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风 作品

第234章 少皇废老相 旧宦惩新奴

国,不可一日无君!

 

太子张震偕在正月初十这天,登上了权利之巅。

 

改国号:印文。

 

金銮殿内,印文帝站于龙椅之前。

 

阶下,群臣朝拜,山呼万岁之声响彻大殿。

 

他身着明黄色龙袍,绣着金龙的衣摆拖曳在地,宛如流淌的金色江河。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他身上,冕旒的珠帘晃动,光影闪烁间更添威严。

 

一名细皮嫩肉的太监站在阶上,他是太子……不!应该是现在印文帝的贴身太监,名唤季风。

 

季风尖声喊道:“陛下圣谕。”

 

印文帝双手微微抬起,声音沉稳而有力地说道:“朕今日登此大位,深感责任之重大。朕观我朝,虽山河壮丽,然百姓仍有疾苦,边境亦时有忧患。朕之心,系于万民,如北辰之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群臣皆静静聆听,大气也不敢出。

 

“朕必轻徭薄赋,使民得以休养生息;朕必整饬军备,保我家国安宁。朕将广纳贤才,不论出身门第,唯才是举,令朝堂清正廉明。”

 

说到此处,他目光扫视殿下众人,似要穿透人心。

 

“朕之印文一朝,当以仁厚治世,以礼义化民,以公正律官。若有作奸犯科者,无论何人,朕绝不姑息。朕愿与诸卿共创盛世,共享荣华,诸君当竭忠尽智,莫负朕意。”

 

语毕,群臣再次高呼万岁,那呼声比之前更加洪亮,仿佛充满了无限的力量与希望,回荡在整个金銮殿之中。

 

日月轮回,江河互通。

 

一个朝代的衰落,就必然会有另一个朝代的崛起。

 

印文帝登基后做了一件大事,开创了梁国朝堂上的先河,任命白羽衣为梁国女相。

 

在这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时代,这一举措,在朝堂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皇上,万万不可,女子参政必会误国误民,还请皇上三思。”

 

老丞相司徒方进言阻止,一众大臣随后附议。

 

印文帝印文帝面沉似水,缓缓开口道:“朕意已决。朕知诸位爱卿担忧,然朕所见白羽衣之才,远非诸位可比。朕曾与她彻夜长谈,论治国之道,其见解独到,远胜诸多男儿。”

 

司徒方痛心疾首,“陛下,她并非梁国之人,怎可信之?万一存有二心,我梁国危矣。”

 

印文帝冷笑一声,“朕岂不知防人之心?但如今梁国积弊已久,正需大破大立之人。白羽衣虽是齐人,却一心向往梁国昌盛。朕许她相位,亦是给天下有才之人一个方便。”

 

司徒方还欲劝说,印文帝却有些不耐烦了,“老丞相,您为国为君劳累半生,如今年岁大了,也该享享清福了。”

 

这句话一出口,满堂皆惊!

 

谁都知道印文帝登基后一定会排除异己,但却谁都没有想到,最先被清除的,居然是德高望重的老丞相司徒方。

 

听闻此话,司徒方心中满是愤懑与失落,但他此时已顾不得自己,一心为国而想,再次凛然进言:“陛下三思,此举日后必生变数啊。”

 

印文帝却不为所动,挥挥手道:“老丞相不必多言,朕自有定夺。”

 

司徒方见此情景,只得无奈地摇摇头,躬身道:“老臣告退,皇上多保重。”

 

望着司徒方孤单落寂的身影,群臣内心唏嘘,同时也暗自祈祷,希望自己不会如此。

 

季风看向印文帝,得到他的暗示后,再次喊道:“宣白羽衣进殿。”

 

白羽衣从殿外步入,一身素色锦服,身姿婀娜却透着一股坚定。

 

她向印文帝盈盈一拜,而后面向群臣,朗声道:“各位大人,小女子既受陛下隆恩,定殚精竭虑辅佐陛下治理梁国。我虽为女流,却也知晓忠义爱国,还望诸位肱骨之臣与我共勉。”

 

群臣见她如此坦然,一时竟无话可说,纷纷朝拜:“臣等愿辅助女相。”

 

印文帝见状,嘴角挂着笑意,大声道:“此事就此定下,众爱卿各司其职去吧。”

 

宁王眼神之中带着几许淡漠,“皇兄杀鸡儆猴,以此立威。殊不知雄鸡一唱天下白,没了老丞相,只怕这朝堂上从此就少了定海针。”

 

顾冲捏起几粒花生丢进嘴里,咀嚼着说道:“不会,这白羽衣处事坚决,杀伐果断,她必会镇住群臣。”

 

宁王闻听此话,将眉头紧锁,狐疑问道:“这样说来,宣王岂不是没了机会?”

 

顾冲与宁王对视了一眼,缓缓点了头。

 

宁王满眼不信地看着顾冲,微微张嘴,却又没有说话,只是轻叹了一声。

 

顾冲知道宁王心中在想什么,“宣王没有机会,但是宁王你却有这个机会。”

 

宁王抬起头来,他不知顾冲此话何意。不过这话的确说进了他的心里。

 

顾冲曾说,退避三舍,静观其变。

 

而现在,太子登基,宣王远走,自己的这个机会在哪里呢?

 

“宁王,皇上立女相废老相,这只是他掌权的第一步,你猜他第二步会怎样?”

 

“会逐步清除异己,稳固朝堂。”

 

顾冲摇了摇头,分析道:“今日之事已震慑群臣,皇上登基之初需稳定人心,短期内应该不会顾及他们。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他第二步就是要对付你了。”

 

宁王淡淡哼了一声,“他迟早不会容我,只是不知道这一天会是什么时候到来。”

 

“这要看宣王了,宣王若反,皇上必会动你。宣王若不反,那宁王就会无事。”

 

“详细说来。”

 

顾冲眯眯眼睛,慢声说道:“宣王若起兵,那皇上担心你们里应外合,必会将你遣送出京城。宣王若受封,那么皇上就要将你留在身边,也是防你与宣王结盟。”

 

“所以说,宁王会不会留在京城,要看宣王如何决定的了。”

 

“以宣王的性格,他心有不甘,必会为了争夺皇位而出兵。”

 

这次顾冲点头赞同,“所以说宁王离京的几率很大。”

 

“他会将我送去何处?”

 

“青州的镇北军是宣王一手训练出来的,杜玉芳更是宣王的忠将,故而宣王离京后必会北上青州。宣王在北,那皇上肯定是要将你送去南方,送的越远越好,很有可能是临苍府。”

 

宁王正在沉思中,顾冲又道:“若真是这样,宁王切记,一定要选兴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