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乐成溪 作品

第373章 笑口常开的超七战斗机(第2页)

 不过评论了一番后,张红旗并没有倾向于任何一个方案。

 见张红旗如此点评,涂总工当即就觉得这小子应该是有想法,于是就说道:

 “红旗,看你这个样子,心里想来是有了自己的想法,说来给我们听听。”

 张红旗也不扭捏,直接就新建了一个设计文档,开始现场进行设计。

 他一边操控着键盘鼠标开始作图,一边说道:

 “涂总工,我这个方案目前也只是一个想法,如果能够成功的话,今后应该可以用在歼十六上面。”

 在张红旗的快速敲击中,一个机头部分设计快速成型。

 这个机头部分明显可以看得出来,进气方案颇为新颖,完全不同于之前那个参照f16的腹部进气方案,也不同于歼七3使用的下颌式进气方案。

 怎么说呢,大概就是把歼七3的下颌式进气方案向机头的两侧进行了扩展,现在的进气口,包裹了机头下半圆的外侧。

 最让在场工程师们感到把握不住的地方,就是这个设计没有设计附面层隔板。

 要是真按照这个设计来弄的话,发动机的进气是否能够满足要求真的不敢保证。

 不过在场的工程师们都没有马上表示反对这个设计,而是在开始反思到底有什么地方是自己没有想到的。

 在考虑了一会儿后,涂总工又仔细看了看设计图后,才问道:

 “红旗,你的这个设计是打算把机头当做进气锥来用,从而省掉附面层隔板?”

 张红旗点了点头,确认道:

 “我就是这样想的,我们可以把机头当成一个固定的进气锥,然后通过对机头外形进行设计,尽量用这个固定的进气锥满足战斗机的全部工况。”

 涂总工眉头皱了皱,思考没多久后就说道:

 “你这个想法不错,在设计上,完全是我们之前歼七3方案的延续。

 不过没有附面层隔板,要满足不同速度下的进气需求,设计上不好搞啊。”

 张红旗完全并没有这方面的担心,毕竟后世歼20上面用的都是dsi进气道,说明这样的设计完全行得通的。

 当然他的这个设计并不是来自歼20,而是参照后世俄罗斯的ppt战斗机苏75。

 【早期版本的苏75,超七参照这个,不过是单垂尾版】

 和dsi进气道相比,这个更像是下颌式进气道的进阶方案。

 张红旗:“这个就要看我们机型的定位了,只要我们优化到位,就算和美国的f16相比,它采用的固定皮托管式进气道也不一定优于我们这个方案的进气效率。

 就美国那边f16的设计理念而言,他们已经完全放弃了高空高速的追求,只强调跨音速的机动性能。

 我们的这个方案完全可以达到和美国f16相同的效果,在宣传的时候我们完全可以拿美国人的设计理念来证明我们的设计是合理的。

 最关键的是,如果这个设计方案可行的话,我们完全可以在这个方案的基础上,对无附面层隔道的超音速进气道做进一步的研究。”

 随后,张红旗用软件另外画了一个dsi进气道的局部模型,然后指着屏幕上的设计说道:

 “如果我们在超七上面的方案得到验证通过,我们完全可以把进气道设计成这个样子。

 通过在机体上面设计固定的鼓包,用鼓包的形状来对气流进行压缩,模拟常规进气道中的一、二级可调斜板。

 如果这样的方案真能够行得通,那么我们就可以进一步简化歼十六的进气道。

 我初步估计,如果采用这样的设计,取消掉附面层隔道后、辅助进气门以及放气门后,飞机的结构重量可以大大减轻。

 简单估算一下,至少应该能有一两百公斤吧!”

 张红旗轻飘飘的一句话,让在场的工程师们激动不已。

 歼十六最开始的时候,定位就是低成本多用途战斗机,本身就不考虑跑高空高速,当然因为斯贝发动机的原因,也无法跑高空高速。

 所以在设计的时候为了简化设计,进气道本来就是采用的半圆形皮托管式进气道,里面连可调式进气锥都没有设计。

 这也是在换装涡扇十五发动机后,歼十六b型仍然不能飞高空高速的重要原因。

 不过这个问题在后面的改进方案当中是计划解决的,不过当前与英意合作方在销售上产生分歧后,这个计划被暂时延后了。

 抛开规划当中的方案不谈,如果歼十六上面能够使用这样的设计进行减重,能带来的好处肯定是不少的。

 当然歼十六是龙牙公司的项目,这种新型设计放到歼十六方案上,也未免太便宜外国友人了。

 涂总工这个时候想到的是,这个设计如果真的能行,拿到歼十六y型上面去用,才是最好的选择。

 当即涂总工就拍板道:“红旗,你的这个研发规划不错,很有发展前途!

 目前你搞出来的这个方案,相对于你的最终规划来说,确实也足够简单。

 把机头视做半个进气锥这样的法子,也亏你小子能够想得出来。

 来,你继续说一下超七的其它部分又该怎样设计。”

 见涂总工认可了自己的想法,张红旗就继续道:

 “其他部分的设计,我跟你们之前的设计大差不差。

 边条翼肯定是要引入的,我这个进气道的边缘部分搞好作为边条翼的起点。

 至于起落架,我个人认为还是参照歼十六调整一下比较好。

 毕竟超七的定位是多用途战斗机,调整起落架有助于增加飞机的挂点。”

 和之前一样,张红旗在计算机上把飞机的设计简图画了出来。

 对比歼七4这个机型,机身的改动确实相对于之前锦飞公司搞出来的方案来说,要稍微少了一点。

 但是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这个,张红旗给出来的方案,机体结构重量能够得到减轻才是最重要的。

 虽说减轻的重量相对于飞机的总重来说并不算多,但是这可是战斗机,一百来公斤的重量在格斗的时候,有可能决定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