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乐成溪 作品

第427章 盘活

 尹裕光听完唐厂长的分析,陷入了沉思。

 他不得不承认,唐厂长的话很有道理。

 现在的情况确实比较特殊,如果按照常规的步骤进行产能扩张,例如新建厂房、添置设备、招募并培训工人,时间上肯定来不及。

 而将011基地并入锦飞公司,无疑是一条捷径,可以在短时间内大幅提升产能,解决燃眉之急,抓住这波“超七”出口的黄金时期。

 想到这里,尹裕光当即就做出决定,他语气坚定地说道:

 “嗯,这样的话,唐厂长你那边弄一份详细的报告,向部里正式申请一下。

 报告中要详细阐述‘超七’出口的巨大潜力、产能不足的严峻形势,以及合并011基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数据要详实,论证要充分,最好能附上一些格鲁门公司那边的意见,增强说服力。

 我这边也尽快将此事向部里高层汇报,并全力推动此事。

 我相信,部里面考虑到创汇,为国家争取外汇收入,以及提升我国航空工业国际地位的战略意义,应该会有很大几率批准的。”

 挂断电话后,尹裕光没有丝毫耽搁,立刻起草了一份措辞严谨、数据详实的报告,将“超七”出口面临的产能问题,以及将011基地并入锦飞公司的战略意义和具体操作建议,详细地阐述了上去。

 报告中,他特意强调了美国空军采购“佩刀二”作为假想敌战斗机所带来的巨大宣传效应,以及由此引发的国际市场对“超七”的强烈需求。

 在报告中他强调,如果不能及时扩大产能,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将错失一次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不仅会痛失提升华夏航空工业国际声誉的机会,还会错过巨大的创汇机会。

 在尹裕光这边忙着弄报告的时候,唐厂长那边也没有闲着。

 刚才在电话里说把011基地并入锦飞公司,只是他的临时起意,还并没有和公司高层进行过商量。

 这次可是要吞并一个体量不小的兄弟单位,内部的阻力可想而知。

 于是他挂断电话后,立即就召集了公司高层召开紧急会议,将与尹裕光的通话内容以及自己的想法向大家进行了通报。

 刚把通话内容进行完通报,会议室内的气氛就变得异常热烈。

 大家纷纷就此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支持,有的担忧,有的则提出了更加具体的建议。

 “唐厂长,这个想法太大胆了吧?”

 一位副厂长率先发难,他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语气中带着明显的质疑。

 “把011基地并过来?他们可是和我们同级的军工单位,建厂虽然比我们晚一点点,但要兼并这样的单位,上面的阻力肯定很大。”

 公司财务主管也提出了自己的担忧:

 “就算上面同意了,合并之后的财务核算也是个大问题。

 011基地的负债情况怎么样?职工的安置问题怎么解决?这些都需要仔细考虑。”

 一位车间主任则从生产的角度提出了疑问:

 “011基地虽说也主要生产歼七系列,但是我们的超七和歼七还是有部分不同的。

 如果要把他们并过来,生产线还是需要部分改造,工人也要按照新标准重新培训,这些加起来的开销也不小。”

 “是啊,唐厂长,”一位资历较老的工程师附和道:

 “如果把011基地兼并过来,即便是能够多生产出来一些超七战斗机,但是不光生产工人多了。

 011基地的退休工人,以及家属问题,也需要锦飞公司养起来。

 这样一来一去后,还不如锦飞公司的职工多加一点班,或者公司自行扩大规模,多放一点招工指标出来。”

 当这样的提法说出来后,马上就赢得了好多人的认同。

 大家纷纷表示,如果能够公司自行扩张,那么还是自行扩张好。

 毕竟在本地扩大生产规模,在管理上要方便许多。

 011基地和锦飞公司根本不在同一个省,要是真的把011基地兼并过来,这种跨省的管理肯定不容易。

 并且如果所有生产都在一个园区,物资的调动上面。也要方便许多。

 还有人提出了更深层次的担忧:

 “我们锦飞公司好不容易弄好132厂和611所的合并,理顺了内部关系,现在又要合并一个新的单位,这会不会再次引发内部的混乱?

 人员的调动、岗位的调整、利益的分配,这些都是非常敏感的问题,处理不好会影响公司的稳定。”

 唐厂长认真听取了大家的意见,并一一做了解释和说明。

 他强调,将011基地并入锦飞公司,不仅仅是为了解决眼前的产能问题,更是为了提升公司的整体实力,增强未来的发展潜力。

 说到激动处,唐厂长指着墙上的世界地图,语气激昂地说道:

 “同志们,今后我们公司的主要出口产品肯定是超七!

 和美国、苏联的产品相比,尽管我们锦飞公司这两年的产品性能提升很大,但是国外还是更认可美苏的战斗机。

 现在我们必须趁着f5和米格21停产的机会,抓紧时间占领轻型战斗机市场。

 如果我们锦飞公司能够抓住这次机遇,就能够将公司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成为国际知名的军工企业!

 如果我们公司不抓紧时间扩张,那么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机会从我们手中溜走,被其他国家抢占市场!”

 他继续解释道:

 “011基地虽然主要生产歼七系列,但超七本身就是在歼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011基地那边有大量具备丰富飞机制造经验的技术工人,这些技术工人只要稍加培训,就能迅速投入‘超七’的生产。

 而且,011基地的地理位置虽然和我们不在同一个省,但当初三线建设的时候就已经打好交通基础,我们完全可以通过铁路和公路进行物资调运。

 至于管理上的问题,我们可以成立专门的跨区域管理团队,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确保两地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协调。”

 唐厂长还特别强调了合并后的利益分配问题:

 “大家担心的011基地的退休工人问题,即便是合并进来,在具体核算的时候还是会单独核算。

 公司会按照国家的相关政策妥善解决,不会给公司增加额外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