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踏上前往五台山的旅途,霜雪覆盖的山道显得苍凉而幽静。他身披灰色僧衣,手持禅杖,一步步走在山路上,心中却不觉疲惫。
“前世还泪,今生何求?”宝玉低声喃喃,仿佛这句话是他孤旅中的唯一陪伴。
途中,一次暴雪突如其来,宝玉险些失足跌入山涧。他在雪地中艰难爬起,凝视远方层层叠叠的山影,内心竟莫名升起一股释然之感。“身在雪中,如尘世迷茫;心若清明,便如莲花出尘。”他这样安慰自己。
一路上,他遇到行脚僧、卖艺人,也遇到富商与脚夫,每个人都忙碌于自己的生活,似乎与他的存在毫无交集。但宝玉却从他们的眼神中感受到某种力量,那是一种与自己全然不同的平凡安稳。
荣府众人的各自挣扎
宝玉离开的消息渐渐被荣府上下所接受,但带来的冲击却深深刻印在每个人心中。
王夫人的悲痛未减,她坐在佛堂前念经,手中的念珠滑过指尖,仿佛要借经文驱散内心的苦痛。“宝玉是被那林丫头带走了魂魄,如今连人也寻不回……”她喃喃自语,却无人敢应。
宝钗每日维持府中事务,看似平静的面容下却藏着深深的无奈。她对麝月低声说:“既然他已离去,我便不再强求。只希望他能找到自己的安宁。”然而,夜深人静时,她独坐怡红院前,泪水却打湿了衣袖。
仇都尉在荣府内巡查时变得愈加谨慎。北静王的一句话让他无法再随意施压:“荣府虽有过,但终究与国有功,莫要过分逼迫。”仇都尉心有不甘,却不敢冒犯北静王,只能暗地里约束自己的人,表面上显得风平浪静。
北静王的隐秘支持
北静王府内,王妃与宝钗的关系渐渐亲近。一次闲谈间,王妃意味深长地说道:“奶奶才智过人,心怀大局,实在难得。若有朝一日,荣府能重振旗鼓,定是多亏了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