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二歌 作品

第三百七十六章 密谋不密,枭雄之殇

 杀了郭嘉之后,再逃回西凉,这是马超心中的真实想法。 

 毕竟现在的曹操已然不是之前那个曹操了,现在曹操麾下领地,只有关中、凉州、河东等地。 

 眼见河东便要陷落,曹操便只剩关中和他们所在的西凉之地。 

 正是仆强主弱,他父亲若尊曹,曹操还能有一战之力。 

 但如果他父亲扬起反旗,那曹操瞬间就会丢失半数土地。 

 故而在马超看来,曹操可尊可不尊,若遂他愿,便让曹操寿终正寝。 

 若是不遂他愿,便是他杀了郭嘉,逃回西凉,曹操也拿他没办法。 

 所以现在其人说话也没有多少顾及,言语间也不害怕暴露自己想法。 

 而韦晃见其如此,心中更是欣喜,心想马超如此,正可为他们一用,当下他便道: 

 “既是将军有此意,便当行事,何必又在意曹公如何?” 

 马超见他劝解自己动手,不由一阵奇怪,挑眼看着他道: 

 “怎的,公与郭奉孝亦有仇怨?何故要劝某即行事?” 

 韦晃见之,索性直接挑明了自己的谋划,对着马超便道: 

 “如今天子已下诏讨贼,天怜曹贼此时病危,吾虑将军世代公卿,何不趁机报国?” 

 “但叫将军允诺,劝令尊前来,我等里应外合占了长安。” 

 “得到刘征东兵马前来,关中之势便可一举而定,再无后患。” 

 “此功如天之大,来日又何愁将军之爵位不进,官位难封?” 

 马超听着他的蛊惑,深凹的虎目中变露出了一副深思之色。 

 诚然,现在曹操病危是一件肯定的事情,因为曹操吐血之时他就在当场。 

 而现在曹操的第一顺位继承人曹昂也是死在了宛城,城内虽然还有曹洪、徐晃、许褚等将,可已经不足为虑。 

 一旦他们西凉兵马抵达关中,那长安和天子岂不是唾手可得? 

 昔日董卓因为入京而得称霸一时,董卓做得,他马家为何做不得? 

 如此想着,他心思顿时活泛了起来,选择性的略过了韦晃口中的刘备。 

 “但不知诸位同谋都有谁人,可以调动多少兵马行事?” 

 想了一会儿,他询问起了韦晃背后的势力,但韦晃却是摇头一笑道: 

 “将军还未应之,吾岂可与将军同谋,且先答之应是不应。” 

 “若是将军答应,须先与我歃血为盟,对天说誓,永不相叛。” 

 韦晃自然也不傻,防着马超当面应诺,暗中告发的可能性。 

 在这个时代,誓约还是颇有约束能力的,马超闻之犹豫了片刻,当即便咬破手指,与之歃血为盟。 

 二者各自发誓之后,韦晃方才将一种同党说出,马超闻之,便是眉头一皱道: 

 “彼等皆是文臣,又无兵马如何行事?须得再拉一军前来!” 

 他虽是武将,但是兵权并不在手,手边能调动的,只有几百亲随。 

 而长安城内,大军少说也有两万,这几百人压根连门都开不了。 

 韦晃见他忧虑,便直言道:“我等一家各处仆从三四百,合计千余,莫非也不够?” 

 “恨少!千余兵马难济大事,须得多上一倍,方可行此事!” 

 依照马超的估计,要开城门,起码有三千兵马才能保证成效。 

 这一番话可把韦晃给难住了,自从种辑等人死后,他们这个圈子几乎无人掌军,要想再凑千人,可谓难上加难。 

 不过马超自也能看出他的为难,沉思了一会儿,便道出一个人名: 

 “刘雄鸣此人,不知先生可识之,能否将此人说动助力?” 

 刘雄鸣其人,本为蓝田人,年少时以采药、射猎为事,长期居住在覆车山下。 

 时人以为此人能驾驭云雾,故在李郭之乱时,多有人往附之。 

 后来曹操进入关中,便以此人为将,此时正屯驻长安以南的南门亭,麾下共有三千余众。 

 这是马超能想到的曹操心腹之外,唯一还有兵马的一个人。 

 如果能说动这人,让其暗中派兵前来,那他就有把握夺取长安城门。 

 韦晃自然认识刘雄鸣,但只知道有这么人,具体如何,他也没接触过。 

 然则他也知道马超这是为了保证事情能够顺利进行,犹豫片刻便道: 

 “虽不熟悉,却也可尝试,将军可去联络令尊,我等自去说服刘雄鸣。” 

 “若此事能成,我等便回报将军,待时机一至,便即行事。” 

 马超闻听此言,便点头应诺,朝着府内行来,亲笔写了一封书信,让其亲信朝着西凉方向送去。 

 韦晃说服马超之后,自然又与伏完等人共会了一次,听着马超入伙,众人皆是大喜,唯有金祎道: 

 “今有马超便罢,何故又要拉拢外将,如此行事不密,必有祸事!” 

 众人闻此,也知道同谋之人有些过于多了,但伏完想了一会儿,便叹道: 

 “我等力微,不得已而借外力,但去说服刘雄鸣,再不要他人矣!” 

 这一次,他们派出了耿纪前去说服刘雄鸣,让其暗中派兵马入京勤王。 

 实际上这也是蝴蝶效应和历史惯性共同导致的结果,在原本历程中,马超也拉拢过刘雄鸣,但却被刘雄鸣拒绝。 

 其人因此还得到了曹操的称赞,后来因为部众裹挟,不得已背叛了曹操。 

 现在马超要反叛,亦是第一时间想起此人,可面对耿纪的劝说,刘雄鸣一口便应了下来。 

 结果在其派遣麾下部众之时,有人心知刘雄鸣此举多半是欲谋反,心中恐惧,便来到了执金吾贾诩府上告密。 

 贾诩一听长安城内竟然已经隐藏了不少外来驻军,心中大惊,连忙来与郭嘉商议。 

 郭嘉听了之后,知道有人在谋划谋反,不得已便来到了司空府内。 

 而此时司空府中,只见曹操正面无血色的昏睡在床上,气若游丝。 

 在其身旁,几个美妇人站在榻前,医师则是握着曹操手腕叹息道: 

 “司空卖相薄弱,病已深入五腑,实非药石之力可救啊!” 

 这话一说出来,几个美妇人便即捂面直哭,而一个半大青年却一把上前抓住了医师道: 

 “老匹夫,枉称名医,何言药不可救,今日若不治好我父,我便将汝杀之!” 

 青年一语说出,医师自是连忙告罪,青年任旧不放,直到一个美妇人喝道: 

 “子桓,岂可对先生无礼,还不将先生放开,与我退下!” 

 被称为子桓之人,正是曹操次子曹丕,而喝问他的妇人,则是曹操的妾室卞氏。 

 面对她的喝问,曹丕自也不敢违逆,只得将其放开,退到了一边。 

 卞氏见之,这才上前和医师确认了一番,又对着一旁冷若冰霜的妇人道: 

 “夫人,现在长安城内医师已经请遍,皆言无法医治,可当如何是好?” 

 她口称夫人的人,便是曹操现在的正妻,也即是曹昂的养母丁氏,其人性格刚烈,沉默寡言。 

 听着卞氏之言,丁氏并未回话,只是一脸忧伤的看向了曹操的脸,默默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