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宫神羽 作品

第18章 指的是谁?(第2页)

 一路上的妇女儿童迅速躲开,眼里流露出害怕的表情。

 “这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秦将心底充满了困惑,即便知道义渠族人对大军的到访会有所恐惧,但这程度超乎想象。

 他随便指向其中一位年纪较大者问道:“你们族中的首领在何方位?叫他现身前来对话。”

 尽管这样要求,眼前的那些人都毫无反应,他不由提高声量:“迟疑什么呢?赶快去找!”

 那位义渠老人踌躇半响方上前低语:

 “咱们的领袖因触犯了秦的法令,已经被来我部的王庭大人依法惩办。并且他还带走了本族年轻的勇士们。”

 闻言, 秦将怔住了几秒钟,本能地质询: “到底是什么罪行?”

 义渠人说, 据那个显贵声称,那是勾结外来敌人的叛国大罪——牵涉三灭九族的严重后果——所以他就抓捕走了族内大多数男丁以示惩戒。

 骑于马上秦军士兵们面面相觑,感到十分困惑:义渠族首长竟叛变了?而王庭代表执行判决?

 听起来像是神话一般匪夷所思。

 如果义渠族长那么容易被杀,他们早就不在了。

 这些年义渠部落只听调度却不管召唤,宛如一个 王国,早已让蒙恬心生不满。

 若不是因为匈奴的威胁,加上义渠自身的实力也不弱,否则蒙恬早就解决了他们。

 然而,义渠族长被秦人处死,总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难道他没有抵抗吗?

 这里可是义渠的大本营啊。

 秦将瞬间明白了过来,急忙问道:“你说秦国来的贵人,指的是谁?”

 那位义渠老人思考了片刻,回答道:“族长似乎之前称呼他为公子。”

 “公子!”

 秦将一惊,“扶苏?可是公子扶苏不是去了咸阳吗。”

 随后一位秦军补充道:“据蒙将军提过,最近陛下派了一位公子来到北地,会不会就是他?”

 秦将深深吸了一口气,觉得事情愈发复杂,立刻招来一名部下。

 “火速赶到富平大营,务必原封不动地向蒙将军报告此事!”

 “遵命!”

 ……

 北地郡。

 富平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夜晚深沉如墨,灯光宛如一点微星。

 蒙恬端坐于帅帐中,神色凝重,手中捏着一份文书出神。

 粮食不足虽然令人头疼,但终究算不上伤筋动骨的大事。

 令蒙恬感到不安的,却是有关蒙瑜若的事。

 突然,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阵阴风随之闯入。

 “蒙将军,有重要情报!”

 蒙恬沉着面容,毫不抬头地道。

 “说吧!”

 “回禀蒙将军,在追查敌踪的时候到达了义渠部落,发现了一项重大事件!”

 随即,侦察兵将他所见到的一切详尽陈述了一遍。

 一时间,蒙恬全身一颤,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

 “翟成死了?而且是由我们秦人所杀?”

 此刻,即便是以蒙恬的深沉,也无法掩饰脸色骤然剧变。

 “动手的人还是大秦的一位公子?”

 “的确如此,属下已审问了多位义渠族人,确认无疑,而且大部分年轻义渠人都被带走,留下的仅有老人、小孩和妇人。”

 这便是义渠族长翟成的名字,对蒙恬而言,太过熟悉了。

 他是个极难对付的人物。

 谁能想到他竟然被人击毙!

 这事实在令人意外。

 蒙恬起身走向帐篷的一角,在一堆文书里翻找了片刻,最终拿出了他需要的那份。

 那是始皇帝在数日前给他的一封密信。

 上面写着二公子赢长青被调往边军,并让他在手下任职。

 蒙恬当时并没当回事,以为又是个如同扶苏一样的人。

 加之北部战局紧张,没多久就忘记了这个安排。

 而现在才猛然想起,陛下确实派了二公子赢长青过来。

 不可思议的是,赢长青并未与他会合,而是去了义渠营地,并且还杀掉了对方族长。

 “这条信息确实可靠无误?”

 蒙恬依然心存疑问。

 毕竟,这件事实在太过匪夷所思,完全没有道理。

 “虽然属下并未亲眼见到,但却连续审问了数人,得出的结果皆是如此。因此……恐怕这件事确实属实。”

 “呼~”

 蒙恬深吸了一口气,接着问:“既然二公子收纳了几万名义渠精壮之士,那么他现在到底身在何处呢?”

 听到这话,那名斥候露出了一丝尴尬的神情,犹豫了半天才回答说:

 “说出来恐怕蒙将军会难以置信。根据我们收集的情报来看,二公子率领这些人往北方进发,似乎…似乎打算和匈奴作战!”

 “什么!”

 蒙恬脸上顿时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色,惊叫道:“他这是要与匈奴开战吗?他疯了吗?”

 这一刻,

 蒙恬甚至在想面前这个斥候是否丧失了理智,说起了胡话。

 怎么会有如此荒谬的信息传来?

 “本将军这一辈子从没有听过这般离谱的事儿。”

 “仅仅依靠着一些义渠的人,就想要进攻匈奴,这不是找死是什么?”

 最离奇的是那些义渠之人竟然真的跟随他离开了。

 想到这儿蒙恬哭笑不得:

 “敢来投降的人倒也罢了,还居然敢接纳!”

 “他们难道都失了心智不成?”

 斥候面露难色,他知道这些消息的时候也同样感到吃惊。

 然而,事实上一切正是这样。

 蒙恬眼中的严肃之色愈加浓重。

 事情已经相当严重,现在他已经不再纠结嬴长青是如何做到这一番事情的。

 当前唯一的担忧便是。

 假如秦国公子在北疆出了差池,他自己身为三军统领应当如何去应对和补救。

 沉思了一会儿,蒙恬来到了一壁挂着地图的地方。

 贺兰山往北的地方全都是各外族控制的地域,不只有匈奴族,还有月氏和东胡等族群盘踞此地。

 冒然前往北部地区无疑是自投狼口。

 大秦国的部队,在行动迅速方面处于弱势,即便是接受了义渠的骑兵,但要论骑射技艺仍然无法同匈奴相媲美。

 之前他考虑过进入草原地带,但他始终认为必须步步为营,并稳妥行事才能实现。

 但是目前看来,嬴长青一声未响便直接踏入草原地带,结果可想而知是极其危险。

 最为关键的一点是,粮食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这时蒙恬深深叹了口气,随后目光聚焦一处。

 粮草?

 突然之间想起了几天前的运粮车队被劫走的事情。

 后来回想起这事件也是充满着疑问之处。

 最终的定论是在当时的战斗现场应该是有一支第三股势力参与并把粮车和女儿蒙瑜若都劫持了过去。

 蒙恬目光一闪,继续追问:“那么在二公子前往北部边境时身边是否有带随行队伍?”

 斥候答:“带着约三千骑马卫士!”

 听完这话,蒙恬心头不由得跳了起来。

 三千骑兵,这是何等的数量!

 要知道,就算是拥有十万以上驻防边关部队的强兵国度—大秦国,骑兵部队也就仅五万多而已!

 他从何而来这支大军的。

 眉头紧锁陷入思索中,蒙恬内心不觉放松了许多。

 无论如何,即便如此,在众多骑兵护卫的保障下再加上那批义渠战士,即便遇上匈奴主力军,就算不敌也有保命之法才是。

 紧接着,蒙恬仿佛想到了什么,脸色阴沉地命令道:“传令下去,立刻 ,不能让此事传到咸阳,令陛下得知。”

 “此外,吹响号角召集士兵,集结三万兵马,马上北上,一定要阻止二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