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沫沫 作品

第53章 空城

“道和兄,眼下形势危急,你必须要拿定主意,是战还是走,若是走,我们要去什么地方?要是再不决断,淮军的兵马就要兵临丹阳城下了!”

看到上首的刘义隆没有说话。

刘牢之就咳嗽一声,主动的开口。

他带回来的坏消息太过震撼,导致刘义隆六心无主,刘穆之一直沉默。但这样下去可不是办法。

如今刘宋精锐尽丧,只剩下句容大营的一部分兵马和用来镇压丹阳地界的少数精锐。

而君主战死沙场后,刘宋就瞬间变成了一个鱼腩,淮军和金陵的兵马很快就会为了争夺丹阳等地而碰撞交锋。

他们连插手的余地都没有,只能看着自家的基业被其他势力瓜分。

当听到淮军即将兵临丹阳城下这句话时。

刘义隆浑身微微一颤,主动说道:“道和叔父,我刘氏宗族还有北府军的众多将士,何去何从,还请叔父决断!”

刚才刘牢之在给众人讲述战场情况的时候,并没有把刘裕的遗言嘱托说出来。

刘裕想要让自家的子女后代,都隐藏起来当个普通人,不要再去追求权势。 

这是他看了史书,对于自家子女后代的真心嘱托。

原历史中,正是刘宋最后一个皇帝说出,愿生生世世不复生于帝王之家的话。当刘裕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心中如何想的谁也不知道。

但可以从他最后的嘱托中窥见一二。

至于刘牢之为什么没说,因为即便是刘牢之也知道,想要让刘义隆和众多宗室子弟放弃富贵变成泥腿子,比杀了他们还难受。

好不容易成了人上人,为什么要再回到低贱的泥土里面任由他人践踏?

就连刘牢之自己,他以后也不愿意成为乡野人士,他一身武艺韬略,若是埋没了他死也不甘心。

所以,刘裕自后的托付,在刘牢之口中只是变成了让他们尽快离开丹阳。

刘穆之微微抬起头,双眸依旧暗淡,不过神色勉强恢复了一些。

“眼下我们只能按照陛下的吩咐,尽快舍弃丹阳,如果我没有猜错,淮军在击败我军主力之后,肯定会第一时间去夺取京口……”

“换句话说,我们现在只剩下丹阳和湖州等地了!”

“留在丹阳,不过是坐以待毙!”

他淡淡的说道。

刘牢之立刻说道:“那我们向哪个方向离开?还有,我们以后要在什么地方落脚……我军在湖州还有一些兵马,并且湖州周围还算安全,不如先去湖州?”

他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刘义隆也有些赞同,湖州东面是嘉兴等地,但西南部分有山川阻隔,可以依靠地势挡住大军。

去这里勉强可以回一口气。

刘穆之摆摆手,说道:“若是陛下还在,我们去湖州还可以,但没了陛下镇压,不要说是湖州,即便是丹阳城内,那些军中将校兵卒,会不会继续效忠都不一定!”

“既然败了,我们就要认清现实,”

“眼下我们要做的,是收拢家族子弟,召集依旧听从我等号令的北府精锐先向南,然后穿过东晋地界继续向西……”

“我等可以前往荆楚落脚,若是荆楚之地没有雄主,我们便在荆楚再起炉灶,若是有明主,那就转而向北,进入南阳地界!”

刘牢之心中恍然,说道:“道和兄想要让我们去投奔光武陛下?”

刘穆之点点头。

从丹阳前往荆楚,一路行程万里,若是再从荆楚前往南阳,不知要奔波多久。对于普通人来说,他们能在野外赶路数百里就很了不得。

要知道,此时荒野之中多是异兽妖兽,山林深处危险重重。即便是练成罡气的武士,也不敢独自在荒野之中停留太久。

但对于刘宋残剩下的众人来说,荒野山林并不算太危险,有刘牢之这个九阶武将,还有擅长望气的刘穆之,只要中途没有大军拦截,他们迟早能达到目的地。

这时候,刘牢之反而变得有些沉默。

在他心中,他更想和刘穆之以及剩下的北府军精锐前往湖州,无论是以湖州为根基继续独立存续,还是投奔南宋,都是可以接受的。

但当他听到光武帝刘秀的名字后,他不由自主的陷入了纠结。视线也一下子从江南,上升到了整个神州大地。

没办法,对于一个武将尤其是历史级的名将来说,梦寐以求的便是投奔一个明主,并且是能和元勋功臣善始善终的明主。

在历史上,能做到这点的很少。但凡是开国之君,在立国之后都会对麾下的骄兵悍将下手。

名声最好的自然是刘秀和李世民。

并且刘穆之、刘牢之都是西汉宗室之后,投奔其他诸侯,总归没有投奔一个名声极好,有文武兼备的同姓明主好。

当刘牢之想着自己在光武皇帝麾下效力时,不仅没有抵触,反而有些放松时,他便明白了自己潜意识下的抉择。

“罢了,如今陛下战死,刘义隆并非能争霸天下的雄主,能成为光武陛下的大将,也不错!以光武陛下的能力,定能镇压中原……”

刘牢之想到了这里,彻底转变了念头。自动放弃了在荆楚另起炉灶的选择。

刘秀远在万里之外,就有一文一武两大名臣名将,准备拖家带口的前去投奔。一个君主的名声能起到什么作用,从这里就能看出来。

“好,道和兄说的很有道理,既然如此,那就按照兄长说的办!我这就去召集精锐,少主也去收拾行装,准备出发吧……”

在下定决心后,刘牢之立刻雷厉风行。

“这……好吧!”

刘义隆还有些迟疑,他和刘牢之不一样,对于直接前往万里之外有些抵触。

不过和刘穆之的目光碰了一下后,他有些无奈的答应。

在父亲死后,他自认是刘宋之主,刘氏家主,但在刘穆之和刘牢之这两个长辈面前,只有听从两人决定的份。

“对了,不要召集太多兵卒,只要一千精锐即可,荒野之中,不方便补充粮草!并且太多人容易被追击!”

刘穆之最后提醒了一句。

在他们做出决断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