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蔻年华的骚年 作品

第371章 李平安的大都行(第2页)

 这时,丞相完颜齐美站了出来,目光炯炯地看着李平安,说道:“李大人的解释虽有几分道理,但邦交之事,关乎国家兴衰,不能仅凭几句言语便轻信。我大金也需考量诸多因素。”

 李平安连忙点头,说道:“丞相所言极是。我大宋也明白,恢复邦交需要双方共同努力,互信互谅。

 此次我带来了我主的亲笔书信,还望陛下与诸位大人过目,其中详细阐述了我大宋对于恢复邦交的诚意与规划。”

 说罢,他从怀中掏出一封用明黄色绸缎包裹的书信,恭敬地递给一旁的太监戴权,由戴权呈给杨康。

 杨康接过书信,缓缓展开,目光在信纸上扫过,脸色平静,让人难以捉摸他的心思。

 徒单琼依旧满脸不满,大声说道:“一封书信,怎能证明他们的诚意?陛下,万万不可轻信南人的鬼话!”

 杨康将书信轻轻放在座前的案几上,抬起头,目光缓缓扫过大殿内的群臣,最后落在李平安身上。

 杨康说道:“李平安,此事事关重大,朕需与大臣们商议后再做定夺。你且先在驿馆安歇,静候消息。”

 李平安心中虽然焦急,但也只能无奈地躬身行礼,说道:“谨遵陛下旨意,外臣静候佳音。”

 离开皇宫后,李平安回到驿馆,心中思绪万千。

 李平安深知,想要促成南宋北伐,说服大金恢复邦交只是第一步,而且这一步如今看来困难重重。

 但李平安没有丝毫退缩之意,在房间内来回踱步,思考着下一步的对策。

 李平安知道,接下来的每一步都要小心翼翼,稍有差池,不仅自己性命不保,还可能让南宋失去北伐的最佳时机。

 李平安也开始在大都打探起来杨康的事迹来。不过在杨康的控制下,李平安并没有打探到多少有用消息。

 反而打探到了杨康不少风流事。

 在茶馆内两个老人看了李平安到来后。

 一个人故作姿态说:“你知不知,这高丽降将李成浩为什么会死?”

 “不是说了,太庙献俘时候为先皇祈福吗?”一个人不屑的说道!

 “你呀!只知道其一,不知道其二?”

 另外一个说道:“你说说看,什么是其二?”

 这个环顾四周一圈后,压低声音“这其二就是,这个李成浩有一个千娇百媚夫人,叫崔妮妮。

 太子,也就是现在皇上一次视察俘虏工作时候,看上这个崔妮妮,崔妮妮不肯就范,表示自己是有丈夫的人。

 皇上就在太庙献俘时候杀了她丈夫李成浩,霸占了这个崔妮妮。听说这个崔妮妮现在深得皇上器重。”

 旁边一个人过来说,“你们说的这都不算什么?归命侯知道吧!”

 “归命侯怎么了?”

 “归命侯夫人才是一个厉害角色,她的三个孩子就是当时太子启用的,现在也成为了我们大金一个新兴势力了,归命侯夫人就经常出入东宫。”

 李平安心想,这个大金皇帝完颜康果然如同传闻中感情用事,好色如命。传言一天纳六个娘子入门,正是北伐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