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四周一片寂静(第2页)

 王晓峰和陶春生对视了一眼,心中明白了这次任务的艰难。

 “老爷爷,多谢指点。我们这就出发。”王晓峰恭敬地鞠了一躬。

 老者点点头,递给他们一只青玉瓶,“这是盛寒潭水的容器,千万小心,不可弄碎。”

 两人接过玉瓶,背上行囊,朝着东侧山谷走去。

 山谷的路异常难走,荆棘密布,岩石陡峭。陶春生一边挥刀开路,一边忍不住抱怨,“这地方怎么这么难走,老爷爷也太低估咱们了。”

 王晓峰叹了口气,“师兄,别抱怨了,咱们快点赶路吧,师父等不起。”

 走了约莫半个时辰,寒气渐渐弥漫开来,四周的树木也开始覆盖上一层薄薄的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到了,就是这里。”王晓峰指着前方一片雾气缭绕的水面。

 寒潭静得出奇,水面如镜,却透着一股森冷的寒意。他们站在岸边,都能感到刺骨的凉意。

 “晓峰,你在岸边守着,我下去取水。”陶春生脱下外袍,露出贴身的护甲。

 “不行,师兄,这潭水寒气这么重,你一个人下去太危险了。我陪你一起!”王晓峰坚定地说。

 “你这小子,怎么这么倔!”陶春生无奈地摇了摇头,“好吧,但你要听我的指挥,千万别乱来。”

 两人点燃火折子,用绳索拴住彼此的腰,缓缓走入寒潭。

 寒气侵袭,全身仿佛被冰针刺透。陶春生咬紧牙关,低声道:“忍住,越往里越冷,别分心!”

 他们一步步靠近潭中心,终于看到了那块冰晶石。冰晶石晶莹剔透,表面散发着微弱的蓝光。

 “就是它!”陶春生低声道。他拿出匕首,小心翼翼地挖开冰晶石旁的泥土。

 王晓峰在一旁紧张地看着,忽然,他耳边传来一阵低沉的声音:“快走...快走...”

 他猛地一惊,四下张望,却什么都没看到。

 “师兄,你有没有听到什么声音?”王晓峰低声问。

 陶春生皱了皱眉,“什么声音?别分心,专心盯着冰晶石!”

 王晓峰强压下心中的疑惑,继续观察。突然,水面开始微微波动,仿佛有什么东西在靠近。

 “师兄,小心!”王晓峰大喊。

 一条巨大的黑影从水底窜出,直扑两人。那是一条浑身覆盖着冰甲的巨大水蛇,双眼闪烁着寒光。

 “快退!”陶春生一把推开王晓峰,拔出匕首与水蛇纠缠起来。

 水蛇动作极快,蛇尾横扫,将陶春生打得跌入水中。王晓峰咬牙冲上前,用匕首刺向水蛇的七寸。

 蛇身一震,猛地转头,张开血盆大口咬向王晓峰。

 千钧一发之际,王晓峰从怀中掏出一枚火折子,点燃后扔向水蛇的头部。

 “轰!”火光炸开,水蛇发出一声惨叫,迅速潜入水底。

 “师兄,你没事吧?”王晓峰连忙跑过去扶起陶春生。

 “没事,咱们快取水,别耽误了!”陶春生强忍疼痛,用匕首撬开冰晶石,终于挖出一小块冰晶。

 他将冰晶轻轻放入玉瓶中,瓶口顿时升腾起一股寒雾。

 “成功了,快走!”王晓峰拉着陶春生,迅速离开寒潭。

 回归药田

 两人回到药田时,已是夜晚。老者看到他们狼狈的模样,微微点头,“不错,看来你们过了这一关。”

 王晓峰喘着粗气,将玉瓶递给老者,“老爷爷,这就是寒潭水。”

 老者接过玉瓶,细细端详了一番,“很好,现在跟我来,我教你们如何炼药。”

 在老者的指导下,两人用回阳草的一片叶子,再加上寒潭水和其他药材,熬制出了一碗清香四溢的药汤。

 “快拿去给你师父服下,他会没事的。”老者叮嘱道。

 王晓峰感激地点点头,“多谢老爷爷的大恩大德,日后若有机会,我们一定报答!”

