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景 作品

第155章 好战分子

儿时记忆中,每天清晨,天际尚未泛起鱼肚白之际,父亲就已然起身前往朝堂,与诸位大臣商议国事;待到夜幕深沉、万籁俱寂之时,他依旧孤身一人留在御书房里,埋头仔细地批阅那堆积如山的奏章。

 而自己爷爷,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好战分子。对于父亲这种没日没夜操劳政务的状态,他从未认为有何不妥之处。

 在爷爷看来,父亲理应如此,毕竟这是他们作为皇室子孙,命中注定所要经历的历程和必须要承担的责任。

 正因如此,父亲纵然已娶妻成家,但却根本无暇顾及家族的繁衍之事,未能花费过多的心思去开枝散叶。

 毕竟,他肩上扛着的担子着实太过沉重,国家的安危兴衰、百姓的福祉安康全都系于他一身,又怎能让他心心旁骛呢?

 尤记得十八叔常跟自己念叨的,那些年爷爷不在朝堂上,父亲以一己之力大力整治官场,严惩贪官污吏,许多往日作威作福的官员被抄家斩首。这一举动虽遭到重重阻力,但却成功威慑了朝堂上下。

 随后,父亲轻徭薄赋,鼓励百姓开垦荒地,承诺只要辛勤耕种三年以上者,土地便归个人所有,新开垦的荒地,前三年不收任何税收,目的就是为了鼓励耕种,加快进度。对于受灾地区,更是开仓放粮救济灾民。

 针对藩王问题,父亲与爷爷恩威并施。一方面削减藩王的兵力,另一方面给予部分听话的藩王优厚待遇,分化藩王阵营。

 经过多年努力,国家渐渐有了起色。叛乱被镇压下去,周边各国也被收入囊中。

 百姓也终于看见了一丝希望,对这个新的王朝有了归属感。

 老百姓们深知国家面临的艰难处境,他们辛勤地耕耘土地,竭尽全力地种植粮食。努力的配合父亲,每个人想把这一片天地盘活。

 但问题在于,就连最为关键的粮种都存在严重不足。这些粮种质量低劣、产量有限,使得百姓即使付出再多的汗水与心血,收获依旧微薄。这无疑给整个国家的粮食供应带来了巨大压力,让本就紧张的局势雪上加霜。

 实在是这片土,一直都在消耗生机,太久没有得到滋养,长达两百年的战乱燃烧尽了这土地上的生命力。父亲现如今也只能勉强维持现状,确保百姓不至于饿死。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片土地上尽管已经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安抚与休养,但却无法再向前迈出哪怕一小步。

 造成这种困境的原因,并非人们缺乏进取之心或努力不够,而是因为其国力已然到达了极限。可谓是拼尽了所有,国家已无力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去开拓新的领域或推动其他方面的发展。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父亲一直被深深的焦虑所笼罩着。这一座庞大得超乎想象的王朝,无数鲜活的生命都紧紧系于他一人之身。这无疑是一副无比沉重的担子,犹如泰山压顶般令人难以承受,以至于让他夜不能寐、茶饭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