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马荒原 作品

第72章 逐鹿中原08

 国军第九十四军副军长杨文瑔纳妾的事再次被摆到台面上。 

 戴笠当初前往天津,一为惩治贪腐,二为整肃军纪。杨文瑔在军中纳妾,可谓顶风作案,触了戴笠和新生活运动的霉头。 

 杨文瑔,四川江安人,黄埔军校二期辎重科、中央训练团将官班毕业。1927年6月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二师第六十五团少校团副,参加北伐战争,在进攻河南驻马店战斗中,因冲锋在前,勇克敌军据点,深受陈诚赏识。1940年2月,杨文瑔升任第五十四军第五十师少将师长,率部参加桂南会战。该师在其调教训练下,成为国民党军队最为精锐彪悍之师。1942年,调升第九十四军副军长,率部参加鄂西会战。1945年4月奉命参加湘西会战,几乎全歼日军第58旅团,取得湘西会战首捷,受到国防部隆重嘉奖。1946年初,兼任天津警备司令。 

 杨文瑔在国军诸将官中,是最好色的一个,没有之一。 

 他每到一处,首要之事便是探寻当地的“佳人”。不论是校园中的清秀校花,还是社交场上的明星,或是出身名门的小姐,他都不会遗漏,身边总是环绕着各式各样的漂亮女子。即便在行军打仗的紧张时刻,他身边也会有佳人相伴。他身着军装,既文韬武略,又因身处权力中心,不经意间便流露出高位者的风范。然而,面对心仪的女子,他又会变得温柔细腻,从鲜花、洋装到汽车,他出手大方,毫不吝啬。这样一位年轻将领的魅力,又有多少女子能够抗拒呢?胡静便是其万花丛中的一个另类佳媛。也正是因为胡静的魅惑,杨文瑔被戴笠关进了监狱。 

 一个春日的午后,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天津大戏院的门前。杨文瑔在进驻天津之前,便派出特务连提前进入天津,打听天津有哪些名媛。特务连经过三天时间的查访,收集到二十多位大家闺秀的信息,向杨文瑔汇报。其中一位名叫胡静的豪门千金,年方二十七岁,属津门美女之冠。杨文瑔得知消息,仅带了一个营的兵力,就率先进入了天津。杨文瑔第一次见到胡静的时候,就被她的美貌和气质迷住了。一位身姿曼妙、气质非凡的女子走进了他的视线。她,便是军火巨头胡剑秋之女,胡静——一位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名门佳媛。 

 胡静出身名门,自幼便受到良好的教育和熏陶。她不仅继承了父亲商贾世家的精明和睿智,更在留学英国期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剑桥大学数学系,成为当时社会上的佼佼者。她的美,不仅仅是外表的惊艳,更是那种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知性和优雅,让人无法抗拒。 

 然而,对于杨文瑔这位年逾不惑、家中有发妻的国军将官来说,胡静的出现无疑是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他被胡静的美貌和才华深深吸引,决定要不惜一切代价追求这位名门佳媛。 

 为了接近胡静,杨文瑔可谓是煞费苦心。他先是派出自已的警卫连,命令士兵们统统换上便装,轮番对胡家实施二十四小时的监护。每当胡静小姐出门时,便会有专车接送,鲜花围绕,仿佛将她置身于一个梦幻般的世界中。然而,这一切在胡静看来,却只是杨文瑔的张扬和纠缠不休,她对此感到十分反感。 

 胡静并不是一个容易被物质和权势所打动的女子。她追求的是真正的爱情和灵魂的契合,而不是那种建立在金钱和地位之上的虚荣和浮华。因此,尽管追求她的富家公子从天津排到了南京,但她却一个也没看上。 

 面对胡静的冷漠和拒绝,杨文瑔并没有选择放弃。相反,他更加坚定了要追到胡静的决心。在他看来,胡静不仅是一位美丽的女子,更是一位有着独立思想和见解的才女。这样的女子,值得他用尽一生去追求和守护。 

