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咱们一起去咸阳,去见识见识这传说中的皇家学堂!”
“同去同去!”
一时间,群情激昂,众学子们怀揣着满腔的热血,踏上了前往咸阳的征程。
他们相信,在那里,他们将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而此时的咸阳城,也因为这些远道而来的学子们,变得更加热闹非凡。
街道上,随处可见背着行囊,风尘仆仆的年轻人。
他们或三五成群,或独自一人,或高谈阔论,或低头沉思,每个人的眼中,都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
“兄台,你也是来参加求贤令的吗?”一位身着青衫的学子向旁边一位书生打扮的年轻人问道。
“正是。”那书生拱手回礼,“不知兄台有何见教?”
“见教不敢当,只是想与兄台交流一二。”青衫学子笑道,“在下曹参,字敬伯,不知兄台如何称呼?”
“在下陈平,字子牙。”书生回道。
“原来是陈兄,久仰久仰!”曹参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陈兄的大名,在下可是如雷贯耳啊!”
“曹兄过奖了。”陈平谦虚地说道,“曹兄的文章,在下也曾拜读过,实在是令人佩服!”
“哈哈,陈兄谬赞了!”曹参笑道,“你我二人,今日相见,也算是有缘。”
“不如找个地方,好好畅谈一番如何?”
“正有此意!”陈平欣然应允。
于是,两人便找了一家酒楼,把酒言欢,畅谈天下大势,人生理想。
“陈兄,你对这求贤令,有何看法?”曹参问道。
“此乃陛下之远见卓识也!”陈平感慨道,“自古以来,得人才者得天下。”
“陛下此举,乃是为了选拔天下英才,为大秦所用。”
“此等胸襟,此等气魄,实乃我辈之楷模!”
“陈兄所言极是!”曹参点头赞同,“只是不知,这皇家学堂,又是何等景象?”
“这正是在下所期待的。”陈平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据说这皇家学堂,不拘一格降人才,不论出身,不论门第,只要有真才实学,皆可入学。”
“此等创举,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哈哈,陈兄说的是!”曹参笑道,“如此看来,我等此行,定是不虚此行了!”
“那是自然!”陈平举起酒杯,“来,曹兄,为了大秦的未来,为了我等的理想,干杯!”
“干杯!”
两人碰杯,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这一刻,他们的心中,都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
而这两人,只是众多前来咸阳之人的一个缩影,怀揣着各自的理想与抱负,汇聚于这片充满变革气息的土地。
此时咸阳城中,像他们这样的人还有很多,或三五成群,或独自一人,穿梭于大街小巷,感受着这座古老城市焕发出的勃勃生机。他们或驻足于新政告示前,细细品味其中的深意;或聚集在茶馆酒肆,高谈阔论,各抒己见。
除了探讨嬴启所推行的新政之外,还有一个话题,如同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迅速在人群中蔓延开来,那便是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