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头的随从冷笑:“忠顺王要取的东西,连宁荣二府也不敢多言,你这小小庵堂竟敢抗命?”
就在此时,妙玉缓步走出禅房,神情淡然,轻声说道:“拢翠庵无金无银,只有几块寒石、几壶冷水,若王爷嫌弃我这庵碍眼,大可将之焚尽。我本无尘俗所恋,焚庵之后,或许天地更广。”
这话轻描淡写,却有一种让人无法反驳的力量。随从面面相觑,不敢妄动,只能愤愤离去,临走时放下一句狠话:“师父好胆!等着王爷亲自来取吧!”
妙玉目送他们远去,转身对琴张说道:“世间俗人看中之物,终究是虚妄。去吧,将庵中值钱的瓷器、字画都收拾妥当,若真有人来取,便双手奉上。”
琴张欲言又止,只能含泪点头。
稻香村的远观
与此同时,在稻香村内,李纨站在窗前,静静眺望拢翠庵的方向。她对身旁的仆人说道:“这拢翠庵是妙玉的修行之地,如今却卷入纷争,连佛门净土也难逃噩运。”
仆人低声问道:“奶奶,咱们是否需要派人帮忙?”
李纨轻轻摇头:“不必。妙玉自有她的智慧,我们贸然插手,只会添乱。眼下最要紧的是守好自家小院,尽量避开这些是非。”
她叮嘱仆人:“以后大观园那边若有任何动静,都不必参与,更不可多嘴。府中现状本就危机重重,能守得一片安稳已是万幸。”
仆人连连点头,而李纨看着院中的枯黄树叶,心中却不免一声叹息:曾经的大观园满是诗情画意,如今不过是一场大梦。她想起宝玉和妙玉,皆是从园中走出的痴情人,如今却不得不各自承受命运的波涛汹涌。
秋风中的坚持
拢翠庵依旧静默于秋风中。琴张整理好庵中的一切后,再次跪到妙玉面前:“师父,徒儿不忍看庵中一切付之一炬,请您再思量迁庵一事。”
妙玉却将一壶清茶推到她面前,温声说道:“世事如茶,苦涩也好,甘甜也罢,不过一杯而已。若徒儿真心担忧,不如静观事态,莫要为师徒增烦扰。”
琴张咬牙起身,不再多言,但眼中泪光闪动。她深知,这庵堂的清净也许维持不了多久,但师父的从容已然教会她如何面对风雨。
这一夜,秋风吹得格外凛冽,笼罩拢翠庵的竹影也变得愈发模糊。庵中的灯火虽微弱,却依然亮着,仿佛在抵抗外界无尽的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