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望京在拱桥上看着蒋干远去的背影,面无表情。沉默有顷,才徐徐前去。
在拱桥的下方,有一拗黑方脸老农般似的官员,看到桥上的言语交锋,刻意地放缓脚步,似是有意避开。看到林蒋两人陆续走后,才恢复原有的步幅。这时,他后面的一个中年男子快步跟上,及至两人并肩,与老农般的官员打了个招呼,笑道:“南安侯,你刚才远远看着林蒋之争,算是隔岸观火啊。”
南安侯侧目,看了一眼中年男子,男子与他一般,穿的都是最为尊贵的赤红官袍。南安侯揶揄道:“忠勇伯没见过世面么?方才桥上的能称作火?充其量算个火星。”
忠勇伯笑意稍敛,正容道:“那南安侯看这丁点星火,可否燎原?”
两个老狐狸都似意有所指,互相开始点到即止的试探。南京侯富有深意地道:“即便我欲使它燎原,可也缺忠勇伯的这阵东风呢。”
忠勇伯哈哈笑道:“火势但旺,东风便来!”
南安侯摇首否认,同样笑道:“忠勇伯颠倒黑白也!应是东风但来,火势便旺!”话音落点,也不等忠勇伯聂芝回话,本来放缓的脚步又恢复如初大步流星,南安侯抢先一步,往正德殿而去。
正德殿位于殿前广场的中轴线上,巍峨雄伟,庄严端重,走上九阶王阶,跨过龙木门槛,便进入了正德殿中。按历来官场潜在规矩,但凡朝会官阶低点的,通常都会到得相对早些。而类似两阁阁员这种人臣高位的,到得太早,显得不够矜持,到得太晚,又显得太端着架子,得讲究时机,要的就是恰到好处。南安侯与忠勇伯进到正德殿时,诸位官员几乎已经到齐,尽皆恭谨但立在原地,静声敛气,唯听到脚步的踏踏声。
广闽郡之内,宁王之下,不设相位。政事由政事阁几位阁员研讨后报宁王决断,往下是十三司与十七城布政使。武事则分为南军、卫军、禁军等几个序列,由武事阁居中调配。是以今日在正德殿中,两阁阁员居于王座往下,下首依次是十三司司首、十七城布政使,再到各司副司,各处主事。南安侯与忠勇伯等两阁阁员分别在各自位置上站定后,不到盏茶功夫,就听到内侍官尖细嘹亮地扯着嗓子高喊一声:“宁王到~”
诸臣抬眼望去,一高冠束发,缠金腰带,身披六龙纹黄袍的中年男子在内侍的簇拥下走到赤金王座前,眼含威势,环顾四周后,方才缓缓坐下。宁王今年五十有七,两鬓稍白,颊上纹如沟壑,仿佛沧桑尽蕴其中,一双三角眼居高临下,晔睨众臣,不怒而威。
众臣躬身一礼,齐呼“参见宁王殿下”,宁王自王座中虚抬左臂,示意诸位免礼。殿中顿时一静,针落可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