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拉着他走进屋内,桌上还摆放着未吃完的粗茶淡饭。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孩子们叽叽喳喳地诉说着他离开后的点点滴滴,妻子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他,眼神里满是眷恋与安心。
文仪看着眼前的一切,心中暗暗发誓,无论未来的日子如何艰难,他都要守护好这个家,在这新的时代里,开启平凡而幸福的生活 。
不过当初追随文仪的几百乡勇都死了,这些人很多都是家里顶梁柱。文仪没得办法,只能变卖家产,给这些人发一点抚恤金。
文仪召集乡邻乡老想要卖地筹款。
乡老告诉文仪现在农田不能私自交易了,只能卖给官府。文仪怀着忐忑不安心情来到庐陵府度田司办理典卖土地手续。
文仪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来到庐陵府度田司,只见那衙门里人来人往,官员们忙碌地穿梭其中。
文仪站在门口,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略显破旧的衣衫,抬腿迈进了这决定土地命运的地方。
一位年轻的书吏注意到了他,走上前来礼貌询问:“先生,您是来办理何事?”
文仪赶忙拱手,恭敬说道:“我是来办理典卖土地手续的,听闻如今农田只能卖给官府。”
书吏微微点头,示意他稍等,随后转身走进内室。
不多时,一位身着官服、面容严肃的官员走了出来,他自我介绍是度田司主事。
主事将文仪引到一处案桌前,让他坐下,然后摊开相关文书,说道:“如今朝廷新制,土地买卖关乎民生,必须规范。您且先将土地的详情告知于我。”
文仪不敢有丝毫隐瞒,详细地讲述了自家土地的位置、面积、田亩的肥瘦情况。
主事一边听,一边在文书上认真记录,时不时皱眉询问一些细节,比如土地上是否有附属建筑,灌溉水源是否充足。
在核对信息的过程中,文仪忍不住问道:“大人,不知这卖地的价钱,朝廷会如何定呢?”
主事放下笔,神色稍缓,解释道:“朝廷会根据土地的实际情况,参考周边地价,给出一个公平合理的价格。
这价格虽不能让您一夜暴富,但也绝不会让您吃亏。
而且,朝廷收购土地,也是为了更好地规划农事,让百姓都能有田可耕,有饭可吃。”
文仪听后,心中虽仍有些担忧价钱不够抚恤乡勇家属,但也明白这是大势所趋,只能默默点头。
手续非常简单,按照地契所写,双方约定好了丈量土地日期。
主事将一份盖有鲜红官印的文书递到文仪手中,说道:“您收好,这是土地交易的凭证。明天回去丈量土地,现场交割银两。”嘱咐文仪明天约齐村里里正和乡老。
文仪接过文书,心中五味杂陈,他深知,从这一刻起,自家的产业便少了一大块,可一想到那些死去乡勇的家人,他又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第二天,庐陵县度田所官员(正八品)带着几个人前来丈量土地,他们使用全站仪经过一阵测量,画出新的地形图和重新立地契,然后里正和乡老画押确认,算出土地面积,交割银两,这块土地就正是收归国有了。
文仪拿到银两时算了一下,比正常售卖溢价10%左右,感觉金国做事还算是公道。
文仪问道:“土地上作物怎么算?”
度田所长回道:“今年还是算你们耕种,公田税15%,10%正税,5%的租税。不过,皇上免了三年正税,只收5%租税。明年根据人口和土地情况需要分配给无田百姓耕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