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蔻年华的骚年 作品

第454章 泉州风云 2(第2页)

 就在这时,一名金兵趁机冲上前,一枪刺中了陈文龙的后背。

 陈文龙身躯一震,缓缓倒下,手中的长刀也掉落在地。

 陈文龙的双眼依然睁着,死死地盯着金兵,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不甘与愤怒。

 福建路安抚使曾泰,在混乱中躲在一处角落里,看着陈文龙和蒲牢战死,宋军彻底溃败。

 曾泰心中充满了恐惧,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终于做出了投降的决定。

 曾泰战战兢兢地走出藏身之处,高举双手,向着杨迷蓟走去。

 曾泰来到杨迷蓟面前,“扑通”一声跪下,声音颤抖地说:“金国将军,我是安抚使,愿率余部投降,还望将军饶我等一条性命,饶我等一条性命。”

 杨迷蓟看着跪在地上的曾泰,脸上露出一丝轻蔑的笑容。

 杨迷蓟居高临下地看着曾泰,冷冷地说:“哼,现在知道投降了?晚了!不过,看在你还算识趣的份上,暂且饶你一命。但你要记住,从现在起,若有半点不忠,下场就和这泉州城一样!”

 曾泰连忙磕头谢恩:“是,是,小人一定对大金忠心耿耿,绝无二心。”

 曾泰得了杨迷蓟的允诺,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抖着腿站起身,扯着嗓子朝着残余宋军的方向喊道:“都别打了!快放下武器投降!陈文龙已死,泉州城破,再抵抗下去,不过是白白送命!”

 有几个宋军士兵听到呼喊,动作一滞,满眼悲愤地转头看向曾泰,眼中满是难以置信与愤怒。

 “曾安抚使,你怎可做出这等叛国之事!我们乃大宋子民,怎能向金兵屈膝?”一名年轻的士兵红着眼眶,嘶吼道,声音中带着哭腔。

 曾泰脸上一阵白一阵红,避开那士兵的目光,强装镇定地说:“大势已去,你们看看四周,还能撑多久?投降至少能保住性命,何必再做无谓的挣扎!”

 此时,金兵的包围圈又缩小了几分,寒光闪闪的兵器抵在宋军将士们的脖颈边。

 一名老兵啐了一口,将手中的长枪狠狠砸在地上,怒声骂道:“曾泰,你这懦夫!今日投降,日后有何颜面去见九泉之下的先帝与袍泽!”

 可骂归骂,看着身边倒下的战友,再看看四周如狼似虎的金兵,他的手也渐渐无力,长枪落地的声音,仿佛是宋军最后一丝抵抗意志的破碎。

 越来越多的宋军士兵,在这绝望的处境中,缓缓放下了手中的武器。

 他们的眼神中,有愤怒,有不甘,更有深深的无奈。兵器落地的声音接连响起,像是一首悲壮的挽歌,为大宋在泉州的抵抗画上了句号。

 杨迷蓟看着这一幕,满意地大笑起来:“哈哈哈,识时务者为俊杰。从今日起,泉州就是我大金的地盘,你们这些人,都得乖乖听话!” 说罢,他一挥手,示意金兵将投降的宋军集中看管起来。

 杨迷蓟贴出安民告示,同时开始抓捕蒲家之人。

 杨迷蓟是杨康提拔于微末之间,原本是一个蒙古弃奴,在潼关城外官道上等死,被杨康带领军队所救。

 杨康既然说蒲氏罪恶滔天,那么蒲氏就是罪恶滔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