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杨中医 作品

第二十一章(第2页)

   “象这样的事多了,而且这些事他也从来不让我往外说。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害怕以前的仇家查到线索找他寻仇,问了几回他的仇家是谁他也不说。这老头倔起来谁也没办法!“周捕快一口气说完,无耐地叹道。

   “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一个穿着白色衣服,长象俊秀的年轻人在经过二人身边时,突然高声喊道。

   “醉箫杨秀,你今天又喝多了吧,是不是想洗心革面做个更夫啊?“

   年轻人转过身,他手里果然捧着一坛酒,而另一只手里则拿着箫。

   这个人阿木也认识,“醉箫杨秀“几年前因考场失利,连年名落孙山,心灰意冷之后,遂弃文从武,就让有钱的老父在京城请了些武师跟着学了几年武艺。

   学了武艺后他既不卖艺,也不行侠仗义,每个晚上都是一成不变的捧一坛酒,带一只箫,跳上城墙,有时吟诗,有时吹箫,自娱自乐,好不快活。

   守城的兵士知道他家既不缺钱更不缺酒,只要他一去都是百般的讨好,目的就是能讨一点酒喝。你要知道守城守到半夜,人往往是又困又乏,这时要有点小酒喝,又提神又解乏,那真是美死了。

   听到周捕快奚落,醉箫杨秀不乐意了。摇晃着身子道:“你,你是真醉,我是假醉,‘天干物燥,小心火烛’,不懂吗?“

   周捕快摇摇头。他真的不懂,他真的不懂杨秀说这话的意思。

   “那我让你们猜首诗吧。“杨秀打着酒嗝说。

   “你听好、好了。月隐少人说,书生用功多,纱蛾扑灯罩,不知命丧火。听懂了吗?“

   周捕快感觉杨秀不象在开玩笑。

   摇摇头,表示没听懂。

   杨秀又重复了一遍,可他还是听不懂,更弄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