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第2页)

 可有时候遇到当地望族官兵也不敢太过分,以至于疫情反反复复难以控制。 

 若是按夫人所说把被焚的尸体和荣誉挂钩那就好接受多了。 

 不过是散布些谣言再让每个镇子多建个贞女祠善人碑之类的。 

 世人愚昧,只要老百姓相信焚尸记名后死者能早升极乐保佑家人估计没哪个不愿意的。 

 到时请德高望重的人写个碑文提个牌匾,再让当地官员焚香祭奠,恐怕就不是疫病死的都愿意把尸体送去烧。 

 肖渊越看夫人写的东西越有意思,两口子一张张的讨论竟是聊了半夜。 

 江心雨这条咸鱼也不赖床了,组织着府里的人蒸馏酒精缝制口罩忙得不亦乐乎。 

 赈灾应急手册也是一改再改,左想起一条右想起一条,弄得乱哄哄的没个条理。 

 肖渊每天要去东厂江心雨不能拉着他讨论,灾情没在朝廷上通报她也不可能去问别人。 

 犹豫了一下,江心雨把贺章叫了过去。 

 秀才以下能靠死记硬背,能考上举人的对实事都有一定的涉猎和见解。 

 她并不了解这个时代现有物资和工作流程,拿贺章当民生百科用正好。 

 江心雨的很多理论知识都是基于现代有方便的材料和技术,若是这个时代没有的写上也白搭。 

 再有就是很多这个时代的东西跟现代不是一个名字,她写城门楼子这边叫胯骨轴子那活没法干。 

 术业有专攻,还是得找聪明见识广的土著对一对。 

 反正口罩能成多亏了几个丫头,否则她连合适的布料都选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