 老者笑了笑,“年轻人,记住,赶山是为了济世,不是为了私利。希望你们以后能明白这一点。”

 王晓峰和陶春生点头应是,带着药汤连夜赶回了师父身边。

 行行行,听你的。”王晓峰无奈地摇了摇头,两人沿着山脚的一条蜿蜒小路向山林深处走去。

 一路上,阳光从密林的缝隙间洒下,斑驳的光影伴随着两人的脚步移动。脚下的山路时而平坦,时而陡峭,陶春生喘着粗气停下来。

 “晓峰,这段路够陡的,先歇一会儿吧。”他放下背包,从中拿出一个水壶递过去。

 “行,休息一下也好。”王晓峰接过水壶,抿了一口清凉的泉水,目光扫过四周。“你看看这儿,天高林密,空气也清新,真是个好地方。”

 “是啊,不过你别光顾着欣赏风景,注意脚下。”陶春生笑了笑,又拿出一包干粮分给王晓峰。

 正当两人吃着干粮时,林中忽然传来一阵细微的沙沙声。

 “你听见了吗?”王晓峰警觉地站起身,眼睛死死盯着声源方向。

 “听见了。”陶春生也站了起来,握紧了手中的登山杖。“可能是动物,别紧张。”

 两人屏住呼吸,声音越来越近。终于,一个灰影从灌木丛中一跃而出。

 “哎呀!原来是一只松鼠,吓我一跳!”陶春生松了口气。

 “深山里的动物胆子还挺大。”王晓峰笑了笑。

 两人继续上路,越往深山走,周围的景象越是幽深,偶尔还能听到鸟鸣和风声交织。大约又走了两个小时,他们终于来到了一个开阔的山谷。

 “就这里吧,天色不早了,这地方够宽敞,适合扎营。”王晓峰观察了一下四周,满意地点点头。

 “好!我来搭帐篷,你去捡点干柴,晚上得生火取暖。”陶春生放下背包,熟练地开始从中拿出帐篷。

 王晓峰点头,拿着一把小砍刀钻进了旁边的灌木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等王晓峰回来时,陶春生已经把两个帐篷搭好了。

 “怎么样?我这手艺还行吧?”陶春生得意地拍拍手。

 “不错不错,效率挺高。”王晓峰放下捡来的干柴,“不过咱得尽快生火,山里一旦入夜,可不是闹着玩的。”

 两人分工合作,不一会儿篝火便燃了起来。橘黄色的火光驱散了寒意,也让周围的黑暗退了一些。

 “晓峰,你有没有发现,咱们这次上山,好像比以前安静多了?”陶春生一边翻动火堆,一边低声问。

 “你这么一说,还真有点怪。”王晓峰皱起眉头,“往常这个时候,虫鸣和鸟叫应该挺多的,今天怎么一点声音都没有?”

 两人对视了一眼,心里都有些不安。

 就在这时,不远处的林子里传来一声低沉的吼叫。

 “那是什么?”陶春生脸色微变,手已经握住了登山杖。

 “听声音像是野兽……”王晓峰咽了口唾沫,“别慌,咱们有火,野兽一般不敢靠近。”

 吼叫声渐渐接近,两人紧张地盯着火堆外围的黑暗区域。

 忽然,一对绿色的眼睛从黑暗中亮了起来。

 “狼!”陶春生低声喊道。

 “不止一只,看样子是狼群。”王晓峰冷静地说道,他迅速拿起了一根点燃的木棍,“它们不怕火,但咱们也不能示弱,做好准备。”

 狼群在火光的边缘徘徊,似乎在试探。他们发出低沉的咆哮声,声音里带着威胁和戒备。

 “春生,把背包里的烟花拿出来,快点!”王晓峰忽然想到了一个办法。

 “烟花?你是说上次咱们买的那种信号烟花?”陶春生一边问一边翻背包。

 “对!那玩意儿声音大,光亮足,能吓跑它们!”

 陶春生很快找到了烟花,两人迅速点燃。烟花“嗖”的一声冲向天空,炸开了一片耀眼的光芒,伴随着震耳欲聋的声响。

 狼群被这突如其来的亮光和巨响吓得四散奔逃。

 “成功了!”陶春生激动地挥了挥拳头。

 “别大意,狼群很可能还在附近徘徊。”王晓峰警告道,“今晚咱俩得轮流守夜。”

 陶春生点点头,“行,我先守,你先睡,半夜我再叫醒你。”

 这一夜,两人都没有真正放松警惕。他们轮流守夜,耳边只有篝火劈啪作响的声音和偶尔传来的夜风声。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王晓峰就叫醒了陶春生。

 “快起来,咱们得赶紧下山。这地方不安全,昨晚的狼群可能会回来。”

 陶春生揉了揉眼睛,迅速收拾好装备。

 两人加快脚步沿着来时的路往回走,经过昨晚的惊魂一夜,他们深深意识到大自然的力量和危险。

 “晓峰,你说咱们下次还敢上山吗?”陶春生边走边问。

 “哎呀,那这碗鱼汤不就是陶家传的宝贝吗?”林小雨捧着碗,做了个夸张的惊叹表情。

 “传家宝倒说不上,不过也算咱们赶山人自有的手艺。”陶春生顿了顿,抬眼看向林小雨,“你要是喜欢,下回我教你怎么做。”

 “真的?”林小雨喜出望外,“陶大哥,你可别骗我,我可最爱吃这些鲜美的山里味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