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蔻年华的骚年 作品

第171章 中都大整军

 郭宝玉脸上仍是带着笑意说道:“郭将军,此事日后再议。如今刚获大捷,当务之急是整顿兵马,以防敌军反扑。”

 郭虾蟆眼中闪过一丝失望,但很快恢复常态,应道:“将军所言极是。”

 随后,两人便各自去安排战后事宜。郭虾蟆心中暗自盘算着如何才能见到太子殿下,而郭宝玉则在思考着如何应对郭虾蟆的请求。

 几日之后,郭虾蟆又寻到郭宝玉,再次提及此事:“郭将军,这几日我是夜不能寐,一心想着能面见太子殿下,还望将军成全。”

 郭宝玉眉头微皱,沉声道:“郭将军,你应当知晓,太子殿下事务繁忙,并非轻易便能相见。”

 郭虾蟆急忙说道:“将军,我郭虾蟆对太子殿下真心仰慕,绝无他意。若能得见,定当为太子殿下效犬马之劳。”

 郭宝玉看着郭虾蟆急切的模样,郭宝玉想起杨康临行前话语,郭宝玉觉得时机差不多了,过犹不及。最终说道:“罢了,我且为你试一试,但成与不成,尚未可知。”

 郭虾蟆大喜:“多谢将军,若能事成,郭某定当厚谢。”

 又过了几天,郭宝玉告诉郭虾蟆:“太子殿下回话了,大同守军也参照其他地方一样,裁撤老弱,定编三万前往中都进行为期6个月集训,集训完成后换装新式武器”

 郭虾蟆听闻,眼中顿时绽放出兴奋的光芒,大声说道:“如此甚好!有了新式武器,我们定能更好地抵御外敌!”

 然而,兴奋过后,他的眉头又微微皱起,似是在思考着什么难题。片刻之后,他开口说道:“只是这裁撤老弱之事,怕是会有诸多麻烦。那些老兵虽年事已高,可他们作战经验丰富,若就此离开,实乃一大损失。”

 郭虾蟆接着说:“很多老兵,他们没有谋生手段,一旦到了地方,对于地方也是一件难事。”

 郭宝玉点了点头,说道:“郭将军所言不无道理,但太子殿下早有准备。按照自愿原则,愿意回乡的给田地和退伍安家费,不愿意退伍回乡的老兵将编入生产建设兵团,专心从事后勤保障工作,确保前线士兵年轻化。”

 郭虾蟆听后,紧皱的眉头稍稍舒展,说道:“如此安排,倒是妥善。既解决了老兵的去处,又能为前线提供有力的后勤支持。只是这生产建设兵团的具体事务,还需仔细规划。”

 郭宝玉回应道:“这是自然。太子殿下已下令让相关官员拟定详细章程,确保生产建设兵团能够有序运作,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郭虾蟆感慨道:“太子殿下考虑周全,实乃我等之福。那我们需尽快将这些安排告知众将士,让大家安心。”

 郭宝玉点头称是:“事不宜迟,我们这就去办。”

 于是,两人即刻行动起来,向将士们传达太子殿下的决策,以稳定军心,为后续的整编和集训做好充分准备。

 郭虾蟆经过一段时间裁撤最后剩下三万年轻化军队,这三万人不只是大同府守军,还有三晋大地北部其他各地军队。

 杨康派来新的军队前来接防雁门关到大同府守卫。郭虾蟆带着三万大军踏上前往中都城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