 可惜事与愿违,杨文瑔的疯狂追求并没有得到胡静的回应。相反,她的反感和排斥越来越强烈。每当杨文瑔的警卫连出现在胡家门口时,胡静都会感到无比的压抑和不安。为了避开杨文瑔的纠缠,胡静索性不出门,令杨文瑔无计可施。 

 九十四军军部和天津警备司令部的同僚们见状,都以为杨文瑔会知难而退,收敛一些。然而,他们却错了。杨文瑔的追爱之路才刚刚开始。他决定改变策略,不再用那种张扬和纠缠的方式去追求胡静,而是试图从她的内心世界入手,去了解她、理解她、支持她。 

 杨文瑔找来徐志摩的学生,请他做自已的爱情顾问。这位学生名叫赵胜,曾经见证过徐志摩与陆小曼的爱情往事,现在是一位研究爱情的专家。 

 赵胜听完杨文瑔追求胡静的故事之后,指点杨文瑔道:“要想抱得美人归,首先,你得讲究外表形象。名门闺秀,大多喜欢举止儒雅、文质彬彬的书生。” 

 杨文瑔有些疑惑地询问道:“我是一位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将军,装文弱书生,那不闹笑话吗?这是以已之短,攻彼之长。” 

 赵胜打断杨文瑔的话,反问道:“《水浒传》里,王婆给西门庆的秘籍,头一个字是啥?” 

 杨文瑔是一位驰骋抗日战场的虎将,满脑子都是战火和冲锋号。他虽然看过《水浒传》,但只记得武松血战西门庆的场景,哪记得王婆教导西门庆的风月之事,自然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赵胜卖了个关子,缓缓说道:“乃‘潘’字也,意指潘安之貌。” 

 杨文瑔恍然大悟。从此之后,杨文瑔便开始喷香打蜡,注重形象起来。正因为如此,他便在军中落得了一个“花将军”的诨名。 

 面对胡静的冷漠与无情,杨文瑔并未选择放弃,而是及时调整策略,从硬追转为迂回战术,试图以更加细腻和巧妙的方式接近胡静。 

 他首先撤走了守卫在胡家周围的警卫连士兵,结束了那段令人压抑的日子。这一举动让胡静感到了一丝轻松,也让周围的人对杨文瑔的看法有所改观。很多人都以为杨文瑔知难而退了,可事实上杨文瑔并未就此罢休,他只是采取了更加隐蔽和巧妙的方式,试图叩开胡静的心扉。 

 为了深入了解胡静的兴趣爱好、人生信条和爱情价值观,杨文瑔不惜花费重金收买了胡静的闺蜜和好友。这些闺蜜和好友平日里与胡静关系密切,对胡静的喜好和想法了如指掌。在杨文瑔的金钱诱惑下,她们开始背叛友情,将胡静的私事一一透露给他。 

 “胡静从英国留学回来时,我曾开玩笑问她是不是找了一个洋种马男朋友。”一位闺蜜回忆道,“她嗤之以鼻地说:‘我不找外国人,也不找那些出身豪门的纨绔子弟。’我追问她到底要找什么人做老公时,她沉默不语。我继续试探她的口风,她红着脸告诉我们,她心中有了一个人。是一位名叫张三的潇洒青年。” 

 听到这里,杨文瑔的心中不禁泛起了一丝波澜。他追问道:“那位名叫张三的青年,是做什么的?在哪呢?” 

 闺蜜们面面相觑,摇了摇头:“胡静没有说,我们也不知道。她只是告诉我们,她在前往英国的途中,乘坐的游轮被日本军舰发射的鱼雷击沉了。在那生死存亡的时刻,一个英俊潇洒的青年男子救了她。从那以后,她便深深地爱上了那位名叫张三的青年。事情已经过去十多年了,但她对张三的爱意一点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深。” 

 听完闺蜜们的讲述,杨文瑔陷入了沉思。他意识到,胡静的心中已经深深地刻下了张三的名字,想要取代他在胡静心中的地位并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