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乐成溪 作品

第429章 另起炉灶(第2页)

 “唐厂长,锦飞公司现在已经走上正轨了。

 无论是在自用产品上,还是在外销产品上,都已经取得了不小的进步。

 特别是和格鲁门公司搭上线后,锦飞星途的强教八也借着这个渠道外销了一部分出去。

 现在我留下来与否,对锦飞公司而言,影响并不大。”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

 “而且,现在你们的设计,已经有了计算机进行辅助。

 我与其留在锦飞公司这边,还不如回北都,继续推进星海电子的发展。

 那边的事情更加重要,也更加需要我。”

 唐厂长听完张红旗的话,知道他去意已决,便不再强求。

 他拍了拍张红旗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

 “好吧,既然你已经决定了,那我就不留你了。不过,以后有空还是要常回来看看。”

 张红旗笑着点了点头,与唐厂长握手告别,离开了锦飞公司。

 张红旗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

 在确认超七的生产线转移不会影响到卓越动力后不久,他就回到了北都。

 回到北都后,张红旗重点开始推进星海电子和香集电的脱钩。

 他之所以这么做,完全是因为红杉资本入股香集电后,对香集电名下投资的产业都了解得太清楚。

 星海电子要用到的光刻机,现在就是由香集电和华夏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合资的旭日光机研发的。

 红杉资本投资香集电后,旭日光机在研发上的投入明显减少了。

 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红杉资本干预,香集电开始更倾向于引进廉价的日本光刻机。

 原本张红旗都有点打算收购旭日光机的香集电股份,不过为了避免引起红杉资本的注意,他干脆打消了这个念头。

 当然他这么做,主要的原因还是,现在的光刻机并不算太复杂,即便是另起炉灶,也投入不了多少成本。

 最关键的是,在医药产品通过认证上市后,张红旗现在恰恰不缺钱。

 在做出决定后,张红旗就联系上了华夏科学院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打算和他们一起成立一家新的光刻机公司。

 长春光机所得知星海电子的合作意向后,欣喜若狂。

 近年来,上面下拨下来的经费一直偏少,在扣除日益增长的职工工资和福利后,科研经费完全可以用捉襟见肘来形容。

 长春光机所原本计划好的项目,很多都难以开展,这让他们倍感压力。

 这样的艰难处境,让他们十分羡慕兄弟单位光电技术研究所。

 后者与外商合资成立旭日光机后,可以说是收益颇丰。

 他们研究所里面的好多项目,都是靠着销售光刻机的利润支撑起来的。

 如今有实力雄厚的企业主动寻求合作,他们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光机所内部迅速召开了一场紧急会议,讨论与星海电子的合作事宜。

 会议室里烟雾缭绕,气氛热烈。

 “各位,星海电子那边传来消息,他们的老总张红旗有意与我们合作,成立一家新的光刻机公司!”

 一位戴着厚重眼镜的老研究员激动地说道,手中的茶杯都微微颤抖。

 “真的?你说的是那个搞银河计算机的星海电子吧?!

 这可是个好消息啊!”

 另一位研究员兴奋地回应道:

 “我们所这几年经费一直紧张,好几个重要的项目都因为缺钱停滞了。

 如果能和星海电子合作,资金问题就解决了!”

 “不只是资金问题!”

 一位资历更老的研究员捋了捋胡须,补充道:

 “星海电子在电子信息技术方面的实力非常雄厚,尤其是他们在超算和软件方面的成就,举世瞩目。

 与他们合作,不仅能解决资金问题,还能在技术上形成互补,加快我们在很多领域上面的研发进度。”

 “没错,张红旗这个人我有所耳闻,现在北都那边私下传言,他现在说不定都算得上华夏首富了。

 他能主动找到我们合作,说明他看好我们在光学技术方面的积累。”

 一位中年研究员说道。

 “那我们还等什么?赶紧和他们联系,把合作的事情定下来!”

 一位年轻的研究员迫不及待地说道。

 “别急,事情没那么简单。”

 长春光机所的所长摆了摆手,示意大家冷静。

 “我们和星海电子合作,固然有诸多好处,但也需要考虑一些问题。”

 “什么问题?”大家纷纷问道。

 “首先是合作模式的问题。”所长说道:

 “我们是以技术入股,还是以其他方式参与?股份比例如何分配?这些都需要仔细商榷,争取我们所的最大利益。”

 “其次是技术保密的问题。”另一位研究员补充道,“咱们所里面的好多保密技术,涉及国家机密。在和外企合作时,必须做好技术保密工作,防止技术外泄。”

 经过一番深入的讨论,光机所最终达成了一致意见:

 必须抓住这次难得的合作机会,但也要在合作模式、技术保密、利益分配等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确保研究所的利益不受损害。

 他们决定以最快的速度回复星海电子,并邀请张红旗到研究所参观考察,进一步洽谈合作细节。

 几天后,张红旗应邀来到光机所。光机所的领导班子对他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并安排了详细的参观行程。

 他们带领张红旗参观了研究所的各个实验室,详细介绍了研究所在光学领域的各项技术成就,并着重强调了这些技术在光刻机研发中的应用前景。

 在参观过程中,一位研究员指着一台精密的光学仪器,向张红旗介绍道:

 “张总,这是我们所自主研发的高精度干涉仪,可以用于纳米级精度的测量,在光刻机的物镜制造中至关重要。”

 另一位研究员则展示了一块特种光学玻璃,说道:

 “这是我们所研制的超低膨胀系数光学玻璃,具有极高的稳定性和均匀性,是制造光刻机镜头组的关键材料。”

 张红旗认真地听着研究人员的讲解,不时提出一些专业性的问题,与他们进行深入的交流。

 他发现,光机所在光学技术方面的积累确实深厚,拥有许多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

 即便是这些技术和国外还是有所差距,但也足以让他对双方的合作前景更加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