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月明 作品

第366章 谨言慎行

 朱雄英兴奋的说道:“据锦衣卫的调查,已经有上千名豪商来到洛阳,其中海商就占了一半。”

 “看来这次的钟表,能卖一个好价钱啊。”

 朱标也不禁点头同意,第一批钟表他依然准备采用拍卖的方式。

 有钱人越多,卖出来的价格就越高,这次朝廷又能大赚一笔了。

 虽说现在朝廷不缺钱,可也没谁嫌钱多不是。

 陈景恪却提出了新的建议:“我以为,这次最好不要用拍卖的方式。”

 朱雄英惊讶的问道:“哦,为何?”

 朱标也好奇的看了过来。

 陈景恪解释道:“钟表与玻璃不同,玻璃有技术壁垒,不懂理科的人很难造出高品质的玻璃。”

 “所以朝廷可以垄断高品质玻璃贸易,维持一个极高的价格。”

 “可是钟表不同,它太容易仿制了,很快就会泛滥。”

 泛滥有点夸张,但这玩意儿没有技术壁垒,制造成本又不高,确实配不上它的高价值。

 除非炒作品牌。

 同样厂子出来的东西,就因为贴的牌不一样,价格一个在天一个在地。

 可现在炒作品牌,还是算了吧。

 锦衣卫的屠刀都拦不住贴牌仿冒货,正如私铸同样无法彻底禁绝一个道理。

 即便是现在,依然有人在私铸铜币。

 而且因为大航海时代到来,那些私铸铜币的人,将铸币地点放在了海外。

 查都没办法查。

 当然,也不是完全没办法炒作品牌,但眼下很明显不是合适的时机。

 朱雄英更加疑惑:“我知道容易仿制,所以咱们才要在短时间内尽可能多的出货啊。”

 “趁现在大家不知道钟表的真实情况,肯定能拍出高价来。”

 不等陈景恪回答,朱标先开口道:“因为朝廷的信誉高于一切。”

 见朱雄英依然一脸疑惑,他表情严肃的解释道:

 “现在我们确实可以靠着信息差,从商人那里赚取大量的钱财。”

 “可是等他们发现真相,就会生出‘原来朝廷也会这样’的想法。”

 “一旦他们生出这种想法,就代表着朝廷的信誉被动摇。”

 “这带来的后果,是多少钱也无法弥补的。”

 说到这里,他语重心长的道:“朝廷可以赚钱,但最好只赚光明正大的钱,至少明面上要做到。”

 朱雄英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点头道:“我懂了,朝廷的信誉高于一切。”

 朱标欣慰不已,这孩子能懂这个道理,将来就不会差。

 可马上,朱雄英就一脸遗憾的道:

 “如此赚钱的机会摆在眼前,却只能放弃,实在让人不甘啊。”

 陈景恪笑道:“也没有那么悲观,赚肯定是能大赚的,毕竟这是第一批钟表。”

 “只是没有最初赚的那么多而已。”

 朱雄英眼睛一亮,连忙问道:“你有更好的办法?快说快说。”

 陈景恪说道:“给所有的钟表都标上一个很高的价,然后分堆卖。”

 “每一堆都有一个编号,大家抽签。”

 “抽到几号,就将相应的那一堆买走。”

 朱雄英失望的道:“我以为你有什么高招呢,就这?”

 “他们知道钟表能仿制,还会出高价买吗?”

 陈景恪胸有成竹的道:“会,不但会买,还会夸朝廷讲信誉不骗人。”

 朱雄英将信将疑的道:“为什么?”

 朱标也有些疑惑,但随即就露出恍然大悟之色,显然是想明白了。

 “因为朝廷卖的不是钟表,而是制作钟表的技术。”

 “钟表的实用性谁都能看得出来,即便无法拍卖,也是一门很赚钱的营生。”

 “早一天仿制出来,就能赶在别人前面,多赚一天的钱。”

 朱雄英也恍然大悟,接话道:

 “现在只有朝廷手里有钟表,想仿制就只能买我们的钟表,即便明知道价格高也要买。”

 随即他又质疑的道:“可是,他们就不怕前脚花高价买了,后脚朝廷又大批出货吗?”

 陈景恪说道:“所以,朝廷要对外承诺,拍卖结束后的一个月内不会对外出货。”

 一个月,足够工匠们仿制出合格的钟表。

 是的,这玩意儿的原

理就是这么简单。

 但想大批量制作,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培育熟练工。

 至少在今年,朝廷都将是钟表最大的出货商,足够赚的盆满钵满了。

 -----------------

 很快,朝廷就对外公布了本次售卖规则。

 而且朝廷还明确表示了,钟表很容易仿制,要不要参与进来自己考虑清楚。

 并且还规定,想入围先缴纳一万贯保证金。

 这种全新的方式,引起了众多商人的广泛讨论。

 一万贯保证金是不少,但能来这里的无一不是豪商,没人在意这一点。

 大家讨论的是拍卖本身。

 容易仿制,还设置这么高的门槛,还卖的这么贵……

 这是想做啥?

 大家都不是蠢人,很快就明白了朝廷的用意。

 这不是卖钟表,而是在卖制作技术。

 部分对此事不感兴趣的商人,直接选择了放弃。

 钟表的实用性和商业价值大家都懂,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对制造业感兴趣,这是很正常的。

 有人不感兴趣,就有人感兴趣。

 还有一些商人得知真相后,变得非常兴奋。

 朝廷肯出售制作技术?

 好好好,太好了啊。

 一旦掌握了技术,作坊建立起来,就是下金蛋的母鸡。

 到时候就算钟表的价格被打压下来,也是有利润的。

 这才是长久的买卖。

 况且,世界太大了。

 不会真的有人认为,所有国家和势力都能仿造钟表吧?

 容易仿制也只是相对而言。

 大部分蛮夷势力冶铁都不会,就算将技术教给他们都仿造不出来。

 只能从大明购买钟表。

 所以,这个生意利润还是非常大的,而且还是个长久买卖。

 想的很通透的商人们,挥舞着宝钞就来报名了。

 最终工部制作的那些钟表,全部卖了出去,售价高达六百余万贯。

 那种价值八万八千八百八十八贯的超豪华座钟,卖出去了足足十五台。

 不是只有十五个人买,而是工部就只造了十五台。

 看着手里的成交清单,朱标的手都不自觉的抖了一下。

 有钱,大明的商人太踏马有钱了啊。

 朱雄英也咋舌不已:“竟然还有一百二十六台超豪华座钟的订单?那些商人竟然如此有钱了吗?”

 陈景恪摇摇头,说道:“恐怕他们不是自己用的,而是准备拿去卖钱的。”

 “海外很多国家的君主,奢靡程度远超我们的想象。”

 朱雄英说道:“他们就不能等仿制出来,自己制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