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月明 作品

第258章 无题

 接下来一段时间,陈景恪再次陷入了忙碌之中。

 帝国计划需要进一步完善,淡马锡商贸之城的制度建设,雇工保护法也需要关注。

 还要抽出时间给徐妙锦上课……

 可以说,每天都忙的脚不沾地。

 这期间,福清负责编写的《麻六甲海盗》正式定稿,陈景恪检查没有问题之后,拿到皇宫给朱元璋看。

 老朱相当无语:“你们是真闲的慌啊,写什么不好,写个海盗算什么。”

 “还什么海洋代表着自由,拥抱海洋就是拥抱自由。”

 “真是会给自己脸上贴金,贼永远都是贼,洗不白的。”

 陈景恪能咋回答,总不能说上辈子特别喜欢某船长吧。

 “就是希望激起大明百姓对海洋的向往……”

 “海洋广阔无边,光靠朝廷的力量,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完成探索。”

 “借助民间的力量,效率会高上许多。”

 朱元璋很不以为然,民间力量能和朝廷比?

 不过他也没有再说什么就是了。

 一本神怪小说罢了,又没有什么反帝反大明的内容,没必要大动干戈。

 “要是有空,就让福清把驸马传继续往下写,民间可是流传几十个版本呢,她才改编了几个故事。”

 比起什么海盗、神怪,他更喜欢驸马传。

 虽然名为驸马传,但皇帝的戏份也是很重的,且形象非常高大上,太符合老朱的胃口了。

 陈景恪说道:“海盗写完就准备着手续写驸马传,素材都已经收集好了,很快您就能看到下一部了。”

 朱元璋点点头,突然说道:“福清今年已经十八了……”

 陈景恪连忙打断他的话,说道:“是是是,我知道了……”

 “那什么,殿下那边还有事,陛下您先忙,我去那边看看。”

 说完落荒而逃。

 朱元璋有些懵,啥情况?

 不就是提了一嘴生孩子的事儿吗,又没有强迫你怎么着,至于这么害怕吗。

 他却不知道,陈景恪这是前世被催婚催生给整出心理阴影了。

 逃出老远陈景恪才停了下来,擦了擦额头的汗,很是无语。

 没想到穿越了还能被催生,还是朱元璋亲自催,压力山大啊。

 不过老朱不提这一茬,他都快忘记了。

 按照虚岁来算,福清确实已经十八了。

 而且洪武二十年即将走完,她实岁也到十八了。

 确实该考虑这事儿了。

 现在外面一直疯传他是遭了天谴,虽然堵住了后来求药的人,却也带来了很多麻烦。

 尤其是陈远和冯氏夫妻俩,嘴上不说,脸上写满了担忧。

 不行,回去就和福清好好研究一下,用实际行动破除谣言。

 -----------------

 古代出书基本属于倒贴钱行为。

 没有版权保护的时代,但凡一本书火了,定然是盗版满天飞。

 不,都不能叫盗版了。

 因为都无所谓正版,又何来盗版之说?

 所以,想要出书基本都要自费。

 可即便如此,依然有无数人想要出书,出书的人无不期望盗版满天飞。

 皆因一个字:名。

 立德立功立言,谓之三不朽。

 出书就是立言。

 对于重视历史,重视身后名的华夏人而言,意义有多大可想而知。

 不过陈景恪并没有操太多心,麻六甲海盗和立言之间的差距超过十万八千里,实在没必要花费太多心力。

 反倒是福清比较上心,毕竟是她一字一字写出来的吗。

 按照之前商量好的推广套路,先是找说书先生四处传播。

 重点还是放在了沿海城市,借用了一点市舶司的力量,将此书推广到了海商群体。

 确实引起了船工们的喜爱。

 尤其是当里面写的一些疾病和治疗方法,被证实是真的之后,这书就更火了。

 几乎每个商船上,都有一套海盗小说。

 这些事情陈景恪一概不知,他每天忙的脚不沾地。

 以前只需要操心政务,现在又多了一项任务,造孩子。

 属于劳心又劳力了,实在没工夫关心这些事儿。

 只是让他

没想到的是,很快他就听到了这本书的消息。

 还是在朝堂上听到的。

 有言官弹劾此书带坏社会风气,要求列入禁书行列。

 把他吓了一跳,莫非这书惹出事来了?

 仔细一问才知道并没有。

 这个言官就是在行使自己的本职工作,闻风奏事。

 陈景恪很是无语,却也不好多说什么。

 这本来就是人家的本职工作,也不能说人家错了。

 更何况这书是用笔名发表的,很少有人知道是出自他们两口子的手笔。

 也不能怪言官不长眼。

 朱元璋表面不动声色,心中则乐开了花,让你小子瞎折腾。

 不过还是要给女儿女婿面子的,就说不过是一神怪小说而已,无需大惊小怪。

 此事就此揭过。

 那个言官也没有揪着不放。

 这事儿说白了不值一提,但言官风闻奏事,就是要将社会上一些比较大的动静汇报给皇帝。

 他汇报了,本职工作完成了。

 皇帝也处置了,就没必要穷追猛打。

 不过能被言官拿到朝堂上弹劾,也足以说明海盗火了。

 退朝之后,陈景恪去了解了一下情况。

 发现这本书确实火了,只是火的方式有点出乎他的意料。

 在社会的上层,属于黑红。

 毕竟海盗确实不受待见,但故事性确实强。

 大家属于是一边鄙视,一边偷偷的看。

 看完就凑在一起贬低。

 在中下层就是真的火了,普通百姓才不管主角是什么人,故事好看就行。

 但要说这本书在哪个群体最受欢迎,毫无疑问是沿海地区的百姓以及海商群体。

 至于原因,就不多赘述了。

 但要说这本书带来最大的影响,不是促进了海盗行业的发展,也不是吸引大批百姓向往大海,而是妈祖的祭祀。

 本来妈祖祭祀,只在东南沿海几个港口城市流行。

 随着这本书的流传开来,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这个神灵。

 更多沿海城市的百姓,开始自发的信奉妈祖。

 尤其是很多海商,本着宁愿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想法,出钱出力修筑妈祖神祠塑造神像。

 更是刺激了妈祖信仰的推广。

 要说反应最快的,非道教莫属。

 龙虎山立即抓住机会,将妈祖请进了龙虎山祭祀,随后东南道教各分支也相继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