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第2页)

 珍娘忍不住联想到现代那些鸡娃的家长们,莫名有些想笑。 

 看来真正的天才,主要还是靠自身的努力和天赋。 

 资质不够的,使劲砸钱也不见得能砸出什么成绩来! 

 孟怀仁眼神微亮,“这个月国子监倒是还有两个入学名额,不知寒公子有没有兴趣进国子监就读?” 

 他对这个寒澈很是欣赏,之前观他的文章,就觉得此人才学不凡,更可贵是认知深刻,文章不浮于表面。 

 一点都不像其他人的诗文那般,看似花团锦簇,实际上毫无内容。 

 原本他猜想,能做出这样文章的人,应该年纪不小了,不然也不会有如此深刻的见解。 

 没想到,寒澈竟然如此年轻! 

 这样的天才少年,他怎么能忍得住不收归门下! 

 孟怀仁抚了抚胡须,似乎已经能看到,明年春闱状元出自自己门下的场景了。 

 真是想想都觉得开心! 

 像孟怀仁和孔渊这样的大儒,自己的成就已经算是达到顶峰,很难再有突破。 

 但若是能教出几个惊才绝艳的徒弟,那才能算得上是此生无憾! 

 其他人纷纷将羡慕的目光投向寒澈,那可是国子监呀! 

 多少文豪、大儒汇集的地方,要是能进国子监,高低也能考个举人。 

 像孟行、寒澈这种本就已经在乡试中名次靠前的举人,若是再去国子监进修一番,明年春闱进士,基本上是十拿九稳了。 

 孟行见寒澈迟迟不说话,这才反应过来,凑到他耳边小声道。 

 “这是我爹,国子监祭酒,你快答应他吧!” 

 孟行对寒澈家的情况有些了解,知道这对于他来说是一个好机会,于是急忙劝说。 

 寒澈眼神微亮,他猜到孟怀远应该是个大儒,但还真没想到对方竟然是祭酒大人。 

 当即对着孟怀远行了一个大礼,“小生愿意,多谢祭酒大人!” 

 孟怀远笑着抚了抚胡须,很是满意道,“以后就得改口称老夫为先生了。” 

 萧元清和文隽携手走了过来,见这场面,萧元清笑着开口道。 

 “恭喜祭酒大人又得一位高徒!” 

 孟怀远笑呵呵道,“还多亏了公主殿下的诗会,才能让老夫觅得良才。” 

 正当众人一团和气之时,宁云却突然开口道。 

 “不是说要再比试一场吗?怎么,不比了?” 

 宁云原本对寒澈就有些看不惯,别人都来巴结吹捧他,只有寒澈呆头呆脑的站在一旁。 

 寒澈不仅诗文压了他一头,竟然还好运的得了孟祭酒的青睐,让他如何能不嫉妒! 

 一个穷乡僻壤的穷小子罢了,也配进国子监! 

 宁云这话一出,场面瞬间有些尴尬。 

 宁昭眼中划过一丝冷意,蠢货,就知道给自己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