鬻爵都成了家常便饭。如今到了道光皇帝这儿,他平时省吃俭用的钱全都砸在鸦片战争里了,现在当务之急是搞钱,而且越快越好。

 于是,道光皇帝一倡导,朝廷就开始明码标价卖官了。原来三千两银子能买个县令,现在江南地区,特别是那些富裕的地方,没个万两银子以上,你想都别想。为啥?因为那儿富裕啊,回本快!

 更逗的是,道光皇帝眼皮子底下的京师银库,一个库兵的名额都要五千两银子以上。你可能会想,为啥一个库兵的价码比县令还高?这里面啊,大有猫腻。你想啊,库兵那可是管钱的,手里过的是真金白银,这油水能不多吗?所以啊,这库兵的名额,那可比县令还抢手呢!

 道光二十三年,银库里有个叫张成宝的库兵,他的侄子那可是“有钱能使鬼推磨”,花钱买了个官当。结果呢,张成宝这家伙,手过银子心就痒,把侄子捐官的银子过秤后,没往国库里放,直接揣进了自己腰包,这简直就是“监守自盗”的现场教学啊!

 这件事啊,原本以为能瞒天过海,谁知道没过多长时间,便有人将其告发至朝廷之上。这一告发可不得了,如同巨石投入平静湖面一般,瞬间激起千层浪,一下子就牵扯出了一桩涉及到国库银两失窃的惊天大案!

 当消息传到道光皇帝耳中的时候,他那张脸的颜色变化之快简直比翻书还要迅猛。只见他先是满脸惊愕,紧接着眉头紧皱,额头上青筋暴起,眼中闪烁着愤怒的火花。心中暗自思忖道:朕的国库,乃是国家之根本、百姓之福祉所在,怎会沦为尔等贪官污吏的私人钱袋?真是岂有此理!

 盛怒之下的道光皇帝立刻传旨,将户部的一众官员统统召集而来。待众人战战兢兢地跪在殿前之后,道光皇帝猛地一拍龙椅扶手,大声喝问道:“你们这些个掌管国家财政的大臣,给朕如实说来,如今这国库里到底还剩下多少银子?为何会平白无故地丢失整整 900 万两白银?”

 户部的官员们闻言,一个个面面相觑,额头上冷汗直冒。他们哆哆嗦嗦地从怀中掏出账本,开始手忙脚乱地查阅起来。过了好一会儿,才有一名官员硬着头皮站出来,结结巴巴地回答道:“启奏陛下……原先国库里总计存有 1000 万两白银,可是经过此番清查发现,竟然已经丢失了足足 900 万两,眼下所剩无几,仅余 100 万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