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已经让陈明珠开始寻找能制作潜水服的牛皮。
没错,就是牛皮!
这东西虽然不能完全防水,但在这个时代,根本没有现代制作潜水服的材料。
她只能用现有的材料,按照现代潜水服的款式进行模仿制作,这无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而且许多材料都不具备,需要慢慢寻觅。
她早已把所需物品的清单,全部写在了寄给八爷的信上。
然而,渔苗不知道的是,八爷收到信时,又好气又好笑。
“这小妮子可真行,不仅让我帮她找这些闻所未闻的东西,还让我倒贴钱,果真是个生意人,从不做赔本买卖。别看年纪小,懂的还真不少。”八爷虽是这般调侃,但最终还是按照渔苗的清单,派人加急去打听。
很快就有了消息,清单上的大多数东西都能找到,唯有一样“塑器”不是他们这些手底下的人能弄到的。
“塑器”是皇家御用之物,普通人根本弄不到。
不过对八爷来说,这也并非难事,为此他还专门去找了淮南王。
八爷觉得,为了渔苗需要的东西,他多跑两趟也没关系,都说人情债难还,他现在倒是觉得这人情债挺好还的。
以后渔苗有了好东西,看在他们的交情上肯定得先留给他。
这些事情,渔苗在小小的渔家村自然无从知晓,她依旧在忙着自己的事。
渔苗让父亲和阿爷去隔壁村招人,主要招的都是年轻力壮的汉子,还把砍树的活儿全交给了从隔壁村招来的人,当然带头人是渔家村信得过的人。
村里的汉子则全部去建造珍珠养殖作坊、员工宿舍,同时砍铁木树等工作也一并开展。
那些树都是山上自然生长的,因为雇佣了隔壁村的大部分人,所以山上的树木,村长表示随便砍,都不用特意给钱,这让渔苗等人惊讶不已。
不过,渔苗本着帮扶渔民的善心,还是让阿爷准备按市场价购买。
毕竟村子要发展,离不开资金。
隔壁村的村长和村民本来是心甘情愿让渔苗他们砍树的,只是有些妇人心里不平衡,在一旁说些风凉话。
但渔苗这么一处理,那些人反倒有些脸红尴尬,觉得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渔苗按市场价收购木材,还自己雇人去砍,隔壁村的村长和村民们都十分感激渔苗,这也为日后渔苗赢得更多民众的支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作坊这边的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渔苗则一门心思专注于赶海。
这次出海,渔苗没去那座岛附近,而是去了与之相反的方向,他们按照以往的节奏,顺风而行。
这次渔苗的心情有些不一样!
爹爹回来了,她了却了一桩心事儿,现在出海都更轻松,完全不大担心家里的事。
馒头等人进了舵室学习,现在的他特别有干劲。
今日风和日丽,大家各自站在船舷边缘,眺望着大海。
虽然余文怀是第一次上大船,但大家都是相熟之人,一点都不觉得陌生。
不仅不陌生,余文怀来了大家纷纷打招呼,一点都没觉得余文怀现在是秀才就高人一等,余文怀也没有任何高高在上的姿态,大家相处还是很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