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先生,我理解贵方想要发展航空工业的迫切心情。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自身规律,欲速则不达。
贵国目前在大型模锻压机等关键设备上的缺失是客观存在的,这直接制约了贵国独立生产佩刀二机体的可能性。”
他顿了顿,环视了一圈韩方代表团,继续说道:
“与其耗费巨资引进设备、摸索技术,不如直接购买华夏的结构件回去组装,这才是目前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方式。”
为了更具说服力,唐厂长拿出了一个极具分量的例子:
“诺斯洛普公司的f-20虎鲨战斗机你们应该相当了解了。
这款战斗机的性能和佩刀二相比,严格意义上来说,其实还是要稍逊一筹。
可是据我们了解,诺斯洛普公司他们给你们的报价,大约在1300万美元左右。
而我们的佩刀二,在性能上并不逊色于f-20,甚至在某些方面还有优势。
我们之所以能够做到如此低的报价,其中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这款战斗机的大部分生产研发在华夏。
也只有从我们这里直接购买结构件进行组装,成本能够压到1000万美元。”
朴德昌听到这里,眉头微微皱起。
唐厂长的话不无道理,从经济角度考虑,直接购买结构件确实是最划算的。
他沉吟片刻,抬起头,语气中带着一丝商量的意味:
“唐厂长,贵方的提议我们认真考虑。
不过,我们希望能够直接从华夏购买机体结构件进行组装,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中间环节,进一步降低成本。”
唐厂长闻言,脸上并没有露出意外之色,他早就预料到韩方可能会提出这样的要求。
他微微一笑,解释道:
“朴先生,贵方的想法我们理解。
但【佩刀二】项目并非我们锦飞公司单独的项目,而是由格鲁门公司、沙特阿拉伯、巴基斯坦和我们四方共同投资研发的国际合作项目。
在项目投资的时候,我们就已达成共识,锦飞公司只负责提供设计和制造飞机主体结构件。
有沙特和格鲁门公司负责,至于飞机的组装,由巴基斯坦承担。
这是既定的合作框架,我们必须遵守。”
唐厂长对方理解自己所说的后,他才补充道:
“当然,如果韩国方面决定引进佩刀二,并希望自行组装,我们完全可以理解。
但根据补充协议,贵方只能从巴基斯坦购买机体结构件。
至于必要的培训和技术支持,我们锦飞公司可以协助巴基斯坦方面,在其组装厂进行。
这样既能满足贵方的需求,又能避免因华韩两国尚未建立正式外交关系而可能产生的障碍。”
朴德昌听完唐厂长的解释,脸上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
他知道,唐厂长的话并非推托之词。
国际合作项目的复杂性他有所了解,任何一方都不能随意更改既定的协议。
在格鲁门公司代表佰纳德的陪同下,朴德昌一行人结束了对锦飞公司的考察。
回到下榻的宾馆后,朴德昌立即将此行获得的信息整理成详细的报告,然后带着这份报告回到了汉城。
韩国高层在收到朴德昌的报告后,立即就针对这份报告召开了一次会议。
会议室内气氛凝重,各方代表围绕着佩刀二的引进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从朴经理发回的报告来看,佩刀二的性能确实不错,尤其是其航电系统,可以做到与f-16相同的雷达口径,这意味着在超视距作战能力上,两者几乎不相上下。”
一位空军将领率先发言,肯定了佩刀二的性能。
“而且,佩刀二的价格也极具吸引力。
初始报价才1000万美元,如果能从巴基斯坦方面采购配件回国进行组装,价格肯定还能再压一压。
相比之下,f-20的1300万美元和f-16战斗机1600万美元的高报价,佩刀二的性价比优势非常明显。”
一位负责军购的官员补充道。
“但佩刀二的机体毕竟比f-16小一些,载弹量也相对较少。”
一位参谋人员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如果我们引进佩刀二,是否会影响我们空军的整体作战能力?”
“这个问题我们也考虑过。”
另一位参谋人员回应道:
“但考虑到我们国家的国土面积相对较小,佩刀二的航程和载弹量对于我们来说已经足够。
更何况,佩刀二的采购和维护成本都比f-16低得多,这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优势。”
会议室内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所有人都明白,这次引进战斗机不仅仅是单纯的军事采购,更关系到韩国航空工业的未来发展。
“最关键的是,我们可以通过从巴基斯坦引进散件的方式,逐步掌握佩刀二的组装和维护技术。
这对于我们建立自主的航空工业体系至关重要。”
一位政府官员的话打破了沉默,点出了问题的关键。
“而且,根据我们从内部渠道得到的消息,巴基斯坦引进佩刀二的价格约为800万美元。
如果我们能够通过谈判,以900万美元左右的价格成交,那将是非常划算的。”
一位情报部门的官员透露了一个重要的信息。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和权衡,韩国高层最终达成了一致意见,将佩刀二作为新一代战斗机的第一选择。
在确认【佩刀二】能够以远低于f-16的价格实现了后者90%左右的战斗力后,韩国政府迅速组建了一支谈判小组,正式与格鲁门公司和沙特展开了关于佩刀二采购的谈判。
……………
自从张红旗强硬态度拒绝了红杉资本的苛刻投资条件后,平静的水面下暗流涌动。
红杉资本在cia的支持下,开始在欧美市场上掀起一股关于软件行业安全性的舆论风暴。
首先发难的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美国报纸“硅谷瞭望”。
一篇题为《隐藏在代码中的威胁:华夏软件的安全隐患》的文章矛头直指以“易用操作系统”为首的星海电子软件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