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子抿了抿嘴。
“那人拦下板车,试吃之后,张口就问辣片秘方...50块钱卖不卖。
我说不卖也不清楚秘方内容,那人继续纠缠,称愿意多掏20块,央我想办法整到秘方,还说自己来自辛乡镇,不会和我抢生意的。
要不是小桃拉着,我非痛揍他一顿不可。”
买秘方?辛乡镇?
沈青扬唇一笑,“那人是不是骑着一辆二八大杠,个头不高,还长了一张大圆脸?”
豆子惊愕,“对,是个圆脸,你认识他?”
“不熟,他遇见你之前,先来找过我,想花150买下辣片秘方,被我撵跑了,下次再遇见,甭搭理他。”
“好。”豆子点头答应。
“哦,对了。
我今个路过大队,瞧见拖拉机、脱粒机、大铁犁等,全挪到麦场上了。
一堆戴红袖章的,又是擦灰,又是磨铁刃,又是涂机油的。
我好奇的走上前,问了问大队机子秋收怎么个安排?
他们说...户多机少,一村两天轮着用,而且,村民想用,需提前跟村长报备。
拖拉机、铁犁等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脱粒机,没它真不行。
割大豆之前,咱俩一块去找村长报备呗?”
沈青摇了摇头,“我那一亩多地的大豆,不值当使机子,我整一大连盖,自己手动脱粒得了。”
连盖,一种由木棍+竹片+铁丝制成,高高举起用力拍打,周而复始,就能助庄稼脱粒的农具。
豆子了然点头。
“确实,地少用机子划不来。听说,光启机费就得一块钱,脱粒费用看用机时长和油耗。
我家地多,近二十亩呢,用连盖拍...胳膊断了,都整不完,我爷的意思是,村长一敲锣通报,就冲上去预约脱粒机。”
“脱粒时吱一声,我过去帮你忙。”
前世,大型收割机,在地里走一遭,割庄稼、脱粒,就一同完工了。
不过,沈青小时候,也曾体验过半自动化秋收,镰刀割完,拉回家里,晒个几天,再拉来脱粒机。
脱粒时,需全家一同出动,
运送大豆秧、往机斗内塞大豆秧、出口处接大豆、挑走豆秸,每个分工都需要1~2人去做。
又热又累不说,豆秸碎末还满天飞,一番下来,满院的人和物,都落上厚厚一层碎末灰,就连擤出来的鼻涕,也是浑浊不堪的。
若是夏收,那就更惨了。
针尖一般的麦芒碎,在空中乱飞,整完,洗澡洗秃噜皮了,也消不掉那股子刺挠劲。
不过,即便是这样,也比使连盖脱粒轻松点。
“行,到时候,我好肉好菜招待着。”
豆子抱着陶罐离开了,兄妹俩在门口又玩了一小会,便也回屋睡觉了。
……
数天前的大暴雨,似乎是9月份的唯一甘霖。
因为,自那场雨之后,一直是大晴天,太阳晒得树梢打蔫,秋蝉滋儿哇乱叫。
不过,大豆成熟期时,最需要这样的天气了。
大豆的茎杆一天比一天硬,豆叶缓缓飘落,豆荚枯硬下垂。
安宁村忙碌起来了,家家户户在为秋收做准备,村头的榆树下,已无拉呱撇闲的妇人。
沈青也在忙。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他去镇上买土豆、鸡蛋、白面,白面烙成大饼,其余水煮一下,做法简单,吃了还能快速补充体力。
仔细察验板车性能,泼水握着砂石,将镰刀、抓钩、铁叉等农具,打磨得光滑锃亮。
还托豆子爷,做了两个大连盖。
……
9月17日,晴。
一朵朵白云,像小船般飘在湛蓝的天空中,大豆的清香,袅绕着田野,怎么也不肯离去。
沈青吃罢早饭,饭篮挂到车把,镰刀和铁叉放进车兜,喊起树下的大黄,便拉车往外走。
略过扬树林,向东走一里地,便往南拐上长满野草的小路上。
田里,已经有人在忙活了,蹲在地上狂挥镰刀,还默契的将板车停在地头,绝不挡路。
大黄很是兴奋,在野草间又蹿又蹦的,时不时站直身子,等落后的主人追上来。
草坡边的水沟呈幽绿色,成簇成簇的鸭跖草,在水中摇曳人,仿佛藏了无数条水蛇,看着怪瘆人的。
须臾,板车停在了两株垂柳之间。
站在树旁向西望去。
豆地一片金黄,偶尔也能瞧见一抹绿色;
高粱挺拔,穗子饱满发红,等到穗子发黑、茎杆木质化,就能割收了;
菱角田郁葱茂密,秋荷秀美多姿。
一阵劲风刮过,高粱齐刷刷摇晃,发出‘沙沙’声的同时,还送来一缕缕豆香。
大黄率先下坡,蹿进了豆地,沈青戴上手套,毛巾往脖上一挂,抄起镰刀来到坡地,着手割大豆。
他蹲在地上,左手反抓一大把豆秧,右手持镰贴地割断豆杆,将割下的豆秧放到一旁,再伸直胳膊,重复刚才的操作。
待左胳膊能够到的范围,全变成空地后,蹲着往前挪几步,再继续割。
今天,沈青没穿布鞋,穿的是胶底鞋。
豆茬,可不比麦茬。
踩麦茬,其会往两边倒,踩豆茬,其会跟人硬碰硬,戳烂鞋底事小,扎破脚心事大。
农忙时期,最忌讳手脚受伤了。
沈青割豆,每一小片范围内的豆秧,都是同朝向摞到一块,如此,待会儿装车方便多了。
汪---
割了一分多地时,南边突然传来犬吠,沈青起身舒展下筋骨,见犬吠依旧,便趟着大豆,循声走上前。
大黄趴在地上,全然不顾被它压斜的大豆,狂朝一只癞蛤蟆吠叫。
那只癞蛤蟆,通体黄褐色,还遍布绿豆大的痘痘,沈青捡些豆叶,裹住它的右肢,再用力向西边一抛。
癞蛤蟆尚在发懵之际,身子已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并重重砸进高粱地内。
大黄向西张望着,终是没有追上去,豆地内虫子多得是,不在乎那一个。
沈青正欲往回走,余光却扫见一些砂糖橘般大的西瓜。
定睛一看!
粗糙的绿叶,长绒毛的藤蔓,带纹路、迷你版西瓜样的果子。
是马泡,葫芦科属植物,有清热、利水、开胃之效。
沈青走上前,摘了一颗黄的,衣服擦净瓜面浮灰,便直接开咬。
口感...像在吃老黄瓜,滑滑的,黏黏的,籽特别多,香味却很浓。
属于,吃一颗还行,吃第二颗...还是算了吧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