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文弄沫 作品

第554章 几个菜啊


 
“呵呵呵,李副主任好。”
 王小琴一下车,见李学武笑着迎过来便也开心地笑了。
 “是你给我做组织谈话??”
 老同学,老朋友,老战友。
 两人因为工作关系走的很近,真正地做到了相互扶持。
 比李学武跟黄干的组织关系还要亲近。
 她以爽朗大方的性格赢得了俱乐部这一届同学的认可和喜爱。
 同时,在工作上,她也给予了大家更多的关怀与帮助。
 与李学武共事不到一年,治安大队从地方整改编到816团,组成了现在规模的卫三团。
 王小琴也果断地选择了与李学武继续在这条路上走下去。
 一个是副团长兼副政委,一个是副政委。
 现在,两人各自在事业上走到了新的路口,寻找新的突破方向。
 “我哪里够资格,呵呵——”
 李学武轻笑着与王小琴握了握手,邀请她一起往楼里走。
 “是谷副主任想见见你,谈话结束后,我陪你去钢铁学院转转。”
 “太客气了吧?”
 王小琴笑着说道:“我这待遇是不是有点过高了?”
 “这才哪到哪啊?哈哈——”
 李学武爽朗的笑声贯穿了一楼大厅,让路过的工作人员纷纷侧目。
 他们这一对儿组合本身就已经很惹眼了,现在更是让大家关注不已。
 “领导好——”
 “李副主任好”
 ……
 一路上不时的有人微笑打招呼,同时也在观察着走在李学武身侧穿着一身板绿的王小琴。
 不用想,这一定是部队上来的干部,一看就能知道。
 虽然这个时候流行穿板绿,但自己做的和制服还是不同的。
 就算淘到了制服,穿起来的精气神也是不一样的。
 虽然王小琴是政工干部,但在卫三团耳濡目染,甚至一力打造了治安大队和卫三团的新组织体系。
 她在卫三团的威望可一点不比政委赵振华低。
 尤其是王小琴从治安大队带过来的娘子军。
 当初可是李学武千方百计留下来的华清的高材生。
 文学系和政治系来实习的,最终赶上时代的变化,成了治安大队组织管理体系的中流砥柱。
 小小的一个治安大队,正治部竟然拥有二十几名大学生。
 好家伙,让负责整改编的卫三团都眼红的存在。
 这一支组织工作娘子军凭借一己之力拉升了卫三团干部团队的平均年龄,也打造了一支有文化、有素养、有思想的新时代政工干部队伍。
 再回过头来看王小琴,她在组织工作上的成绩可是有目共睹的。
 这一次来红星厂,不仅身份有了进一步的改变,气场也更足了。
 “看来你真的很适合在地方工作啊——”
 王小琴看着主动跟李学武打招呼的职工,眼里的敬畏是骗不了人的。
 李学武微笑点头的回应,严肃又不失风度的气场比她还要足。
 她眼角微微眯起,笑着说道:“耀武同志还说呢,他愿意跟你互换位置,如果能留下你的话。”
 “是他太高抬我了——”
 李学武轻笑着摇了摇头,看向王小琴说道:“人贵有自知之明。”
 “我的性格和能力,并不适合在部队上,至少转业回来以后。”
 他又缓缓地点了点头,对王小琴讲道:“你不用过于担心,能在卫三团打开局面,在这里也一样能。”
 “我有什么好担心的,这两年尤其是如此。”
 她上到三楼,对李学武说道:“前面的路都被你趟平了,我是借了你太多的方便啊。”
 “这话要这么说是不是就远了啊?哈哈哈——”
 李学武笑着带了她走进谷维洁的办公室,主动介绍道:“谷副主任,这是我在卫三团的战友,王小琴同志”。
 介绍完王小琴,她又给王小琴介绍道:“这是我们谷副主任。”
 “谷副主任您好——”
 王小琴的话并没有错,她这两年只跟着李学武往前走,一路畅通。
 就算有什么障碍和绊脚石,在李学武的面前也是浮云。
 两人与其说是守望相助,倒不如说是李学武对她多有提携。
 虽然这么说有点夸张了,但事实上就是如此。
 这一次能得到红星厂的信任,也是通过了李学武的关系。
 只看李学武的介绍就能知道,他对自己的帮助有多大。
 没有所谓的虚伪,讲什么组织身份,直接说的是战友。
 在卫三团是战友,来到红星厂,那必然是更为亲近的战友了。
 再看这位他们一进来就从办公桌后面站起身迎过来的谷副主任。
 李学武早就给她介绍过,谷副主任是钢铁学院调任红星厂的。
 这一次王小琴执行支援工厂和地方工作的任务,担任红星厂职业技术学院的副校长、正治处主任。
 同时也受钢铁学院邀请,担任钢铁学院正治处主任。
 这是校企合作的重要一环,也是目前稳定教育环境的重要手段。
 在钢铁学院,已经有卫三团的干部参与管理工作了。

