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蔻年华的骚年 作品

第451章 谢皇后 2

杨康神色稍缓,挥挥手示意赵美人退下,赵美人缓缓而退。

 杨康目光又重新聚焦在谢道清身上,语调温和却暗藏深意:“皇后娘娘如此护着她,倒让孤想起大宋那些臣子。

 听闻大宋人才济济,娘娘在宫中多年,想必清楚,官员里可有真正勇于任事、能担起治国安邦重任的人?孤求贤若渴,若能得良才辅佐,新朝气象可期。”

 谢道清心中一凛,抬眸对上杨康的目光,沉默片刻后,缓缓开口:“陛下既有此问,臣妾便据实以告。

 像吴潜,为人刚正,心怀天下,任官期间,于水利、边防诸事皆用心谋划,不畏权贵,敢言敢为。

 还有杜范,清正廉洁,直言进谏,一心想要整顿吏治,虽官场沉浮多年,却始终未改其志。”

 杨康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抹兴味:“这二人,孤记下了。只是不知,他们如今身在何处,可愿为本王效力?”

 谢道清苦笑一声:“吴潜虽有大才,却因直言得罪不少人,如今处境艰难。杜范……前几年辞官归隐了,现不知何处。”

 杨康轻轻叹了口气,面上闪过一丝惋惜:“可惜了杜范这样的人才。至于吴潜,孤定要派人寻访,若他能为新朝所用,不失为一件幸事。”

 说着,杨康身子前倾,继续追问道,“不知娘娘还能想起其他人选?”

 谢道清思忖片刻,接着说道:“董槐亦是难得的人才,他性情刚直,谋略过人,在沿江制置使任上,苦心经营防线,抵御外敌,守护一方安宁,深受军民敬重。

 还有李曾伯,多次参与军事要务,主持修筑襄阳等城防工事,稳固边防,在军事与政务上都有出色的能力 。”

 杨康眼中闪过惊喜,“董槐、李曾伯,这二人的事迹孤也有所耳闻,没想到竟能得娘娘再次举荐。孤定当全力招揽,若能让他们为新朝出谋划策,何愁江山不稳。”

 言罢,他又看向谢道清,神色变得柔和些许,“多谢娘娘告知,日后若再想起何人,还望不吝相告。”

 谢道清微微欠身,心中五味杂陈。她明白,自己虽为亡国皇后,却因知晓诸多朝堂之事,已被卷入这新朝的权力旋涡之中。

 而她,不过是在这惊涛骇浪里,试图护住些许往昔尊严与道义的可怜人罢了 。

 船舱内,灯光明媚,两人的交谈却仍在继续。杨康又为自己和谢道清斟上一杯酒,酒液在杯中轻轻晃动,倒映着两人略显疲惫却又专注的面庞。

 “娘娘,今日与你这一番畅谈,让孤对这南朝的治理又多了几分把握。”杨康端起酒杯,轻抿一口,目光中带着几分感慨。

 谢道清轻轻摇头,“陛下谬赞,臣妾不过是如实相告,能否为陛下所用,还得看这些人的意愿。”

 “孤明白,人心向背,绝非一朝一夕之事。”杨康放下酒杯,靠在椅背上,目光望向船舱顶部,似在思索着什么,“但孤有信心,只要真心相待,必能感化他们。”

 此时,窗外传来一阵海浪拍打着船舷的声音,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

 谢道清微微皱眉,下意识地朝窗外望去。

 “这海上的夜,总是如此深沉。”杨康顺着她的目光看去,轻声说道,“就如同这天下局势,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