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光山色与人亲 作品

第118章 动植物进化&茶的历史(第2页)

 其所写的《大观茶论》里记载了一种很特殊的茶:白茶。

 并且还详细写了最上等喝茶的方法:将好茶磨成茶粉,再用雪山冰泉水煮沸冲泡,搅拌均匀。

 这套技术传到日本,逐渐演变成了今天的抹茶。

 唐宋时期,皇帝贵族喜用饼茶,但工艺复杂且繁琐、耗时耗力,老百姓更喜欢制散茶,不过并非主流。

 到了明朝,朱元璋一声令下罢造龙凤团茶,散茶成为主流。

 铁锅普及了,炒茶的工艺也普及了,大家终于发现茶本身的香味就很诱人。

 干脆也别磨碎了,直接冲泡喝。

 流传至今日的炒青法也正式走上历史舞台,并因工艺的些许不同,诞生了各种名茶。

 炒青时揉捻不及时,堆积过久导致闷黄,这就是黄汤黄叶的黄茶。

 唐宋以来的以茶易马政策,养成了边疆胡人对茶的依赖,但运输条件有限,茶叶日晒雨淋,这就成了黑茶。

 用阳光直晒,不用火炒,也就成了白茶。

 这个白茶是类似现代的白茶,宋徽宗所记载的白茶是另一种,推测为基因突变导致的白化。

 明末清初,借鉴白茶的晒制工艺,结合绿茶揉捻后干燥不及时出现红变以及黑茶渥堆发酵变黑的原理,制出了红茶。

 而六大茶类中的乌龙茶,茶如其名。

 《茶说》里记载了一种类似现代乌龙茶的制法,但乌龙茶的范围太宽泛,具体什么时候出现已经不得而知。

 明清时期,茶风靡全世界的程度,碾压今天任何款全球流行的饮料。】

 评论区:

 〖确实,阿美的建立和茶也有关系。〗

 〖波士顿倾茶是吧,梦回高中。〗

 〖英国人只认红茶,不认绿茶,因为当年海上运输时间漫长,从中国运走的绿茶,都发酵成红茶了。〗

 〖不是六大茶类吗?还有绿茶没讲啊。〗

 〖楼上的,茶是什么颜色……〗

 〖完整工艺没有错误,做出来就是绿茶。〗

 〖不对,绿茶:我只会心疼geigei。〗

 〖绿茶:哥哥,你这杯好喝吗?〗

 〖绿茶:哥哥这么好,为什么姐姐还是不满意啊?〗

 〖喝好茶的不买茶,买好茶的不喝茶。〗

 〖以为奶茶是新潮产品,原来是复古产品。〗

 〖正所谓流行是个轮回。〗

 〖我才知道锡兰红茶原来是中国的茶树。〗

 〖茶是真正的中国起源,国外的茶种全是以前流传出去的。〗

 〖流传?偷出去的!中国以前对茶树蚕种管控相当之严,是不准西洋人带出去的。〗

 〖冷知识:大明出口西洋最赚钱的三样茶、瓷器、丝绸。〗

 〖茶马互市简直是穿越必备啊,草原上吃肉不消化,喝茶不仅促进消化还解腻。〗

 〖茶还解乏,睡觉之前别喝,否则容易失眠。〗

 〖拿茶换马,然后组建骑兵,打过去。〗

 〖冶炼改进也是必备,汉唐铁锅还未普及,魏晋唐朝都是贵族才有铁锅,唐中期普通人才买得起。〗

 〖都会改进冶炼了,哪能光造锅啊,造枪炮,大炮开兮轰他娘。〗

 〖……会冶炼就会造枪炮?那直接造蘑菇弹吧。〗

 〖造宇宙飞船,迎面痛击三体人。〗

 “三体人是什么人?”

 “三个身体?”

 明朝往前,普通民众对茶的正确饮用方式,其实并无太大感受。

 知道炒青出来直接泡水好喝又能怎么样?

 铁锅去哪里搞?

 我都买得起铁锅,我还需要喝茶?

 我左手一个馍馍,右手一个馍馍,吃一个、丢一个。

 只有宋时,得益于铁锅的普及程度,还是有民众愿意尝试一下,能卖就卖,卖不出去就自己喝。

 唐朝关注的是茶可以和胡人换马,互市起源于南北朝,唐虽然继承但互市并不是后来的茶马互市,只是边疆划个区域,边疆用牛羊换内地的铁制品、丝绸、日用品等等。

 “知节,朕记得你为了吃牛肉,家里好像有口铁锅吧?”

