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马荒原 作品

第74章 逐鹿中原10

 随着国民党军队的节节败退,北平,这座古都迎来了和平解放的曙光。然而,和平并未立即降临,保密局的特务们不甘心国府的失败,他们如同幽灵般潜伏在北平的大街小巷,策划着一系列疯狂的报复活动。 

 夜幕低垂,北平城的喧嚣逐渐沉寂,但暗流涌动。一些有影响力的进步人士和投诚的国军高官,在回家的路上遭遇了不明势力的暗杀。与此同时,爆炸事件也接连不断,无论是繁华的商业街区,还是寂静的居民小巷,都留下了特务们狰狞的印记。这些恐怖行径,不仅威胁到了北平城的安宁,更挑战着新政权的威信和底线。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中共北平市公安局迅速行动起来,决定对保密局特务展开雷霆打击。 

 在这场较量中,一个特殊的身影悄然出现在公安人员的周围,她就是林小芳。为了保护李子荣继续在国民党阵营中潜伏下去,林小芳不能公开身份,也没有回到国防部二厅,而是化装成北平市民,暗中协助公安人员破案,抓捕国民党特务。 

 国民党保密局北平站少将站长徐宗尧,奉保密局总部命令,监视傅总司令及其身边的往来人员,破坏和谈。在北平潜伏的几百名特务,是毛人凤在华北的最后一张牌。徐宗尧利用自已的身份和影响力,暗中指挥着特务们进行隐蔽而疯狂的报复行动。他企图通过制造混乱和恐慌,来破坏北平和平解放的成果。 

 暗夜心慌慌,保密局特务们如幽灵一般,与罪恶如影随形,他们的活动如同蛰伏在草丛中的毒蛇,时刻威胁着这座城市的安宁。林小芳深谙保密局特务的作案手法,深知这些敌人习惯于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让公安人员总是疲于奔命,难以捉摸其行踪。 

 在一次暗杀事件中,公安人员再次感受到了保密局特务的狡猾与凶残。一位在北平颇具影响力的进步人士在归家的途中遭遇特务的暗杀,现场只留下了一片混乱与恐惧。然而,在这次事件中,一个看似无关紧要的线索引起了公安人员的注意——一只绣花鞋。 

 侦查科长武元英在案情讨论会上提出了这个令人费解的线索:“难道作案凶手与这只绣花鞋有关?”他的话语中带着一丝疑惑与不解。 

 反特侦察组的小组长李世杰根据现场痕迹给出了更为具体的分析:“从案发现场留下的痕迹来看,凶手是一位孔武有力的中年男子。作案手法干脆利落,异常凶狠,显然是经过精心策划才实施的暗杀事件。” 

 然而,那只绣花鞋的出现却像是一块突兀的拼图,让原本清晰的案情变得扑朔迷离。武科长盯着那只绣花鞋,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他试图从这只鞋上找到与凶手相关的蛛丝马迹,但除了它精致的绣工与略显陈旧的材质外,别无他获。 

 “也许是路过的人,不小心跌落的吧。”反特侦察组的一名组员提出了这样的猜测。武科长却摇了摇头,他深知保密局特务的狡诈与谨慎,不会轻易留下如此明显的线索。他果断地命令道:“绝对不会那么简单!全城搜查另一只绣花鞋!” 

 公安人员迅速行动起来,他们深入北平的每一条街道、每一个胡同,寻找那只与案发现场绣花鞋相匹配的另一只。经过数日的艰苦搜寻,他们终于在西长安街的一条胡同里找到了另一只绣花鞋。两只绣花鞋摆在一起,正好是一双,它们仿佛在诉说着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 

 武科长和李世杰等人再次聚在一起,他们仔细研究这两只绣花鞋,试图从中找到突破口。武科长仔细比对了两只绣花鞋之后,提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测:“这两只绣花鞋很可能是有人故意留下的线索,如果他们不是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迷惑我们的破案方向,那这两只绣花鞋里一定藏有真相。” 

