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宫神羽 作品

第18章 指的是谁?

“如果我们胜了这一百骑兵,便能够赦罪了么?”

 .......

 嬴长青嘴角微微上扬。

 愚笨的义渠族人们,根本没发觉他们已被引诱进陷阱里了。

 原本怒不可遏想要质问族长去世 的民众们,却在这片刻仿佛忘记得一干二净。

 紧接着,讨论如何躲避服兵役的声调开始高涨。

 一些人心底隐约察觉不对劲,却以他们的粗犷心智无法具体理解。

 不过,这也证实了嬴长青的想法是对的。

 义渠人虽然懦弱,

 但还是有不少反抗者存在。

 他们心里本就反对大秦的统治,更不用说为了大秦拼命了。

 现在看到机会,立刻就有人站了出来。

 “铮!~~”

 嬴长青拔出腰间的佩剑,用力掷出,深深插入地上!

 “我在这里立下誓言,如果义渠人赢得了战斗,诸位可以自主决定你们的命运,通敌的事情将不予追究!我也绝对不会为难你们!~~”

 “当然,假如你们失败了,义渠人的命运就得由我来决定了!”

 “你们愿意一试吗?”

 “有何不敢!”

 顿时,数百人的回应震天响。五百对一百,即使是大秦最为精锐的士兵也决计不是他们的对手。

 此时若是还不敢上,还不如直接认输算了!

 “都给我振作点!本公子没听见!”

 “愿战!!~~”

 上万义渠人的喊声如雷般回响起来。

 很快,五百名壮硕的战士从阵营中走出,骑上战马,逼近对面百名大雪龙骑。

 “好!”

 嬴长青眼神坚定,果断下令。

 “吹号!击鼓!战斗开始!”

 “呜呜呜~~”

 在他的命令下。

 一瞬之间,激烈的战斗气息直冲云霄!

 百骑大雪龙骑冷漠抽刀策马向前。

 “杀!”

 五百名义渠勇士同样怒吼,举起手中的弯刀,狂野地呐喊,朝着大雪龙骑迎面冲击过来。

 “咚咚咚~~”

 大雪龙骑的铁蹄猛烈地践踏在地上,五百名义渠人碰撞在一起!

 这一刻,场面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单方面的 而非势均力敌的战斗。

 无数惊愕的目光之下,

 仅仅几个呼吸间,

 五百名义渠勇士人仰马翻,痛苦地嘶喊声此起彼伏。

 普通的 无法抵挡住大雪龙骑的凌厉攻击!

 战局变成了一场惨烈的大 !

 锐利的钢刀不停地切割,带走了一个个义渠人的生命,热血肆意迸溅。

 战场上充斥着浓重的死亡气息。

 死寂!

 场地中弥漫起窒息的沉默,

 连一分钟都未曾过去,所有的义渠战士无一人还能屹立在马鞍上。

 五百精挑细选的好手,全军覆没!

 一阵强烈的血腥气味弥漫开去。

 瞬间所有义渠人都露出极度的恐惧与茫然之色~~

 败了,并且败得彻底!

 宛如幼童般的无力抵抗。

 仅一百名的大雪龙骑便击败了五百名义渠精兵,且毫发无损,没有丝毫损伤。

 再想想若换成三千人同时发动进攻,会是怎样的恐怖景象!

 “回归队伍!”

 一声令下,百名大雪龙骑收回长刀,缓缓归入军阵中。

 只有一道道冷漠的眼神注视着成千上万的义渠人,眼中的平静犹如刚刚完成了一个微不足道的任务。

 “义渠……败了!”

 嬴长青深深吸了一口气,血腥的气息使他的双目染上一丝血红,一字一句地说道。

 “从今天开始,义渠所有人,都要无条件服从本公子的命令!”

 “不只是嘴上听话,更要心服口服!本公子的命令就是铁律,命令向东便不可往西;本公子下令赴死,没有人可以存活!”

 嬴长青冰冷的话语回荡,所有义渠人默默地低下了头颅。

 没有人再敢于站出来反抗。

 嬴长青有意安排这场毫无疑问的战役,不仅是为了震慑人心,更是展示他无人可及的强大实力!

