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花觉得,这个国家是因为李乾,才有了一定的人性化管理。
有时候真怀疑他才是穿越者。
因为律法早已明确规定:但凡受害者敢于挺身而出,向官府告状申诉,一经查实,犯罪之人必将被判处终生从事开山挖矿之苦役,其三族流放三百里,永不赦。
官家对此事态度坚决,并下圣旨严明:“现今吾朝正值用人之际,急需大量人力投入各项建设与发展之中。
然而,若有人胆敢继续作恶多端、违法乱纪,那就休怪国家无情,定会将其送至最艰苦之地,令其亲身感受活着的意义,以作惩戒!
要知道,尔等皆为本吾治理下的平景国子民,你们的性命皆由吾所庇护,享受着吾带来的安定与繁荣。
因此,务必遵守吾定下的规矩,不得有丝毫违背之处。否则,律法绝不会轻饶!”这一席话如雷霆万钧,传遍大街小巷,令人闻之色变。
如此一来,不但充分彰显了本朝律法的公正严明,毫无偏袒徇私之意;更为那些无辜受害之人讨回了应得的公道,提供了坚实的保护。使得民众们对官家愈发敬畏有加,对朝廷的信任也日益深厚。
就连王春花,知道这些的时候,都不禁对李乾竖大拇指。
她不由感慨:这位儿当真是与众不同啊!他既有雷霆手段惩治奸恶,又能心怀百姓施以仁政,果真是位充满灵气、睿智非凡的明君呐!
平景国想倒都难啊,想不昌盛也难啊!谁不爱这样的帝王呢?
由此,王春花对于这个王朝未来的发展,更多了几分期待与憧憬。
而彼时,那些前朝不同地区的贞洁牌坊也被摧毁,更改。
那一座座牌坊历经风雨沧桑,见证了无数女子的坚贞不屈与冤屈。
它仿佛在默默诉说着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又让人感慨下面埋葬了多少闭不上眼的骸骨。
现如今,贞洁牌坊在平景国,它并非随意就能赐予任何人,而是专为那些对儿女情深义重、对丈夫爱得深沉,自愿遵守之人所设立的荣誉象征。
尽管如此,获得这一殊荣后的待遇,却并不像人们想象中的那般优厚。
平景国官府,仅仅给予她们一些粗粮作为生活物资,还有农忙时官府会有专人过来帮忙耕种,收割,孩童及本人生病可去官府报备给予一些报销诸如此类的便利。
至于银钱之类,则完全没有。
这样的供给也只是刚好足够让守寡之人,与自己的子女维持基本生计罢了。
不要惊讶,任何的不合理规定背后,肯定发生过更不合理的事情。
不得不说,这其实也是李乾施行的一项仁政措施。
遥想当年,当他初登皇位接管整个国家之时,面对着诸多陈旧腐朽的律法条文,他毅然决然地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改革行动。
在那诸多被废止的律法之中,有一条格外引人瞩目,它明确规定:但凡守寡之妇,如果其婆家要求她继续守寡,那么此女子则须毫无条件地遵守这一指令。
不仅如此,若该女子谨遵婆家之命守寡不嫁,其子女田铲以及其他家庭成员皆能免除徭役之苦;与此同时,这名守寡妇人名下所属的田产也能够享受免税的优待;更有甚者,婆家和官府还会赐予她一定数量的金银器具作为奖赏和表彰。
这条律法曾经长期存在并施行,对许多女性的命运产生了深远且复杂的影响。
然而,随着王朝的更替,最终还是被彻底废除,成为历史长河中的一个印记。
正是由于这条律法的存在,导致了无数女性成为无辜的受害者。
用王春花的话说就是,你永远都不知道人性有多恶。
有些居心叵测的婆家人,为了能够顺利获取那块象征着所谓“荣耀”的贞节牌坊,不惜使出各种卑鄙下流的手段 来逼迫自家媳妇守寡。
若是媳妇胆敢违抗不从,他们更是变本加厉地加以威胁恐吓。
更令人发指的是,一旦贞节牌坊成功落入这些人的手中,他们往往会为了永远消除隐患,以便独占那原本可能颇为丰厚的奖励,而狠心地将可怜的媳妇及其子女暗害。
有人会问,不是有官府吗?那官府也是其中推手呢?这冤屈就是自愿了,会变成大义呢!
李乾知道后,直接废除这一条,又重新修订了这一块的律法。
凡贞洁牌坊必须由其本人自愿,再与三老,村长里正一起去申请,而申请过程官方必须有知府大人,知县大人核查清楚上报给官家,才能设立。
而其申请下来的官府补贴,这些也必须定时检查有没有给到其本人及子女身上。这些都是要跟踪记录的,如果真实有效,其意外死亡或是活着守满30年会给予一定的奖励。
而这些奖励也仅仅只是惠及其子孙,与亲戚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