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话语如同一枚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在场的每一位参谋都深知,平壤的得失,不仅关乎北朝的政治心脏,更可能成为整场战争胜负的转折点。
然而,另一位作战参谋却站了起来,他的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但是,我们必须冷静分析,美军如果在镇南浦登陆,进而攻占平壤,虽然在政治上可能会有一定的收获,比如对北朝政府的心理打击和对盟友的鼓舞,但从纯粹的军事角度来看,这样的行动却充满了风险。镇南浦与釜山防御圈之间的距离太过遥远,美军在此登陆,无异于孤军深入,难以有效解釜山之围,更可能陷入北朝军队的反包围之中。”
他的话语如同一把锋利的刀,精准地剖析了美军行动的潜在弊端:“就算美军成功占领了平壤,北朝军队也完全有能力一鼓作气,集中优势兵力,拿下釜山这个战略要地。一旦釜山失守,美军在朝鲜半岛的立足点将荡然无存,而北朝军队则可以乘胜追击,回师北上,重新夺回平壤。这样一来,胜负对双方来说都将变得难以预料,这显然不是麦克阿瑟想要的结果。”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仿佛在寻求共鸣:“政治上的考量或许属于杜鲁门总统和五角大楼的决策范畴,但对于身处一线的指挥官来说,军事上的胜利才是这场战争最大的目标。麦克阿瑟深知这一点,他不会让政治因素干扰到他的军事判断。”
接着,他话锋一转,提出了另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更何况,如果北朝政府为了应对美军的攻势,选择迁都南方,那么美军在政治上所获得的任何收获都将化为乌有。更糟糕的是,如果苏联或中共从北部出兵,与北朝军队形成南北夹击之势,那么美军和联合国军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胜局将变得遥遥无期。”
他的话语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前方未知的迷雾。在场的每一位参谋都意识到,这场战争不仅仅是两军之间的较量,更是国际政治格局的风云际会。任何一方的行动,都有可能引发连锁反应,改变整个战局的态势。
一张巨大的作战地图铺展在桌面上,上面密密麻麻地标注着各种战略要点和兵力部署。参谋长手持指挥棒,站在地图前,目光如炬,仿佛能穿透时空的迷雾,直击未来的战场。
“仁川!一定是仁川!”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仿佛每一个字都蕴含着千钧之力,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仁川港这个关键的位置上。
参谋长用指挥棒轻轻敲打着仁川港的标记,继续说道:“仁川港,这个位于朝鲜半岛西海岸的港口,不仅是连接南北的重要通道,更是美军机械化部队实施两栖登陆作战的理想之地。虽然周边海域礁石、岛屿众多,不太适合大兵团展开登陆作战,但如果事先抢占周边岛屿,还是可以强行登陆的。你们看,仁川港离南韩首都汉城也是四十几公里的距离,这意味着美军一旦在这里成功登陆,就能以惊人的速度,仅在一个小时之内,就能将战争的烈火蔓延到汉城城下。”
他的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仿佛已经预见到了未来的战局:“汉城,这座曾经繁华一时的都市,刚刚经历了北朝军队的攻占,城墙残破,守备空虚。北朝军队虽然占领了这座城市,但他们的脚跟还没有站稳,防御体系尚未形成,根本无法抵挡美军海陆空三军的联合攻势。在美军强大的炮火之下,汉城将如同纸糊的一般,很快就会被攻陷。”
参谋长的话语如同一把锋利的剑,直指北朝军队的要害:“如果美军攻下了汉城,那么他们不仅能从军事上给北朝军队造成巨大的压力,还能在政治上获得与攻下平壤相同甚至更为深远的效果。汉城作为南韩的首都,其政治和象征意义不言而喻。美军的胜利将极大地鼓舞国际上的支持者和南韩民众的士气,同时打击北朝政府的信心,为后续的军事行动奠定坚实的政治基础。”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在地图上扫视,仿佛在寻找着最佳的进攻路线:“而且,攻下汉城后,美军可以与釜山防御圈的部队形成南北夹击之势,将北朝军队压缩在有限的空间内,使其陷入全军覆灭的巨大威胁之中。这样的战果,对于美军来说,无疑是巨大的。”
参谋长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战场态势的深刻洞察和精准把握:“当然,我们也必须看到,美军选择仁川登陆并非没有风险。他们必须面对北朝军队的顽强抵抗和可能来自苏联或中共的军事干预。但是,从军事角度来看,仁川登陆的利远大于弊。只要美军能够迅速占领汉城,形成对北朝军队的压制态势,那么后续的一切都将水到渠成。”
参谋长话峰一转,平静了一下情绪,继续说道:“因此,我们必须密切关注美军的动向,做好充分的战前准备。无论美军选择在哪里登陆,战况如何,只要我们接到入朝作战的命令,我们氷要以最快的速度、最坚决的态度予以迎击,为新中国打好立国之战,打出国际地位。”
“为了作好应战准备,”另一位经验丰富的参谋补充道,“无论美军最终选择哪个港口,我们都必须做好万全准备。加强情报收集,密切监视敌方动向,同时优化我们的防御部署,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迅速作出反应,保护我们的补给线不被切断,掌握战局的主动权。”
中共方面及时向北朝军队发出了美军将在朝鲜西海岸的仁川登陆的警告,并给出了登陆的具体时间将是9月15日的情报。然而,北朝军方却对中方的建议和警告置若罔闻,认为仅凭一已之力即可取得朝鲜统一的最后胜利。
从1950年8月上旬起,“联合国军”大批的舰只在朝鲜半岛及日本集结,与此同时,驻日美军也组建了美第十军,且从8月下旬开始,对仁川港周围几个岛屿实施了几次军事行动。釜山防御圈激战正酣之际,美第十军夺取了仁川港附近几个不知名的小岛之举,无疑说明了“联合国军”将在此有所行动。
在1950年9月,美军为了扰乱北朝军队对其实战意图的判断,对朝鲜的多个港口进行了炮击和轰炸,并在群山港进行了大张旗鼓的“群山登陆作战”训练,甚至派侦察兵在群山港登陆,在民宅上写上“请百姓赶紧回避”的标语,制造假象?。这些措施成功地迷惑了北朝军队,使其加强了对群山港的防御,而当美军实际在仁川港外围进行登陆时,北朝军队疏于防范,已是鞭长莫及。?
九月初,在仁川登陆战役发起前夕,美国中情局破获了一个潜伏在日本的间谍网,并搜出一份名为“烙铁行动”的计划副本,美破译专家破译出“洛铁行动”即为仁川登陆代号。那是斧头帮兄弟为接应李子荣,在日本布置的一个情报联络站。因被捕的斧头帮兄弟撞墙而亡,至死也未招供,美军无法确认该副本是从何渠道而得,更不知该副本内容是否已传出。仁川登陆已“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在“仁川登陆是否终止”的牌局上豪赌了一把,将“仁川登陆”尽快实施,如同他力排众议,坚持选择在仁川港这个极不利于登陆作战的地方登陆一样。李子荣与侦察小分队连月来的辛苦奔波,全部付诸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