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士们齐齐喊道:“誓死效忠圣天子,坚决服从圣天子的领导,保家卫国,忠军爱民!”
声音震天,整片天空都是将士们的呐喊声。
李世民很高兴啊,他不断的挥手。
身边的武官们,拿着小本本在记录圣天子的指示。
李承乾目睹这一切,心头很是欣慰。
经过这么多年的干预与影响,大唐军队的整体思想,都在朝着‘保家卫国,忠君爱民’的方向发展。
这种趋势,只要延续下去,大唐军队将会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成为一支绝对可怕的力量。
随后。
李世民与李承乾在军中,与将士们一起度过除夕。
一桌桌的大鱼大肉,好酒好菜。
李世民在席间对将士们送去新年的问候与祝福,在军中引起极大的反响。
圣天子与太子殿下在除夕团聚之夜,不在宫中欢聚一堂,却是在这军中,与他们这群粗糙汉子共度。
人人激动的难以言喻,看向那站在将台上的圣天子,眼中充满了钦佩与崇敬。
“来!”
李世民高举手中酒杯,道:“诸位将士们为了大唐江山立下汗马功劳,为天下黎庶确保太平安定,不受袭扰。”
“你们不能回家与亲人团聚。”
“今夜,我与儿郎们同庆,共饮此杯!”
“干!”
说完,李世民在一片圣天子的欢呼中,一饮而下。
烈酒入喉,李世民感受到浑身都在滚烫。
他酒杯倒悬,一滴酒未落。
“好!”
儿郎们齐齐喝声,旋即全是举杯仰头,一饮而尽。
“陛下神武!”
“陛下神武!”
程知节举着酒杯大喊。
很快声音就汇聚成一片。
李世民听着这山呼海啸的呼声,他心情前所未有的舒畅。
太子的提议真的太好了。
他以前怎么就没有想过呢?
作为行伍出身的天策上将,如今的大唐皇帝。
他想来就对大唐儿郎们,格外的亲近与信赖。
“哈哈哈!”
李世民仰头大笑,道:“儿郎们。”
“今夜酒水,畅饮不限,不醉不归!”
他喊道:“来啊!”
“奏乐起舞。”
“为众儿郎们助兴!”
台上,乐声响起,舞女翩翩起舞。
台下,儿郎们大口喝酒,大口吃肉。
热闹非凡,人声鼎沸。
李世民在小酌,没有大口喝酒。
他时不时的跟李承乾说话。
李承乾笑着回应,低声交谈。
这一夜,军中很是热闹。
不过,也就持续了两个时辰罢了。
“陛下要不要醒醒酒?”
李承乾问道。
“不用……。”
李世民迷迷糊糊的说道:“我还没醉,我还能喝。”
“尉迟敬德,程知节,你们继续来。”
“我不怕你……。”
李承乾:“……”
还没醉啊。
你这不扶着都走不动到了。
要不是今夜确实值得,李承乾是不会让李世民喝这么多酒的。
就李世民当年身先士卒,攻城略地留下的暗疾。
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跟李孝恭一样,突然来个暗疾迸发,命悬一线。
那事情就大发了。
李承乾是由衷不希望李世民现在噶的。
还有好多事情,没有从他手上给办完呢。
他苦心孤诣的为李世民打造圣天子人设,为他建立起如此巨大的名望。
就是要借着他来革新办事,让他来镇压一切敌的。
李承乾躲在李世民这座大山的背后,可以说是随心所欲,心无旁骛的搞变革,完全不用担心外界的压力。
因为只要有李世民在,就不惧任何威胁,他能收拾任何局面。
谁要想搞李承乾。
那请先突破李世民,再来面对他。
但要是没了李世民,李承乾要面对的,可是李世民帮他挡下的各种各样的疾风骤雨与明枪暗箭了。
他都疲于应付,那还有更多的精力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呢?
……
军中除夕一过,李世民还去了其他军队驻地。
之后又开始在民间视察看望。
这一直持续到大年十五,元宵节后才算落下帷幕,开始返程。
长安。
大年过了之后,各家各户又开始忙碌。
而李义府的心情很是沉重。
崔敦礼年前没有上任,是诏令还没下,但大年一过,天子诏令正式下达,崔敦礼就要走马上任,成为新闻总司的掌舵人了。
他这位原本的新闻总司话事人,如今靠边站,寄人篱下,成为从属。
来到新闻总司衙门,李义府严肃的表情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堆满笑容。
“属下李义府,拜见司郎。”
“恭贺司郎高升!”
崔敦礼对李义府的道贺,颇为诧异。
这人怎么看起来一脸讨好,完全对他没有产生任何芥蒂呢?
这不仅是他,就连其他官员也是错愕。
李义府这态度,未免有点过于热情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