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落未敢愁 作品

第651章 潜龙在渊,生死险关(第2页)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努力平复内心的波动,然后快步走向寝宫深处。当他踏入殿门时,一眼便看到了躺在病榻上的曹丕。

 只见曹丕面色苍白如纸,双眼紧闭,呼吸微弱,仿佛随时都可能离开这个世界。他的身形消瘦,四肢无力,整个人看起来行将就木,虚弱得仿佛一阵风就能将他吹走。

 看到这一幕,曹叡的心中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悲痛。

 他当即对着曹丕大礼参拜,声音中带着一丝哽咽:“父皇,儿臣来了。”

 曹丕缓缓地睁开了眼睛,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几分疲惫和无力,但更多的是一种深深的眷恋和不舍。

 他看到了跪在面前的曹叡,嘴角勉强挤出一丝微笑。他摆了摆手,示意曹叡起来:“叡儿,你来了。快起来,让父皇好好看看你。”

 曹叡闻言,起身走到病榻前,紧紧地握住了曹丕的手。他的手冰凉而无力,仿佛已经失去了所有的生命力。

 但即便如此,曹叡依然能感受到那份来自血脉深处的牵绊和温暖。

 曹丕的目光紧紧地锁定在曹叡的脸上,那双深邃的眼眸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

 他的声音微弱而坚定,仿佛是用尽全身的力气在说话:“如今朕天不假年,而天下并未安定。汉国强势,我大魏暗弱,朕担忧朕走了之后,你压不住那些人,守不住我大魏的基业。”

 曹丕的面容憔悴,神色中透露出深深的忧虑和无奈。

 曹叡闻言,心中涌起一股酸楚。他看着父皇那张因病痛而扭曲的脸,坚定地说道:“父皇放心,有良臣良将辅助,魏国不会动乱。您现在不应该想这些事情,而是应该专心养病,将自己的身体搞好。”

 曹叡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哽咽,但更多的是坚定,他曹叡,必是坚刚不可夺其志的大魏新皇帝。

 曹丕听着曹叡的话,脸上露出一丝欣慰之色。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几分赞许和认可,仿佛是在为曹叡的成熟和稳重而感到骄傲。

 然而,这丝欣慰很快便黯淡下来,取而代之的是一股深深的无奈和悲凉。

 他叹了一口气,说道:“朕的身体,朕自己心知肚明。恐怕,朕的时日已经不多了。”

 曹叡看着父皇那张因病痛而日渐消瘦的脸,心中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悲痛。他紧紧地握住曹丕的手,仿佛是在用自己的力量来传递着一种无言的安慰和支持。

 曹丕的目光深沉,仿佛穿透了时间的迷雾,他紧紧地盯着曹叡,那双眼睛里既有对未来的忧虑,也有对过去的回忆。

 他缓缓地开口,声音虽弱,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后面的事情,朕大概是管不了的了。只是有一件事,朕要你记住,善待你母后。若非你母后,你也坐不稳太子之位。”

 曹叡闻言,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感。他深知因为自己亲生母亲的原因,父皇曹丕对他一直有着偏见。

 但此刻,面对父皇的遗言,他心中只有感激和敬重。

 他当即说道:“儿臣已经是将母后当做是自己的亲生母亲,对亲生母亲,又如何会不善待呢?”

 曹叡的声音坚定而真诚,每一个字都仿佛是从心底深处迸发出来的。

 他的眼神中闪烁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光芒,那是对曹丕的一种坚定承诺。

 多一个人吃饭,这对他来说,又算得了什么?

 曹丕看着曹叡,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他知道,自己虽然对曹叡有着偏见,但皇后郭照却一直视他如己出,悉心教导。如今看来,曹叡确实没有辜负他们的期望。

 他轻轻地叹了一口气,仿佛是在为过去的偏见和误解而感到惋惜,但更多的是为曹叡的成长和成熟而感到骄傲和欣慰。

 与曹叡说了这么多的话,曹丕也觉得有些累了。

 有些考验并不是用言语能够看出来的,而是需要实际行动来证明。

 他静静地躺在病榻上,目光深邃地注视着曹叡,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感。

 如今的曹叡,做得已经是够好了,他无法再多说些什么,只能默默地给予他最后的鼓励和支持。

 他对着曹叡摆了摆手,示意他退下。

 曹叡见状,心中虽然有些不舍,但也明白父皇需要休息。他缓缓地退后,转身走出了寝宫。

 一出寝宫,曹叡便见到了皇后郭照。他当即走上前去,急切地问道:“母后,父皇的身子……”

 曹叡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哽咽和担忧,显然对父皇的病情十分关心。

 皇后郭照轻轻地叹了一口气,她的眼神中透露出几分无奈和哀伤。她看着曹叡,缓缓地说道:“殿下,之后该是你承担责任的时候了。”

 话虽然没有说完,但一切尽在不言之中

 曹叡闻言,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不久之后,他将要肩负起更加沉重的责任,为大魏的江山社稷和百姓的安危而努力奋斗。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努力平复内心的波动,然后坚定地点了点头,表示自己已经做好了准备。

 大魏的基业,不能败在我的手上!

 此刻的太子宫中,夜色已深,四周一片寂静。

 太子妃孙鲁班正坐在案前,借着微弱的烛光,在绣织女红。

 她的眉头紧锁,似乎对眼前的事情感到有些棘手。

 很显然,这些不是她擅长的东西。

 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夜的宁静。

 一名侍女匆匆走进殿内,手中拿着一封信件,神色紧张地走到孙鲁班面前,低声说道:“太子妃,这是刚刚收到的信件。”

 孙鲁班闻言,心中一凛。她接过信件,仔细地查看了一番。

 信封的封口处有着特殊的印记,显然是经过精心伪装的。她小心翼翼地打开信件,只见里面除了汉国间军司的书信外,还夹杂着两张丝帛。

 她先是一愣,随即迅速展开丝帛查看。其中一封是妹妹孙鲁育写的,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家人的思念和对时局的担忧。

 另一封则是步练师的笔迹,信中言辞恳切,十分担忧孙鲁班此刻的处境。

 呵呵。

 我与太子不和的消息,这么快就被间军司的人知晓了吗?

 这间军司,居然想要来策反我?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