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烟火 作品

第239章 国之四政,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

 诸事暂定。 

 自进士榜颁布。 

 殿试,定于十二月上旬进行。 

 十一月末时。 

 大汉原分发州郡的邸报,更为对百姓而宣的大汉朝报,经由大汉商行贩卖,为朝廷之喉舌。 

 先宣刘牧亲笔《告百姓书》,后宣陈桐的《治国安民之道》,而后才是文武进士双榜名单。 

 原本落榜士人心有不服,但见到《治国安民之道》时,尽皆沉默无言。 

 这一刻,他们才看到什么是完整的策论,什么是治国安民之道,天子问‘千乘之策’,陈桐答‘治国安民’。 

 策论之中,涉及百行百业,各州人文地势。 

 富于百姓,兴于大汉,盛于兵事,制于王化。 

 有人从策论之中看到勃勃野心,以一国而王化千国的纲领,从而悚然不已。 

 十二月初八。 

 文考殿试率先开启。 

 天还未亮,四百七十二考生从各坊启程。 

 这些人立于神武门外,仰望宫宇,带着雄姿勃发之情迈入宫道。 

 广袤的殿前广场,东设中枢,谏议,门下三尉府,六部院;西设殿中,监州,王卒三尉府,镇国府。 

 更远处,有国子监,太医府,钦天监等府门。 

 千秋万岁殿内,陈设诸多大椅桌案。 

 左右两侧,大汉文武身着朝服,尽皆正襟危坐,等候诸考生入殿参试。 

 “人臣至极。” 

 有人环顾四周,意气风发。 

 有人神情紧张而又兴奋,目光灼灼的看向座椅。 

 “诸考生入座。” 

 帝陛之前,有常侍长喝。 

 一众考生连忙收回目光,匆匆寻找自己的座位入座。 

 仅仅几个呼吸,整座千秋万岁殿中,仅剩下呼吸声,以及衣物摩擦声。 

 骤然,一阵阵厚重的脚步声传来。 

 以荀彧,贾诩,沮授,戏志才,赵云,徐荣,许褚,吕布等人为首文武臣卿起身望向殿门。 

 “啪嗒。” 

 刘牧面色肃然的按刀迈入殿中。 

 黑红相间的十二章冕服,率先映入所有人的眼眸。 

 “陛下万年。” 

 “大汉万年。” 

 文武臣卿作揖躬身大拜。 

 四百七十二进士考生亦是起身恭拜。 

 “大汉万年。” 

 刘牧目不斜视,穿梭于殿中,沉声道:“大汉先有察举之制,后有尚书令左雄言‘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故朕设大考取仕之制!” 

 “大考取仕的由来吗?” 

 陈桐,陈宫,杜景等人无不浑身一怔。 

 “会试之际。” 

 “朕问,千乘之策。” 

 “诸考生列为进士,便有代天牧民之能。” 

 刘牧登上帝陛,转身望着殿中诸多人,目光锐利道:“今日,殿试只有一题。” 

 “一题定三甲!” 

 文臣之列,荀彧低声呢喃自语。 

 会试审卷时,他亦被公羊学子的策论而惊。 

 今日能夺三甲者,未来只要不是走错路,必定是大汉栋梁之才。 

 “疆有四海。” 

 “国有四政。” 

 刘牧抑扬顿挫,浑厚有力道:“一曰吏,二曰户,三曰工,四曰礼;今日朕问政诸考生,四政之事!” 

 “国之四政?” 

 羊衜带着疑惑看向顾雍。 

 “不知啊。” 

 顾雍不明所以的摇头示意。 

 荀彧则是看向贾诩,眼中亦是带着些许迷茫。 

 问国之四政,如此缥缈的考题,连他们都悟不透,考生真的可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