 “我不是,我没有。”程咬金听到李世民的询问,连忙否认三连。

 被魏征坑了四头牛,程咬金现在听到牛都有应激反应了。

 “那算了,朕还说让你回家试试炒茶,若是做得好,赏你一头牛的。”

 程咬金好想说,臣有,不仅有,还有两口铁锅,一锅用来煮、一锅用来炖。

 但魏征在身边跃跃欲试,程咬金瞬间收了小心思。

 自己要说有,魏老儿肯定跳出来指责:那刚才你为什么说没有,是不是欺君?

 罚,必须重罚,罚两头牛。

 李世民一脸无奈的模样,知节啊,朕是想找个理由赏你一头牛,补偿一下你。

 你怎么一听到牛字,就急忙否认呢?

 “唉,这件事交给工部,趁着孙先生还在长安,让他看看茶除了解腻化食,是否还有其他妙用。”

 孙思邈入朝,李世民本想赐他爵位留用,但他推辞不受。

 本来今日,他或许都已准备启程离开长安。

 但天幕出现,李世民觉得应该没有人能拒绝观看天幕,他或许还没走。

 孙先生不止会医术,还会修道。

 修道就会炼丹,炼丹就会制火药。

 李世民不仅想让孙思邈行医看病,还想让他帮忙研制火药,现在找墨家不好找,但道家四舍五入也差不多吧。

 汉武帝时期。

 “司马相如……”刘彻话音未落,司马相如也顾不得礼制,连忙推辞道:“陛下,臣是真的不会改进冶炼,也造不出铁锅,更不会炒青啊,您就饶了臣吧。”

 ……

 刘彻一时语塞,你也未免有些太看得起自己了。

 “闭嘴!”

 “现在,朕问你答。”

 “墨家现在可还有巨子?”

 司马相如摇摇头,一脸苦涩的解释道:“陛下,臣是提笔写赋的,不认识墨家人啊。”

 刘彻反问道:“你身上的墨家游侠气息都快漫出来了,墨家内部是通的,你当真以为朕什么都不了解?”

 司马相如低下头,不敢直视,刘彻一声冷喝:“抬起头,看朕!”

 一抬头,就见刘彻一脸玩味的看着自己。

 “……陛下,臣只能说尽力。”

 司马相如一语出,朝堂惊。

 朝堂里为数不多的墨家子弟们都瞪大双眼,不敢相信。

 你个好色好酒之徒居然也是墨者?

 而且墨家还有巨子吗?

 墨家不早就裂开了,我们这些弟子不是齐墨就是秦墨,没听说有什么巨子啊,我们到底谁才是墨家的啊?

 刘彻只是感觉司马相如有颇有楚墨遗风,想诈一下司马相如,没想到还真有惊喜。

 汉初虽是黄老治国,但朝堂道、儒、法、墨四家是不缺的,只是道、儒两家独大,法墨不显。

 法家的人安排在刑狱,墨家则多是秦墨,善造兵器。

 隐居在蜀地的墨家巨子正在根据天幕传授的方法,尝试造纸,却没来由的腰疼。

 “哎呦,老咯,死之前能成功造出纸张,也算无愧于天下。”

 大秦,咸阳。

 熟悉的语句又从始皇口中吐露出来。

 “墨家,冶炼可能改进?”

 “铁锅可能造?”

 “臣尽力。”

 始皇还指望着尝一口后人提的茶呢,这茶煮粥,后人不提还觉得颇为美味,后人一提,是越看越奇怪。

 茶能消食解腻,用这去和胡人换马、牛羊,多划算的一笔买卖。

 况且还能解乏,朕也很需要啊,每天忙不完的事,有时候事情没处理完就困得不行。

 有了茶,就可以通宵达旦处理朝政了。

 还可以赏赐朝臣,让他们回家也可以有更多时间思考国事。

 朕对他们真好,而且炒茶也不是多累的体力活,完全可以让女子做,让她们多一份收入,这样也能让六国民众归心。

 瞧瞧,朕多符合后世说的男女平等。

 女的炒茶,茶拿去换马,然后组建骑兵,男的骑马去征服。

 完美利用,谁也不能闲着。

 听到墨家尽力的话语,始皇有点不太开心的,但并未苛责,交给他们的任务确实太多太杂了。

 不过嬴政低头思索半天,倒是吓了墨家一跳。

 陛下该不会生气了吧?该不会想着如何炮制我们吧?

 “陛下,臣或许不行,但巨子来了一定可以。”

 嬴政笑了,墨家子弟悬着的心也放下了。

 至于巨子……债多不怕愁,多的任务都帮巨子接了,还差这一个?

 此时,巨子还在赶往咸阳的路上,距咸阳一百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