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马荒原 作品

第76章 朝战谍雄02(第2页)

 “以美国为首的十六国联合国军一起对抗苏联和北朝鲜,布尔什维克还敢出头吗?”一位较为乐观的将官试图提振士气,他的声音中透露出压倒性趋势。 

 “当年日本人就是以朝鲜为跳板,进而兵犯辽东。现在美国人会不会也走这条路?”一位年长的将官提出了一个历史性的问题,他的眼神中充满了老练。 

 “如果美国人真的打到鸭绿江边,中共还能沉住气吗?他们势必会全力一战,那我们的压力就解除了!”一位将官情绪高涨地说道,他的语气中充满了亢奋。 

 大部分将官觉得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朝鲜半岛战端一开,打个三四年,党国就安全了。这对我们来说,或许是一个好机会!”。 

 郑介民听着将官们的议论,心中也充满了信心。他明白,这场战争不仅关乎党国的安危,更关乎党国的未来。他轻轻敲了敲桌子,示意大家安静下来。然后,他继续说道:“各位同仁,我知道你们心中有一些大胆的想法。但是,作为党国的军人,我们必须时刻保持冷静和理智。我们要相信自已的能力,相信党国的力量。尽快制定出一个周密的计划。” 

 自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以来,北部朝鲜人民军以摧枯拉朽之势,迅速推进,将南韩军队从繁华的汉城一路逼退至了南部的港口城市釜山。这场突如其来的战争,不仅震惊了国际社会,也让半岛的局势瞬间变得扑朔迷离。 

 面对北部朝军的凌厉攻势,南韩军队节节败退,士气低落。美国为了在朝鲜南部的利益,则以联合国的名义,迅速组织了由十六个国家组成的联合国军,于七月七日强势介入朝鲜内战。美军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实力,与南韩军队并肩作战,试图扭转战局。然而,经过两个多月的激烈战斗,战争逐渐进入了胶着状态,陷入了僵持。 

 联合国军总司令道格拉斯-麦克阿瑟,主张打破这种僵局,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从朝鲜人民军的后方实施登陆作战,切断其补给线,使其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这样一来,北部朝鲜军队将难以维持其攻势,战局也将随之发生逆转。 

 如何利用朝鲜战争改变国军当前困局的紧急会议在党国国防部召开。会议室内的气氛紧张而严肃,将官们纷纷发表自已的意见和看法,他们或激昂地阐述自已的观点,或沉稳地分析局势,或忧虑地表达担忧,或坚定地表明决心。尽管他们的观点各不相同,但在一点上却达成了共识——必须派出情报骨干,摸清前线的战况,为后续的军事行动提供准确的情报支持。 

 这个重任,自然落在了李子荣的肩上。作为国防部情报部门的佼佼者,李子荣以其出色的情报分析能力和冷静果断的处事风格,赢得了众人的信赖和尊重。 

 “北部朝军的势头正盛,联合国军不会采取正面作战的死办法,他们肯定会从后侧悄然登陆,两面夹击。至于在什么地方登陆,卑职认为,应该在离汉城不远的某个地方,利于美军两栖登陆部队展开的港口。”李子荣冷静地分析道。 

 “李长官分析的精辟入理。如果美军登陆成功,战局将立刻扭转。”国防部的长官们齐声应和道。 

 “美国既然派遣第七舰队,已经摆出了姿态,我们理应加入到朝鲜战争中去,从中分不一杯羹,以争取外援。”郑介民提醒众将官道。 

 “麦克阿瑟将军非常固执,而且狂妄。他可以指挥十六国军,却不允许我们党国的军队参战,担心引起国际纷争。这分明就是不给机会嘛。”一个将官说。 

 “他那是怕给中共留下国军参战的口实。我们想要参与朝鲜战争,可以先从情报战作为切入口,这样麦克阿瑟是不会拒绝的。”郑介民分析道。 

 “言之有理!郑长官果然是党国上将,对国际事务可谓精通之至。”国防部官员拍郑介民的马屁道。 

 “兵贵神速。国防部所有同仁即刻行动起来,派遣情报精英到一线收集情报,为联合国军提供作战依据。”郑介民一锤定音道。 

 李子荣在日本特高课总部培训时,不仅学会了日语,还掌握了朝鲜语和英语。因为他懂朝鲜语,组建情报精英小分队的任务自然落在李子荣的头上。 

 接到命令后,李子荣立即行动起来。他连夜调拨情报部门的高手,组成了一支精干的侦察小分队。这些小分队成员个个身手不凡,精通多种技能,是情报部门中的佼佼者。他们将在李子荣的带领下,深入前线,摸清敌情,为后续的军事行动提供关键情报。 

 随着天边第一缕曙光的显现,李子荣带领着精心挑选的侦察小分队,乘坐着国防部的专机,穿越层层云雾,稳稳降落在釜山机场。一下飞机,一股浓郁的前线气息便扑面而来,那是战争独有的紧张与激烈交织而成的氛围。 

 街道上,战争的硝烟仿佛还未完全散去,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火药味,与偶尔传来的低沉炮声遥相呼应。来自十六个国家联合国军的士兵们,身着各式军装,表情严肃而紧张,他们忙碌地穿梭于坚固的防御工事之间,加固防线,搬运物资,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激烈战斗。在这片被战火洗礼的土地上,每一刻都充满了未知与挑战。 

 李子荣深知此行任务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他迅速与坚守釜山的美军军事主官——美军陆战一师师长史密斯进行了会面。在简短的交流中,两人就当前战争态势进行了深入分析,一致认为要想快速取胜,必须获取朝军阵地的准确情报,实施精准打击。一个大胆的计划出台:将侦察小分队分散开来,化装成朝鲜平民,利用逃难的民众作掩护,深入朝军阵地内部,侦察其兵力部署与防御情况。 

 告别了史密斯师长,李子荣立即着手制定详细的侦察计划。他仔细研究了朝军阵地的地形图,标记出可能的侦察路径与撤离路线,同时,根据每位队员的特长与经验,精心分配了任务。 

 夜色渐浓,为这次行动披上了一层天然的伪装。小分队成员们迅速换上事先准备好的朝鲜民众服装,他们的脸上涂抹着泥土与草木灰,以尽可能地融入当地人群。小分队成员在李子荣的带领下,他们借着夜色的掩护,悄无声息地向北方朝军的阵地摸去。 

 一路上,他们小心翼翼地避开北朝军队的巡逻队,利用地形与植被作为掩护,时而匍匐前进,时而快速穿越开阔地带。遇到逃难的朝鲜民众,他们便快速混入其中,借助这股人流作为天然的屏障,巧妙地避开了北朝军队的视线。 

 李子荣在逃难民众中,结识了一位阿妈尼。在与这位阿妈尼交谈的过程中,李子荣得知,这位阿妈尼的儿子朴正熙参加了朝鲜人民军的队伍,正在金首相带领的军队里抗击南韩军队和联合国军。为了避开小分队的视线,他将阿妈尼身上的行李背在自已身上,将联合国军的军力部署图悄悄塞进阿妈尼的口袋里,借助阿妈尼的身份,将美军的情报带给北朝军队。 

 联合国军其他国家的部队与南韩军队都在釜山抵抗北朝军队的进攻,而美军则向西移动,朝仁川方向集结。 

 李子荣觉得美军的动作十分可疑,便将这一消息拟成电文,找出隐藏的袖珍电台,将美军向仁川集结的这一动向,发给了远在大陆的林小芳。 

 林小芳获悉李子荣的密电,紧急呈给了程峰。程峰立刻向中南海作了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