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第2页)

 多尔衮一分析,觉得多铎说的很有道理,两人羊腿不吃了,奶茶不喝了,直接去找皇太极。


 皇太极听闻他们的分析,脸上的笑容渐渐散去,沉默了许久。


 若说了解袁崇焕,皇太极和他接触并不多,远没有多铎了解他了解的清楚,可他却又不愿意承认自己落入袁崇焕的死局之中。


 他只道:“你们先下去吧,让我想想。”


 这一仗事关重要,只能赢不能输。


 多铎与多尔衮下去了。


 多铎心里还是挺担心皇太极脑袋转不过来弯的,人啊,一旦钻入死胡同,想要出来就没这么简单。


 他忐忑不安睡了一夜,翌日一早皇太极就来了。


 皇太极如今是大汗,是金国身份最尊贵的人,平素想见谁都是直接找人来请的,很少自己亲自过来。


 要是多铎没记错的话,皇太极这是第二次来找自己,第一次是他刚穿过来、病重的时候,“大汗怎么亲自过来呢?”


 “闲来无事,所以出来走走。”皇太极眼睑下一片青紫,转头一看,多铎也一副没睡好的样子,“从前父汗在世的时候,总是会部署好一切,我们只要照做就行了,如今到我这里,凡事都要靠我拿主意,我这是一宿一宿睡不好觉。”


 这是兄弟又要开始谈心的节奏?


 多铎什么都不怕,就怕皇太极跟自己掏心窝子,要是自己掏心窝子吧,怕被皇太极骗了,这不掏心窝子吧,怕演技不到位,“能者居高位,位置坐的越高,要操心的越多,不管怎么样,大汗都得注意身体。”


 皇太极微微颔首,甚至亲昵握住他的手,将多铎吓得一个激灵,“父汗屡次给你托梦,说明定是在父汗暗中保护我们,那就按照原定计划施行吧!”


 多铎悬在嗓子眼的一块石头总算是落了地。


 可他万万没想到皇太极这狐狸对着几位贝勒却将责任都推到了自己身上――多铎得父汗托梦,所以我们按照原定计划实行,我与多铎带兵去宁远城,剩下你们则继续驻扎原地。


 多铎一听这话,只觉得皇太极这人太贼了点,若是赢了,那功劳是皇太极的,若是输了,背锅的则是自己和父汗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已经死了,挨骂的还不是只有自己一个?


 多铎心中暗暗骂了皇太极两句。


 不免有人提出疑虑,可皇太极去意已决,谁也阻拦不了。


 其实这是一个很冒险的决定,在今日凌晨,皇太极劫到了袁崇焕送给赵率教的一封信,说是昨日满桂打了败仗,可要赵率教不必担心,朝鲜和蒙古的援军马上就到了,到时候齐心协力,定能一举灭了金国。


 呵,真是好大的口气!


 众人听了这话,自然是嗤之以鼻,可也不免有些担心起来,明廷也好,朝鲜也好,还是蒙古也罢,都是金国的手下败将,只是……这三支队伍加起来,多多少少还是有点实力的。


 俗话说得好,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这下子,可是轮到莽古尔泰不答应了。


 从前人人都觉得跟着皇太极一起去宁远城不安全,如今一看是留在锦州不安全,到时候三国围剿,就算他们有三万将士,打起仗来还是没多少胜算的。


 更何况朝鲜才在他们手上吃了瘪,岂不是拼了命的打仗?


 皇太极却说此事已定,再无回旋的余地。


 两日之后,多铎则跟着皇太极,带着三万将士,两万稻草人上了路。


 宁远城距离锦州并不算远,两三日的时间就能赶到。


 其实皇太极也好,还是多铎也罢,都已经看清楚了,锦州只不过是辽东防线的一个点而已,更重要的地方则是宁远城,要是能在这里赢得胜利,一切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可这里,注定会比锦州更难打。


 这一路上,多铎就没看到皇太极笑过,他脸色沉沉,那是会很影响将士的士气的。


 多铎只能开导道:“大汗放心,我觉得朝鲜和蒙古并不会派兵来的,您想啊,朝鲜前不久在吃了败仗,如今又受旱情影响,只怕不会冒冒然出兵,蒙古的情况,比朝鲜好不了多少。”


 其实他想来想去,觉得其中也会有诈。


 皇太极用眼神示意他继续说下去,多铎继续道:“况且明廷与我们实力相差悬殊,若是我们打赢了,朝鲜与蒙古会怕我们找他们算账的。”


 其实两国结为盟友,看重的不过是利益罢了,利益当头,谁又会顾得上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