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乐成溪 作品

第356章 圈地?!

 张红旗之前在搞投资的时候,除了星海电子和星途航空以外,其他投资基本上都是股权投资。

 这次从投资的公司拿转包业务,也只是张红旗顺带提了一嘴,在最开始的时候完全是由龚德涛负责运营的。

 从最近一段时间的实际运作情况来看,如果不是张红旗要求要加强整合,降低价格。

 龚德涛的分包运作模式,起码稳定运行个几年是没问题的。

 想到自己这么一插手,又要增加一大笔固定资产投入,手头的资金就更加吃紧,张红旗就有点想自我反省一下。

 但是也仅限于想一想,自己选择的路,再怎么也要走下去。

 “你所说的这个确实是个问题,这样吧,先把咱们目前手头拿到的代工业务整合一下。

 把和咱们主业相关的部分先筛选出来,这部分统一归集到一个工业园区来进行生产制造,尽量通过批量生产的模式把成本压下来。”

 尽管知道老板所说的大方向是正确的,但是在具体运营的时候,这里面可能就涉及到很多问题。

 龚德涛本着负责任的态度,提醒道:

 “老板,即便是这样,贸然按照这个模式来进行运作,其中潜在的风险也是很大的。

 虽然说现在内地已经有了几个经济特区,要在内地拿地建厂比之前容易多了。

 但是办厂所需要的人才,现在却着实不好找。

 就拿和咱们合作的那几家工厂来说吧,他们也就过去的早一点,要不然根本招不到人才。

 据我所知,现在在内地新建厂的老板,他们手头的技术人员和管理层大部分都是从香江这边过去的。”

 龚德涛指出来的这个问题,在这个时期具有普遍性。

 在内地的人才没有培养起来之前,即便是再过好多年,这种现象肯定会持续。

 张红旗也不是一个不听劝的人,马上就打算调整经营策略。

 “龚经理,你说的这个确实是咱们自己建厂的最大难点。

 但是整合代工业务,把代工品的价格降低是我们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你看有没有什么其它办法做到这一点?”

 龚德涛知道要整合代工业务,要把产品价格压低,这种事情既简单又不简单。

 说简单无非就是走以前行商的路子,只要把控了那些投资的公司,就可以用成规模的代工订单来迫使代工厂降价。

 如果运作得好,在把价格控制下来的基础上,代理转包公司能够挣上一笔。

 原本龚德涛第一反应是打算这样建议,但是在考虑到之前老板所说的整合代工业务,就觉得不能单纯地这样搞。

 “老板,你看这样行不?

 咱们先把手头的代工业务梳理一下,把里面最有价值的部分,拿出来和代工厂谈。

 如果代工厂愿意接受咱们的投资,并按照我们的指导,相互之间进行协作分工。

 那么以后我们的代工业务,就优先分发给这些代工厂。

 如果每家代工厂的持股比例按照3%~5%的样子进行换算,那么我们可以用一份投资撬动20~33倍左右的资产。”

 入股关联企业,进而参与关联企业的经营活动,这一套操作模式其实早就不新鲜了。

 不过这个建议,确实比较符合当前所面对的实际情况。

 但是在具体如何操作上面,张红旗觉得可以更进一步。

 “你的这个建议不错,前期可以按照这个模式来运营。

 但是资金宽裕以后,我觉得我们还是要搞自己的代工工业区。”

 龚德涛不解地问道:“我们自己的代工工业区?”

 张红旗:“确实是这样,我们现在合作的那几个代工厂,虽然说现在基本上都集中在临近的sz经济特区。

 相互之间进行协作,所需要的物流成本也并不大。

 但是如果能够整合到一个代工工业区内,制造成本应该能够进一步降低。

 最关键的是,把这些代工厂整合到一起后,星海电子就相当于拥有了一个最好的测试场地。”

 龚德涛只觉得老板的思路转得太快,一下子就从代工厂转到了星海电子。

 不过不管怎么说,这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贴合了公司当前的主业。

 但是按照这样的扩张速度,其中的风险实在太大了。

 龚德涛有心劝诫,可是想到老板这几年顺风顺水,又觉得老板可能不会听,于是只能恭维的同时提醒道:

 “老板,要是依照你的这个规划,一切顺利的话,公司的资产肯定能够快速增值。

 就是在运作的时候,不确定的地方实在是太多……”

 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张红旗并没有因为事业顺利轻视自己的建议。

 “龚经理,谢谢你的提醒,你说的这个我知道。

 我说的代工工业区的事,完全不用急。

 你有时间的话,可以和sz经济特区

那边联系,慢慢谈这个项目。

 在前期可以借着这个项目,先把工业用地给圈起来。

 真正要进行投资,我觉得完全可以放在公司现金流宽裕的时候。”

 听到张红旗所说的圈地,龚德涛的心思一下子就活络了起来。

 作为香江人,他可是经历过香江房地产行业的几次大涨。

 现在内地的土地价格着实便宜得很,如果能够借着开办工业区的由头,在sz经济特区圈一大块好地,那么真的可以说是为公司置办了一份最优质的资产。

 龚德涛这个时候,觉得自己完全明白了老板的用心。

 和这个时候的大多数香江老板不同,自家老板虽然出生自内地,但是对内地的发展比任何人都看好。

 开办的公司虽然在香江注册,但是主业的运营基本上都是在内地。

 “行,老板,你的意思我搞明白了。

 工业区的事,我会积极和特区政府进行接触……”

 ……

 在香江把事情办完后,照例采购了一番,回到锦飞后带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去父亲和岳父家。

 说起来张铁柱和孙守璞虽说受教育程度差别很大,但是从根子上讲,他们都是一类人。

 自从拨乱反正后,这两位的工作热情高涨,一直奋斗在生产第一线。

 哪怕是张红旗发达了过后,厂里到处都在讨论,他们两个什么时候回去享清福。

 又或者直接辞去厂里面的工作,去帮张红旗经营锦飞公司。

 但是让众人都没有想到的是,这两人根本没有如同大家所想的那样选择,而是继续工作在锦飞公司的生产第一线。

 说实话,当初张红旗也曾经和两位长辈提过,过来帮自己的想法。但是无一例外的都被拒绝了。

 张红旗老爸给出来的理由是,星途公司主要是搞设计的,连搞生产的地方都没有,自己去了又帮不了什么忙。

 再一个现在黄主任被清理了,现在厂里面的领导对自己都好的很。

 自己在厂里和老伙计们一起做点事情,日子还过得实在点。

 至于岳父大人,很明确的表示,自己当初从国外回来,就是为了给国家研究先进战斗机。

 如果自己到星途公司去工作,那就有违于自己原本的初心。

 两位长辈这么一说,张红旗也不好再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