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蔻年华的骚年 作品

第462章 黄药师(第2页)

 就没有反对金国攻打宋国,黄药师对于宋国也没有那么深感情,宋国昏庸无道黄药师也是看在眼里,不得已只能将一身本事埋没。

 黄蓉快步上前,拉住黄药师的手臂,撒娇道:“爹爹,您怎么来了也不提前说一声,差点……差点让女儿出丑。”

 黄药师轻哼一声:“怎么,我来看看我女儿还不行?我这刚到建康城,就听说你们南巡来到这里,想着来瞧瞧。”

 杨康恭敬地行礼:“父亲大人,一路辛苦了,快请坐。”

 杨康知道黄药师这个人性情孤傲,要他行君臣之礼很难,所以在私下场合行父子之礼,后世老丈人也是叫父亲大人。

 三人落座后,气氛稍显沉闷。

 黄药师端起茶杯,轻抿一口,试图平复内心的尴尬与些许不悦,冷不丁开口:“杨康,你如今身为皇帝,一言一行皆关乎社稷,行事怎能如此轻浮?”

 杨康面色一凛,起身拱手,态度诚恳:“父亲教训得是,是儿失了分寸。

 此番征战归来,与蓉儿久别重逢,一时情难自抑,还望父亲恕罪。”

 杨康不想和黄药师争辩这种事,这种事情认个错就好了。你越是争辩,黄药师越是吹胡子瞪眼的呵斥,白白挨训,又不能打回去 。完全是多余的

 黄蓉也站起身,挽着黄药师的胳膊,娇嗔道:“爹爹,您就别再责怪他了。杨康在外征战辛苦,好不容易回来,我们……”

 黄药师抬眼看向两人,叹了口气,语气缓和了些:“罢了罢了,我也知道你们夫妻情深。只是如今你二人身份不同往昔,一举一动都被天下人看在眼里,往后行事,还需多些稳重。”

 杨康和黄蓉对视一眼,双双点头应下。杨康重新坐下,正了正神色,说道:“父亲此番前来,正好儿臣也有些新政想与您探讨一番。”

 黄药师挑眉,眼中闪过一丝好奇:“哦?说来听听。”

 杨康便将行省制度、度田令以及国税地税分家等新政,条理清晰地向黄药师阐述了一遍,其间还详细说明各项举措的利弊与推行计划。

 黄药师听得极为专注,不时提出犀利的问题和独到的见解,比如在度田令上,他就指出:“江南士族根深蒂固,即便你派了得力人手,他们恐怕也会暗地使绊子。莫不如先从清查那些与士族关联稍弱的小地主入手,逐步推进,既能减少阻力,也能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

 杨康若有所思,微微点头:“父亲所言极是,儿之前倒是未曾考虑周全。这确实是个可行之策,如此一来,推行度田令或许能更顺利些。”

 黄蓉在一旁静静听着,偶尔也会插上一两句,补充那些些细节或是提出自己的想法。

 三人你一言我一语,不知不觉间,气氛变得热烈而融洽,刚才的尴尬悄然消散 。

 黄药师聊了一会,又去看了几个外孙就跑了。黄药师还是不喜欢这种官场生活,还是喜欢那种江湖之中无拘无束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