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木有玉 作品

第120章 去县城,小奶包卖菜(第2页)

 孙贵去市场给孩子们买笔墨纸砚学习用品。柴平安对李老太说,“ 红缨,咱去转转吧!”柴平安又对他爹说道,“ 爹,我和红缨去转转,一会就回来。”柴振忙着称重,“ 去吧!”哎,柴平安拉上李老太就走。李老太:“ 咱走了,爹太忙了。”柴平安:“家贺家乐都在呢!没事,咱少转一会就回。 ”两人走到热闹的一条街上,柴平安看到首饰铺子,“ 走进去看看,给你买件首饰戴!”两人走进首饰铺子,店小二:“ 两位看看你们要买什么首饰,咱店里刚到一批,还是成套的。”说着店小二拿出一套绿色的像翡翠,看着成色不错,柴平安拿起一对耳环,给李老太带上,李老太都不好意思,耳朵都红了,连忙说道,“ 我自己来!”柴平安:“ 我给你戴,忙了大半辈子,也该给你买件饰品戴戴。”说完,柴平安又拿起项链给李老太带上,戒指步摇四件套,大气端庄!柴平安看着李老太戴上首饰,两人还年轻,这一年来吃得好再配上灵泉种出的米饭,骨汤,四十多岁了,看着像二十多!柴平安越看李老太,越像一枝花,“ 小二多少钱?”店小二:“ 这一套二十两银子。”柴平安听了,拿出俩锭银子,就给小二,李老太一把扶回柴平安拿银子的手,说,“ 小二,这不值二十两银子吧,俺 虽没买过,但也知道行情。”店小二忙又说到,“ 夫人,这是刚到的新品,是上好的翡翠!这样吧,给你去掉二两银子,不能再少了!再少我就做不了主了。”李老太说,“ 十五两如何?行我们就买了!不行我们就不要了。”店小二忙说,“ 这样吧,给十七两,真的不能再少了。再少我也不能卖了,我们用费贵啊!新首饰这次来的不多,物以稀为贵!”说完,小二看看李老太,又看看柴平安,“ 这套首饰在咱们这里不贵的,这要到府城,这一套下不来五十两银子。咱这小地方,就糊口饭吃。”柴平安听着,说,“ 就十七两买了,”两锭银子递给小二,小二颠颠,真是二十两,找回三两银子,“客观,这是找回的三两银子,拿好了。”柴平安接过。看着李老太,说,“ 就戴着。”李老太:“ 好,不摘了。这大半年卖的奶钱没了。”柴平安连忙说道,“ 咱再挣,不缺你花的。”李老太:“ 我知道,就是有点不舍得。”柴平安拉上李老太,“ 走了,戴吧,咱家不缺钱了,也该给你打扮打扮了。穷苦时你陪着我受苦受累,现在生活好了,也要享受。”柴平安拉上李老太走到街上,“ 再去看看布店。”店小二把两人送到门口,“ 欢迎两位再来,过段时间我们东家会从南方带回好东西,两位再来!!”柴平安:“好,好。”李老太又去了布店,看见有适合孩子的衣料,软软顺滑的绸缎,说,“ 给咱家果果做身衣服,这粉色的就好看。”柴平安一口说到,“ 买,那个淡青色的也买了,给小东做衣服,烨儿也做一套。”李老太让掌柜的拿出来,手摸摸,感觉还行,滑滑的,光光的,“ 淡绿色也给拿来,”李老太说。掌柜的把淡青色的缎面也给抱过来,方案子上,李老太摸摸,这匹也好,说,“ 买回去给欢欢恒恒。”“ 行,再看看你的布,?”李老太说,“ 咱俩人就买粗布就好,干活方便。”柴平安:“ 行吧,你说了算。”李老太让掌柜的拿来藏青色的布,还有黑布,对着柴平安说,“ 多买几匹吧,天冷了,该给家里人,做厚衣服了。”柴平安,“ 你看这买吧。”李老太问道,“ 掌柜的,这几匹锻料多少钱卖?”布掌柜:“ 缎子的布料一匹是十尺五两银子,三匹布长度一样,十五两银子。粗布,五文钱一尺,一匹是十五尺长,七十五文钱,客观要几匹?”李老太想想,柴平安,爹,家贺家乐家誉,“ 五匹吧,”李老太对柴平安说到,“ 李夫子的也得做吧!”柴平安,“ 是啊,做吧。”李老太对掌柜的说到,“ 拿两匹藏蓝色的缎花料子。”掌柜的一听,心里高兴,这是大户啊,把店里珍藏的好布一连拿出好几匹,李老太看看都不错,想着爹去京城就又给柴振买了两匹绸缎布料,哎,家里人都要做衣服啊,她不知道,果果有好多好布料,只是孩子小,忘了给她。“ 先买这些吧,随后再来买。”柴平安说,“ 媳妇的,让她们自己买吧。”李老太:“ 行。掌柜的结算下多少钱?”掌柜:“ 这四匹绸缎 贵,一匹十两银子,共五十五两三百七十五文,去了零头,给五十五两三百七十文钱。”李老太拿出一张百两的银票,递给掌柜的。掌柜找回,四十四两六百三十文。李老太收好。掌柜的说道,“ 贵客,我派人给你们送,送到哪儿?”李老太:“ 就送到县衙大门口,上午送到就行。”“ 好。我打包装好,就送过去。”李老太和柴平安继续在街上转,想给孩子们买点心。李老太边走边说,现在咱家就是稍有点钱,今天钱花多了,还是得省着花,“ 是,节约。媳妇说的对。给孩子们买点吃的咱就回。”…… 