 “如果这两只绣花鞋是你放的,那你要昭示什么真相呢?”李世杰低声询问,他仿佛能通过这两只绣花鞋,感受到那双隐藏在暗处、操控着这一切的手。 

 武科长紧盯着那两只绣花鞋,眼神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突然,他仿佛被什么触动了,醍醐灌顶般地说道:“第一只绣花鞋与第二只绣花鞋所在的地点,连接起来,就形成了一个方向。如果顺着这个方向搜索,肯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李世杰闻言,立刻意识到武科长的话中蕴含着深意。他将两只绣花鞋的地点标记在地图上,然后连接成线。这条直线像一个鲜红的箭头,指向了一个特定的方向——西长安街的一条偏僻胡同。 

 公安人员立刻行动起来,他们顺着这个方向进行细致的搜查。在西长安街的一条偏僻胡同里,他们发现了一间不为人知的出租屋。这间屋子位于胡同深处,外观上看毫不起眼,仿佛是这座城市中的一块被遗忘的角落。 

 户籍警迅速对这间出租屋的户主进行了调查。据户主介绍,这间屋子不久前被一位来自南方的商人租下。这位商人行事低调,很少与人交流,这让公安人员对他的身份产生了更深的怀疑。 

 为了防止打草惊蛇,公安人员决定对这间出租屋进行全方位监控。他们身着便装,在附近设置了多个观察点,密切关注着出租屋居者的一举一动。经过数日的耐心监控,他们终于等到了那个南方商人出门的机会。 公安人员立刻行动起来,他们悄悄潜入出租屋,开始了细致的搜查。在卧室的床底下,有一个藤条箱,打开藤条箱,清理掉箱里的衣物,他们搜到了一部电台,还有两把手枪、几十发子弹和五颗mk2手雷。 

 弹道专家刘辰,一位在枪械领域有着深厚造诣的公安人员,对两把手枪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分析。他紧盯着枪膛与子弹的型号,眼神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专注与坚定。经过一系列严谨的检验与比对,刘辰得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结论:案发现场遗留下的弹壳与死者尸体中的子弹,与从出租屋藤条箱里搜出的子弹完全吻合,正是从两把手枪里击发的。 

 这一发现,无疑为公安人员指明了追踪的方向。武科长迅速召集了反特侦察组的所有成员,他们开始对所有与南方商人有过接触的人员进行严密监控。一张巨大的网悄然张开,每一个细节都被精心布置,只待收网的那一刻。 

 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南方商人悄然离开了出租屋,踏入了夜色之中。他穿梭在岔路众多的胡同里,仿佛一只狡猾的狐狸,试图寻找最佳的藏身之处。 

 在一个岔路众多的胡同口,他躲藏了起来,等待着暗杀目标出现。不一会儿,一位在北平新政府任职的民主人士出席完活动归来,与南方商人相遇在胡同口。 

 那一刻,空气仿佛凝固了。南方商人迅速掏出手枪,对准了民主人士的胸膛,手指缓缓扣动了扳机。然而,手枪里的撞针虽然击发了枪膛里的子弹,却并未发出任何声响。南方商人愣住了,他连续扣动扳机,但他手里的枪依然没有打响。 

 就在这时,埋伏在周围的公安人员从各个角落冲了出来,如同猛虎下山,将南方商人扑倒在地。武科长迅速夺过南方商人手里的手枪,退下弹夹,取出子弹,面带微笑地对南方商人说:“为什么枪没有响?感到奇怪吧。是我们用假子弹换掉了你藤条箱里的真子弹!你居然连子弹的真假都分辨不出,看来保密局是该改头换面了。” 

 南方商人闻言,脸色骤变,垂头丧气地举手投降。在公安人员的严密审讯下,他供认了自已的身份与罪行,承认了自已是保密局派来北平策划暗杀活动的特务,企图通过暗杀政府官员和民主人士来制造混乱与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