 只有如此,义渠人方才会真心实意地服从,愿意成为其手下的力量,一同北上漠地!

 …………

 …………

 跪

 大秦北方边境,九峰山下。

 一支由数百人组成的秦军轻骑正在沿着山脉快速行进。

 骑阵的最前端,一名秦军将领纵马飞奔,九峰山的影子逐渐模糊于他们身后。

 “来人!”

 “到。”

 秦将大声呼叫,一旁的骑兵立刻催马靠近。

 秦将遥指远方,沉声道:“前往前面的村庄探查情况。”

 这正是蒙恬派出来的搜索蒙瑜若的轻骑兵,人数仅有三百。

 从九峰山一路追踪至今,尚未有任何发现。

 不久后,派出的侦察兵策马返回。

 “报告!”

 “发现数百具匈奴 。”

 秦将眉头骤然一皱。

 再次如此!

 他们沿路经过多个村庄,皆被破坏无遗,但每一个村子里都留下了数量不一的匈奴 。

 大秦村民手无寸铁,显然并非他们的作为。

 排除这个可能后,秦将百思不得其解是谁能够有这样的能耐。

 更重要的是,

 他自己所属的便是大秦最为精锐的前锋营骑兵,在面对匈奴骑兵时,击败不难,想要彻底消灭却极其艰难。

 因为秦军马匹并不比对方快速,马上战斗技巧也没有匈奴人娴熟,唯有凭借优良的武器才能取胜。

 但追赶匈奴骑兵则力不从心。

 然而沿途所见到的村庄里,无论少则几十或多至数百的匈奴人,都被斩杀。

 他反复思索也未能想到,到底谁具备如此强大的能力,使得狡猾的匈奴人连逃跑的机会都没有。

 此时,一旁的侦察兵建议道:“会不会是义渠人干的?”

 听到此言,秦将眼前顿时一亮,随后明白过来。

 北境之地,看来也能做到如此壮举的唯有贺兰山下的义渠部落了。

 义渠部落骑兵众多,生活习惯与草原民族相近,从小弓马娴熟,马术非凡。若是论及马背上的战斗技巧,他们或许仅稍逊色于匈奴。

 秦将不由得重重地点了点头:“言之有理,除了义渠人外,在这里确实再没有能够抵抗匈奴的力量了。”

 随即他想到了蒙瑜若出事的情形。

 上千名匈奴士兵横尸当场,为何蒙瑜若还会被掠走?

 即便这么多敌人死去,按理讲也不应毫无逃生的可能性。

 在营救爱女心切之时,蒙恬焦急无比,并未能深思此事;此刻,他逐渐平静下心来,一切都显得异常不合理起来。

 依照消息所指,那次抢劫军粮仅有上千的匈奴兵参与, 估计他们应该都被彻底歼灭了吧。

 秦将的脑海忽然掠过了灵光一击:

 “会不会在运送粮食的过程中发生的不测,实际上是由义渠人造成的?时值寒冬前夕,他们的部族正缺少粮食。在匈奴人在截夺物资的一刹那间展开袭击,全灭了这些异族,夺回了补给,并顺带掳走了蒙瑜若?”

 “这样一来,粮食归他们,罪行反栽在匈奴人身上。”

 不得不佩服该秦将有着丰富联想,立刻就构思了一系列情节。

 这一推断貌似逻辑清晰、理由充足。各类线索仿佛都朝向了义渠一族。

 思考越深,可信度越提升,秦将于是坚决地命令:“即刻出征义渠部!”

 ………………

 太阳逐渐沉没地平线,残阳西垂,贺兰山脚之下,一片寂静。

 趁太阳落下前,大秦的先驱军已赶到义渠的营地。这条路他们已是屡次前往,极为熟识。

 很快,这些军士便觉察到事有蹊跷。

 整个宽阔的部落营区竟变得格外空旷,仔细留意可见,原本健壮的男人似乎全部不复存在,仅留下了老人小孩和少许留守的男人。

 带着诸多疑惑,那秦将跨马走进了义渠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