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大海交代给魏长工之后,宋太公回到了自己的屋里,坐下来继续喝茶。可心里这气,却像刚刚燃起的一把火越烧越旺。凭空捡了一个孙子,原本是非常高兴非常欣慰也非常得意的事。可他没想到这孩子身上这么多毛病。为此,他暗自责怪过那个女人。他认为是那个女人没有把他的孙子带好管好教育好。通过这几天的观察,他发现这孩子很聪明,心眼儿特别多,可就是没有调理出来。这当然就是那女人的责任。玉不琢不成器,小孩子都是璞玉,需要打磨雕琢;而大海,需要他这个爷爷费很大的功夫去培养教育。他也明白,一是自己老了,二是毕竟爷爷不是爹娘,隔辈的老人管起孩子来,确实很难。可又能怎么办呢?他生来没有娘,爹又逃亡在外,至今没有准确的消息,这个家里就只有他们这一老一小。要想教育好,培养好这个孩子,显然只靠自己是无能为力的,他决定要调动大家的力量。
大家,其实也就只有管家和长工们,再就是自己的妹妹。而长工们在这事上是帮不了他的。于是他就来到管家的门口。还在生气的管家,一看太公来了,忙站起来,可由于他对大海的那一肚子火还窝着,所以脸上的表情无论如何也换不出那种兴奋和激动,太公看出他的脸色,也明白他这种脸色的缘由,就打了个手势,让管家到他屋里来。
管家只好跟过来。太公用他那说起话来很是费力的嗓音,说,“刚才我已经知道了事情全部经过,我把那个小子整治了一番,眼下他正在祠堂门口,跪着向祖宗谢罪呢。你也别生气了,他毕竟是个孩子,再说还有我呢。我想给你说一声,关于这孩子的事。”
管家说,“太公您的嗓子现在这样,您看您说话多费力,要不好了再说吧?凡事不必那么急,再说孩子的事我理解,我也不是别人,我还是他的姑爷爷呢!”
太公点点头, 说道:“你能有这想法,我心里就踏实了不少。我是想啊,这孩子呢,心眼儿蛮多,可就是没调教出来。你看都十二岁了,没上过学,就知道瞎胡闹。可我是个当爷爷的,管起孙子来总不像爹娘那样,这种情况怎么办呀?就得靠你帮我了,你呢,就把他当你自己的孩子来看,就当你的孙子吧,我跟这孩子说清楚,往后你说的话就是我的话,不能让他无礼胡闹,再做出丢人现眼的事来。我看呀,只要咱们下功夫管住他,管好他,教好他,这孩子能有出息。这不是快要放田假了吗?放完假新开学的时候啊,我就把他送到乡里那个最有名的张家学堂去上学,听说那个先生教书很不错。没有学问,就是废人。”
管家听了太公这一番话,心里的气就消了不少。就像太公说的,毕竟大海还是个孩子,只要太公能理解自己,就心满意足。再说太公授权于自己,自己往后也能够名正言顺的管这孩子,要不然这孩子的眼里根本就没有自己,把自己当长工一样看待。
管家就问:“太公啊,您打算让大海在那里跪多长时间?”
太公说:“这不也快吃饭了吗?吃饭的时候叫他回来吃饭吧,吃完了饭,我就给他说清楚。他要胆敢再惹你生气,我对他的处罚比这次还要厉害,就得让他知道马王爷有几只眼才行。若不然,他从小不知天高地厚,没有个规矩,他怎么能成人呀?你去把他叫回来准备吃饭吧,只要他知道了厉害劲,尝到了辣头,也就算达到目的了。”
管家就到后院去叫大海。魏长工一看管家过来,并不是老爷,他便没向大海扔石头。因为大海说的是老爷过来的时候让他才扔石头。此时已是傍晚时分,蒙蒙暮色中,祠堂门口却看不到人。他觉得奇怪,就问魏长工,说:“小少爷呢?老爷不是让你看着他的?”
魏长工一看,没人了!就跟管家说话的功夫,怎么就看不到少爷了呢?他愣头愣脑的自问自答说:“啊,是啊,去哪了?少爷去哪了?刚还在这里呢!”
两人都四处撒目着去找。管家的眼毕竟比魏长工的转的快,突然看到了离祠堂有十多步远墙根儿的大山楂树,大海在树上呢。显然大海早就看到管家来了。大海一看管家就来气,如果不是这个管家,我也不会挨罚,也不会被爷爷训斥这么半天,还让我跪了半天。因此就装作看不见。
管家发现他之后,就来到山楂树下,对着树上喊:“少爷,下来吧,老爷让你回去吃饭呢。”
大海不知是吃了点麦子的缘故,还是生气的原因,此时并不觉太饿,也不想搭理管家。管家又叫道:“少爷,下来吧,老爷过来看见了就......”
大海一听,对呀,自己不在那里跪着,却在这里爬树,要让这个管家再去告一状,肯定又要加码挨罚。这么想着,他从树上蹭蹭蹭几下就溜下来了。爬树是大海的拿手好戏,在泰安的时候,蒿里山上有各种树,他那些小伙伴,不管比他年龄大的还是小的,没有谁能比他爬得更快、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