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你吃大面 作品

第二百二十一章:李世民集大成的思想要出来了(第2页)

 “告诉他,这文稿要刊登在报纸上的。” 

 李承乾把奏本给李治,后者眼睛顿时一突。 

 “这是吐蕃百姓的传颂?” 

 “圣天子就是那金色的太阳。” 

 不怪李治不惊讶,他还真没见过这样描述,赞美圣天子的方式。 

 耳目一新啊。 

 “这事传到父皇的耳朵里,肯定会龙颜大悦,对五哥也会刮目相看的。”李治如是说道。 

 “还用现在?早就刮目相看了好吧。” 

 李承乾轻笑。 

 别的不说,李世民,包括他自己,明年巡幸天下,一切所需支出。 

 都是由李佑这个榜一大哥赞助的。 

 李世民能不对李佑有好看法啊。 

 “说的倒也是。” 

 …… 

 李世民在外视察一圈,终于是在气候降温,冬季即将到来之前,返回长安。 

 “哈哈!” 

 他第一时间召见的群臣,人还没出现,笑声就传遍整个两仪殿。 

 “诸位,朝中诸事可好?” 

 李世民坐下来,袖袍一展,欢声问道。 

 “禀陛下,朝中诸事一切井然。” 

 房玄龄第一时间回道。 

 “不错。” 

 李世民捻着胡须,道:“我在长安周围走了一圈,发现百姓都有斗志,努力勤劳,奋发向上。” 

 “这昭示着我们大唐一片向好的态势。” 

 “我们治理的好啊。” 

 看的出来,他这次出去见到的,让他不是一般的满意。 

 否则也不会说出这等称赞的话语来。 

 群臣也是欢声笑语一片。 

 他们心头也是感叹。 

 明年天子出巡,是必然的了。 

 果然。 

 李世民当即说道:“明年,我要巡视北地。” 

 “太子说也要出去,他走南方。” 

 他说话的时候,观察着群臣的反应,道:“尚书省这边,要提前下文。” 

 “不管南北的官道,一应拨款修缮。” 

 “年末也快了,这一部分计入庙算中如何?” 

 房玄龄道:“计入庙算没问题,可陛下,除去修缮官道的支出外,那陛下与太子殿下的出巡的其他支出……。” 

 “不走国库。” 

 李世民道:“从我的内库出。” 

 “至于太子的,他有自己的小金库,也不用朝廷承担。” 

 “怎么样?” 

 话都这么说了,不走国库。 

 那就全凭陛下说的算咯。 

 魏征也没有指摘的地方,人家天子自己出钱,根本谈不上劳民伤财。 

 “那好,没有异议,暂且就先定下了。” 

 李世民道:“后面再说其他章程。” 

 “伏惟陛下作威作福。” 

 李承乾这时说了一句。 

 额。 

 群臣一愣,太子,你能拍着胸脯说,没有内涵陛下? 

 “伏惟陛下作威作福。”魏征率先跟上,旋即众人也不甘落后,山呼呐喊。 

 李世民很是怀疑,太子是不是故意为之。 

 这话听起来中听,但是不是有点阴阳他啊。 

 不过,群臣都这么山呼了。 

 肯定没有问题。 

 简单的说了一些话,李世民就让群臣该走的走,该留的留。 

 最终。 

 只剩下他的核心班子,李承乾也在。 

 “太子,你说要召各州道主官归朝,参加年末大朝议。” 

 “是有什么想法?” 

 李世民问道。 

 他可以肯定,太子这个想法,不是突发奇想,必然有他的深意。 

 多次都吃了太子的亏,这下他要刨根问底,防范太子又给他打个突击。 

 所以,他在外看到送来的奏请,并没有第一时间御批。 

 房玄龄,长孙无忌,魏征也看向李承乾,他们也好奇啊。 

 只不过,没敢追问。 

 李承乾很是平静的说道:“一是要他们回京述职。” 

 “毕竟,他们在外干了什么,在奏本上三言两语是说不清的。” 

 “面对面的说,有问题马上就可以问。” 

 众人不由点头,是这么个道理。 

 “二来,是让他们集中学习圣天子的思想精神。” 

 李承乾继续说道:“张大学士他们根据陛下的言行,思想,活动等,全面总结,集大成的思想核心内容,趋于完善。” 

 “年末就可以正式发布,昭告天下。” 

 “正好,可以借此机会,让他们感受领悟。” 

 李世民大喜过望,道:“张士衡他们就总结出来了?” 

 “是的陛下。” 

 李承乾道:“陛下在外,没能随时了解,张士衡他们报我了。” 

 “好。” 

 李世民开怀大笑,他有一种后脊椎的爽感直冲天灵盖。 

 “此外,还有第三……。” 

 李承乾看了几人,在场都是核心大臣,他也不掩饰了。 

 “各道州主官,长期治理一地,总归是不太好的。” 

 “我想来,利用这次集中归朝的机会,顺带着调整一下他们治理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