 孙贵在街上买了很多学习用品,店小二帮着送到县衙门口的自己的马车上,好几个大包袱装车上,家贺:“ 贵叔咋买了这么多?”孙贵:“ 给孩子们买的,每个人多有,这就买的多了。” 

 李老太和柴平安一会也回来了,买了几袋子点心,放车上空筐里,拆开一包,给果果和柴烨吃,果果,“ 奶奶,好吃,你也吃块。” 柴烨吃着,也说,“ 谢谢奶奶,好吃。” 

 再说柴振,果果,这里卖东西…那是一个热闹,往日里,谁敢在这里停留,今天衙役们都帮着吆喝,来买吃的人就多了,柴振喊到,“ 把咱的大白米摆出来,” 扭头看向果果,问,“ 咱大米多少钱卖?”果果想想说,“ 太爷爷这是咱家乡,便宜点卖吧!六文钱一斤。”“ 好,果果太有爱心了,太爷爷谢谢你!”小奶包吆喝起来,“ 大米,大米俺家卖大米,大米 白白的香香的 ,好吃不贵的大米!!六文钱一斤啊!!……”家贺也喊,是家乐也喊,“ 大百米好吃不贵,六文钱一斤!……” 

 柴振和家贺过秤,小奶包收钱,这是一组。家贺跟柴烨一组,还有家乐,三人秤大米。柴烨管收钱,小手拿着一个计算机,小奶包教的,他算的数大,就得用到。老百姓不舍得花钱,大米买的少,配上蔬菜样数多,柴烨算得很快,忙着收钱,他跟果果一样,都拿着大袋子。买菜的人谁看见了都会说,“ 这孩子这么小就会算数,神童啊。”柴振一开始还会说,家里人经常教的,也上学堂了。后来人多了,柴振也不解释了。大户人家买大米一买几袋子,更别说这么白花花的大米了。这都是京城里贵人们才能吃到的,大户人家都想多买。小奶包跟柴振说了,最多买一袋,不能多买。要顾及老百姓,家家都能吃上大米。一斤也给秤,柴振还要多加些,有时看到穿的破破烂烂的人来买大米,柴振都少要钱。但不能不收钱,粮食是贵重物资!他家也不是白来的,是辛苦干活得来的,不能白干了。 

 小奶包喊到,“有碱面可买,蒸馍馍时少放一点,馍就不酸了,对身体好!五百文一袋,碱面不多,早点买啊!卖完就没了!”大户才买的一听上去就买十包。小白包说,“不行,最多买五袋吧。”“ 行,就买五袋。”这时李老太拿出五袋子碱面,递给客户,小奶包收了二两半银子。 

 才到中午,家乐说道,“ 爷爷,大米卖完了”。一会儿,西红柿卖完了,韭菜买完了。南瓜卖完了,陆续蔬菜卖的差不多了,剩下一点,柴振说到,“衙役小哥 ,这剩下的豆角,几个茄子青椒几个你们几人分了吧,也帮了不少忙。西红柿留下有五斤多吧,白糖黑糖都有几包,满满大半筐。”俩守门的衙役这个高兴,“ 多谢二伯!我们沾光了,今后有什么事尽管说,我们能做到的,一定帮。”俩衙役抬着筐好吃的放进大门里面的小屋里,等着一会送回家。 

 家乐家贺把空筐子摆放好,面袋子叠了叠放进筐里,台秤小奶包趁人不注意,收回空间,两个衙役跑来扫地,说,“ 大伯,地就我们扫把,你们也该去吃饭了。”柴振:“ 好,多谢了。” 

 看着收拾好了,柴振孙贵喊大家上车,“ 回了。”小奶包:“ 太爷爷,这到吃饭点了,咱吃了饭再走吧。”李老太:“ 果啊,奶奶带着吃的,”说着李老太拿出发面饼,一人一张大饼,给果果柴烨点心吃。小奶包 呵呵,一笑,好吧!李老太抱着果果,柴平安抱着柴烨。家贺拿出一个壶给每人倒上一碗,递上,水还是热的,“ 好喝,甜的。”放了糖好吧。一路赶着马车回家去。果果吃完就睡了。两袋子钱一路响,柴振让小奶包收走。 

 下午,早早回到家,都洗漱了一下,换上干净的衣服。李老太把布料都放到西屋,准备着做衣服。 果果也睡饱了,把大家衣服拿上到空间洗去,她自己在空间到处走,看看一地的鸡跑来跑去。远处马牛羊就在那里转圈,那是一个大草原,其实也不是很大,果果看着远处雾蒙蒙的,看不清楚。草也旺盛马儿壮。小奶包飞蹦上一匹大白马,拽着马毛,马儿飞奔,“ 驾,驾,果果抱着马脖子,啊啊啊,啊啊啊啊,哎哎哎,”果果玩的乐坏了。不行得去地里再看看,小奶包下了马,“ 去吧大白。改天再玩。”小奶包飞到空中,看着她的产业,就有少少的马牛羊,六十亩地,“ 哎,少啊。可怜!”果果可怜,坐在泉水边,数着两袋子钱,数了好几遍也不多……“ 今天这么多人一天卖了这么多钱 ,还不够一人十两。哎,…… 晚上给太爷爷吧。”在京城她挣了不少钱呢,“ 嘿嘿,嘿嘿,”果果自己笑了。她都忘了,夜哥哥给她的好多多箱子还没看呢!听爹说有银票!!她去查看查看,说干就干,起身一拍屁股,“ 走了,数钱去。”自己都没想想,刚才干什么了。也是数钱啊!一个钻钱眼里的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