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落未敢愁 作品

第五百七十五章 逼宫、选秀、抉择!(第2页)

 

关中现在成了汉国的根基。

 

越来越多的百姓迁移到关中来,若是关中动荡了,汉国的根基也就动荡了。

 

刘禅自然明白法正的话中之意。

 

他深吸一口气,平复情绪之后,这才开口说道:

 

“囤积居奇,已经是触犯汉律了,命各家一月之内,将布帛现价卖出,否则按律处罚!”

 

给了一个月的时间,还给了你现价卖出的权力,让你能赚点钱,若是这般还不从命,那便是给脸不要脸了。

 

法正与马良对视一眼,都觉得皇帝已经是仁至义尽了。

 

这个台阶,已经给了。

 

至于你杜尤走不走,就是你自己的事情了。

 

若是不走,按照汉律处罚,便是关中士族,也不能说什么话。

 

“还有什么事情?”

 

马良上前,对着刘禅拱手行礼,这才说道:“大行皇帝陵寝已经计算好工事用度,计要汉国三年赋税支出,动用民夫万人,修建三年可成。”

 

汉朝风气是厚葬。

 

但一个皇帝陵墓,要用上三年赋税?

 

还要动用民夫万人,修建三年才可?

 

这么多真金白银,都流入地下,我还怎么兴复汉室?

 

“尚书令以为呢?”

 

法正当即会意,说道:“大行皇帝乃是圣明仁德之君,尚在人世之时,便常言节俭,更是亲口所言,百年之后,陪葬无须金帛,学文帝薄葬,以陶罐陪葬即可。

 

陛下乃仁孝之君,便是大行皇帝有言在先,也不可过于薄葬,臣下之见,建造惠陵,汉国赋税三年,动用民夫万人修建三年之事,是必要的,但可以先让大行皇帝葬入惠陵,之后再厚加珍宝。”

 

其实就是薄葬。

 

不过说法依然是厚葬,只不过得等到天下一统了,再重新修缮陵墓,加上各种珍宝入内。

 

“将此事交由御史台议论,之后再面呈御前。”

 

厚葬薄葬。

 

刘禅其实都不在乎。

 

他也不相信人死后有死亡世界。

 

他关心的,是修建个陵墓,会不会影响到他一统天下的进度。

 

厚葬影响经济,靡费巨亿,还要搭上几万劳动力。

 

但薄葬又会让世人非议。

 

大汉以孝治天下。

 

你连你老爹都不厚葬,你怎么能说孝呢?

 

你不孝,有什么资格到那个这个皇帝?

 

这涉及到国本了。

 

只好让这个锅,给臣下人想办法背了。

 

接下来,刘禅与法正马良两人,又谈论了其他的事情。

 

直到深夜,方才放两人出宫。

 

而三日后。

 

杜尤识时务的将囤积的布帛放出市场,关中的汹涌上涨的布帛价格,终于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

 

但要想恢复到一千的程度,那恐怕还要花费不少的时间。

 

至于原因也很简单。

 

人多了,而生产力却是跟不上。

 

关中世家借杜尤对刘禅发起的一场政治"逼宫",最终一点水花都没有泛起,便又沉寂下去了。

 

至此,边缘化的杜尤连侍中都没得当了,彻底退出汉国的政治舞台。

 

至于关中世家中,刘禅提拔了几个有才学的关中士族子弟入朝为官,重用之,也算是安定关中士族人心的手段。

 

政治便是如此。

 

对抗与妥协,那是并存的。

 

而对刘禅来说,妥协不是不可以,但有一个底线。

 

不超过这个底线,他刘公嗣还是可以推一推的,到天下一统之后收拾你。

 

但若是触及底线了,便是要跟你翻脸。

 

这是原则问题,半点退让不得。

 

时间悄然而逝。

 

转眼间。

 

便是天命二年三月。

 

阳春三月天气新,湖中丽人花照春。满船罗绮载花酒,燕歌赵舞留行云。

 

这段时间,长安周遭,多了许多蒙面的丽人。

 

她们是从汉国各地赶来的,为的,便是参加汉国的选秀。

 

皇帝选秀,入宫者,便能成为皇帝的女人。

 

每个女人,都想要飞上枝头变凤凰。

 

而各地世家,恨不得将本族女子送入宫中,以期成为外戚之家,富贵荣华,与国同休。

 

“选秀”这个词是清朝发明的,但是采选民间女子送到后官的做法很早就有。

 

最早是在汉朝,汉朝选的不叫“秀女”,叫“家人子”“家人子”就是平民美女的意思。

 

在汉朝,每年八月,朝廷就派出官员,在长安的郊区搜寻“良家女”。

 

因为这是刘禅第一次选秀的原因,各地美女都齐聚长安。

 

有的已经是呆了好几个月了。

 

“良家女”是有硬性要求的:年龄要在13~20岁,长了一副“合法相”(长得穷凶极恶的带回去怕吓到皇上),而且要“姿色端丽”(汉朝皇帝还是比清朝的要幸福一点,能选到一些好看的姑娘)。

 

这只是“海选”,选完之后,把这些美女用车运回去,送到后宫,再进行一轮“决赛”。

 

作为选秀的服务对象,刘禅的心思,却不在这选秀上面。

 

而是在关东的情报之上。

 

宣室殿中。

 

刘禅面色沉郁,喃喃自语道:“玉璧城好熟悉的名字。”

 

很快,他便反应过来了。

 

这是高欢快乐城啊!

 

想那高欢,戎马天下数十载,最后却是在玉璧城元气大伤,丢失了尊严与东出的可能。

 

此战高欢费时五十多天,耗尽了七万条东魏士兵的性命,却仍未攻克韦孝宽手下几千人防守的玉璧城。

 

回到东魏后,心力憔悴的高欢身染重病,第二年病重不治。

 

刘禅东出,玉璧城或许是必须要攻拔的钉子。

 

他可会成为第二个高欢?

 

想到此处,刘禅脸色不禁难看了几分。

 

这个司马懿,当真是属乌龟的,搞起乌龟壳来,当真是让人防不胜防。

 

在两个月前,汉军骑兵尚可在河东纵横,烧毁玉璧城的筑城物资,屠杀筑城民夫。

 

让玉璧城修建的进度一拖再拖。

 

但随着魏军增兵河东,在要道修筑堡寨拒马鹿角等,汉军骑兵已经不能再河东军来去如风,甚至连玉璧都见不到了。

 

如今得间军司探报消息,玉璧城两个月修筑,已经是初具规模了。

 

恐怕再过一段时间,便是派骑兵袭扰,也迟滞不了魏军筑城进度了。

 

是要现在发兵打河东,还是等玉璧城筑城成功了之后,再来打河东?

 

刘禅陷入纠结之中。

 

如果现在打,恐怕会耽误春耕。

 

但现在不打,以后要打,代价就太大了。

 

该如何抉择呢?(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