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乐成溪 作品

第221章 逼着向前进

 张红旗和胡克博士对坐了好一会儿,胡克博士尽管是在喝着他非常喜欢祁门红茶,但此刻他觉得这杯茶好像变了味。

 见到胡克博士的反应,张红旗知道自己必须得让他知道区域性打包授权,已经是能够争取到的最好条件。

 “胡克博士,其实这种情况你几年前就知道了的,连罗罗那样的公司都只能与华夏一次性交易专利许可,我们这样的初创公司能争取到这样的条件就不错了。”

 胡克博士这时终于停止喝着让他觉得变味了的茶,有点激动地开口说道:

 “他们怎么能这样做,像是我们公司这样的创新型公司不扶持,反而直接一次性买断生产许可。”

 见到胡克有点激动,张红旗赶紧劝道:“胡克博士你别激动,严格意义上讲,我们的公司注册在香江,他们不扶持很正常。

 现在的华夏这边资金十分有限,特别是外汇,更是少之又少。他们坚持这样的策略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在当前这样的情况下,对我们最有利选择的还是,用华夏这边的生产许可,快速收回我们的开发成本。

 同时利用好华夏这边的低廉人工成本,生产出低成本产品去国际市场上抢市场。”

 胡克博士也不是那种喜欢钻牛角尖的人,他只是一时接受不了,事情没有按自己想的方向发展而已。

 “行吧,你说的我同意了。不过后续开发新产品的时候,核心部件一定要做到在公司内部加工。”

 ……

 在和胡克博士达成一致意见后,张红旗在第一时间,就给远在北都的尹裕光作了回复。

 大概是那边为了照顾胡克博士的情绪,在尹裕光收到消息后的第二天,香江卓越动力有限公司的账户上,就收到了一笔600万香江币的汇款。

 按照香江卓越动力与华航技达成的初步协议,这笔600万香江币是作为发动机生产许可证的预付款打过来的。

 剩下的2,400万香江币生产许可证费用,得等到e2-1000涡桨发动机正式通过验收过后才会支付。

 并且这2,400万香江币并不会全额支付到香江卓越动力公司的账上,其中大部分都将会以,国内这边为香江卓越动力和其母公司香江星途航空公司进行代工生产的形式,进行支付。

 (注:这个价格大概折算下来,基本上相当于斯贝专利费用的1/8左右,不过考虑到大部分是以代工的形式进行支付,这个比例实际上要比1/8低上不少。)

 得益于胡克博士的丰富经验,以及张红旗的计算能力,e2-1000涡桨发动机的设计过程非常顺利,因此开发成本相当的低。

 即便在这种情况下,国内的总体支付费用,已经完全能够覆盖开发成本。

 只不过要想挣到钱,继续进行后续的产品迭代,就只能够靠着对外销售才行。

 为了快速地走向良性循环,张红旗正式和锦飞公司,开始开发小型公务机。

 按照张红旗的原计划,开发小型公务机应该会等到手头钱稍微宽裕一点后,再进行的。

 但是按照与华航技达成的协议,等到涡桨发动机成功通过验收后,他手头就会有一大笔代工补偿贸易额度可以用。

 在暂时e2-1000涡桨发动机没有装机对象时,使用这笔代工补偿贸易额度来开发小型公务机,成为了张红旗当前最现实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