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进入了藏区,并不意味着这段艰难的旅程宣告终结,而是意味着真正的困难才刚刚开始,虽然进入了藏区,但是此时距离拉萨还有近八百公里的遥远路途,李海洋需要带部队先抵达林芝,经过短暂休整后,再前往拉萨!藏区以高原和山地为主,海拔普遍较高,许多地方道路狭窄且崎岖不停,即便是较为轻型的轮式装甲车,在行驶时依然无法保证稳定性,很容易发生陷车或者翻车的情况,同时高原的缺氧环境不但对发动机的性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而且对战士们的体能也十分不利,这些战士们大都来自东部沿海地区,第一次上高原,很多人的高原反应很强烈,头疼的的厉害,甚至连站立都很困难,更不应说作战了!其次藏区的气候变化多端,气候条件十分恶劣,白天阳光毒辣气温较高,但是夜晚温差极大,寒冷的气候对装备的电子系统和机械部件也造成了挑战,增加了车辆的维护难度,不少车辆在行驶途中出现了问题,只能暂时抛锚!车上的战士们无奈也只能下车步行。
再者就是由于藏区的地理位置偏远,后勤保证保障极其困难,补给线的长度长达一千多公里,沿途的交通运输条件十分恶劣,物资很难运送上来,所以部队只能携带有限的弹药,却无法携带重型武器,更主要的是燃料和食物都十分紧缺,每运送一车油料上来,路上就要消耗掉平时的两倍,粮食等补给物资也一样,由于道路艰难,很多地方重栽卡车无法通行,甚至只能依靠雇佣的民夫肩扛背驼,效率很慢,好在张明月率领着一部分委员会成员也赶到了重庆,每天全力从上海调集物资和补给,一时间长江的江面上轮渡密密麻麻,呈现出一片繁忙的迹象,与此同时上海的各大工厂也开足马力,为前线生产大量的单兵口粮和御寒的衣物,还有各种武器装备等等,一场现代化的战争,依靠的绝对不仅仅是前线,而是强大的后勤支援能力!
可就在李海洋率领部队昼夜不停赶路的时候,从英军占领的拉萨又传出消息,英军已经胁迫藏区地方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拉萨条约》。主要内容是西藏方撤除边界防卫设施,赔款750万印度卢比,增开西藏更多的商埠,商务、海关事宜由英人监管,未经英国同意,藏区土地不得让卖、租典与其他国家,藏区一切事务不准第三国干涉等。英军入侵西藏,强迫签订不平等条约,让本来就贫瘠的西藏陷入更深的苦难,英国还因此制造了藏区与华夏政府的隔阂,埋下了分裂的种子。
在途中收到电报的李海洋,此时心情更为急迫,他知道现在每拖延一段时间,藏区的局势就会变的更加糟糕,因为原本因为满清政府的孱弱和无能,藏区就已经长期跟华夏腹地离心离德,现在再加上英国人的挑拨,藏区的人民很有可能会遭受进一步的蛊惑,一旦失了民心,想要收复藏区就变得难上加难,这一点李海洋最近已经深有体会,最近在行军的过程中,也时常能遇到藏区的百姓,尽管李海洋严格的约束部队,哪怕是给养困难,食物接济不上,也绝不能打藏民的主意,必须做到秋毫无犯,连藏民的一只羊,一头牛都不能碰!可就算是这样,那些藏民面对行军的装甲部队,也都抱着一种疑虑和排斥的态度,还有藏民偷偷的对着行军部队放冷箭!甚至还射伤了两名战士,愤怒的战士们想要缉拿凶手,但是却被李海洋制止了,因为这样做虽然可以逞一时之快,但是却更激化双方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