 王小琴这一次担任兼职,也是给这一合作提升了标准。
 红星职业技术学院还没有开始教学,但教师队伍已经开始了培养。
 自有培训教育系统正在整合,这一批教师赶上了好时候。
 在红星厂训练场,有卫三团的专业队伍参与了培训和教育。
 对目前的教育工作很能提振人心,扭转近两年来的复杂局面。
 李学武在提议组建红星厂教育系统的时候就强调了这一点。
 外面如何他不管,但在红星厂教育体系内,决不允许出现闹剧。
 要组织学习,要执行指示,但不能盲目地学习和胡乱地执行。
 系统而有序地开展活动,教师和管理队伍要始终保持先进性。
 更要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树立起严肃活泼的责任担当意识。
 重新提振教师队伍的士气,在教学管理中建立新的秩序。
 再有破坏教学秩序,影响教育工作的,要严厉打击,从重处罚。
 邀请卫三团参与到教育教学管理的工作中来,就是出此目的。
 以王小琴的身份担任主管正治思想教育工作的副校长和主任,很是具有威慑力和震慑力。
 当然了,红星厂在这个时候组建教育系统,严抓思想教育。
 其实是看准了目前的形势,以及上面对教育变革的态度。
 别看口号喊的很响,好像跟前一段时间的形势有所违背。
 但时移世易,上面对各个学校的工作已经有了意见和改变的态度。
 只不过时代洪流的力量太过于强劲了,他们要考虑整体工作。
 红星厂做出如此调整,正中形势变化的下怀,也是符合上面意见的。
 从工业到基建,从经济到管理,红星厂一直走在变革的前沿。
 现在教育体系内竖起标杆,也完全符合其变革的先锋姿态。
 不然以李学武的心机,老李的谨慎,怎么可能这么喊口号呢。
 两人做事都快苟到家了。
 其实李学武兼任此职务也能具有同样的影响和效果。
 但李学武的工作实在是太多了,忙不过来。
 二来是他和王小琴对两人下一步工作和事业上的安排。
 在卫三团,在俱乐部,两人对未来早有过讨论和探讨。
 李学武邀请她来红星厂兼任保卫处的副处长,是为了延续红星厂与卫三团之间的联系与脉络。
 此事一直没有成行,是因为李学武在卫三团的位置又有了变化。
 形势变化,卫三团对李学武的需要有了变化。
 在支援地方和企业的活动开展的如火如荼时,李学武这个在地方和工厂有着绝对影响力的干部成了关键。
 虽然李学武已经很少往卫三团去坐班了,但经他手处理的工作和任务并不少,甚至有所增多。
 协调、沟通、交流,他是卫戍通往地方的一张名片。
 在支援建设过程中,要树立起一个榜样,一杆大旗。
 恰巧,李学武阴差阳错地成为了这样的人物。
 即便他已经很低调了,但在工作中还是不可避免地再一次出了名。
 以前是在分局工作期间有了突出的表现和贡献,这一次却是以新的身份出现在了东城乃至全城的工业单位面前,让这些负责人也很错愕。
 李学武虽然很想低调下来,但工作就是工作,任务是不可以拒绝的。
 所以只要是卫戍来电话,或者来了新的工作指令,他一定努力完成。
 君子以诚待我,我必报之以恩。
 帮助王小琴就是帮助卫三团,就是在实践他的诺言。
 直接来红星厂担任副处长不现实,尤其是他还在这里的情况下。
 所以到学校中担任思想教育管理工作,对她来说更合适。
 尤其是在目前的形势下,卫三团更需要她来拓展新的形象。
 至于说下一步,还得等李学武把目前的工作做完,处理干净。
 王小琴将逐渐接手他在这一领域所创造的资源。
 当然了,李学武会不会就此二次转业,还有待思考和研究。
 毕竟卫戍需要他,那他就要为卫戍做贡献。
 以后的工作安排,还要看形势的进一步变化。
 随着李学武的进步速度越来越稳,走的越来越高,这种变化会愈加的谨慎,避免产生较大的影响。
 王小琴站出来可不是抢他的资源,而是与他分担责任的。
 -----------------
 “回来了?”
 李怀德一抬头便见是李学武,招了招手很随意地示意他坐。
 两人的关系早已经不能用简单的上下级来形容了。
 当然,也没有周苗苗与老李那么的亲近。
 李学武摆了摆手,示意栗海洋不用给他泡茶。
 “在裴校长那喝饱了,呵呵呵——”
 他轻笑着从包里掏出一份文件递给了李怀德,示意他看。
 李怀德处理了手里的文件,交给栗海洋,这才看了起来。
 “哦?这么快就办妥了?”
 他看了李学武,笑着说道:“看来钢铁学院对王小琴同志也是很满意的嘛。”

 李学武交给李怀德的,是双方早就协调好的组织共建协议。
 协议内容主要是强调红星厂在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上,与钢铁学院和卫三团互联共建。
 李怀德从未怀疑过李学武对形势的判断和果断的出击。
 以前是与分局合作,在他发起红星厂变革工作的时候,李学武能行之有效地稳定局势。
 而形势发展到了现在,李学武更是能从分局跳到卫戍。
 不仅仅给红星厂的稳定带来了保障,也给下一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所以,李学武提出三个单位在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上建立长期有效的沟通和学习机制,他想都没想就同意了,这是好事。
 对他,对李学武,对红星厂所有人都是好事。
 在确定过手里的文件没问题以后,他便在文件上签了字。
 栗海洋很懂事地接过去,拿着文件去委办用章了。
 “谷副主任跟她谈了谈,主要是讲了咱们厂面临的形势和困难。”
 李学武缓缓点头介绍道:“是请她在新建教育体系思想教育工作中发挥重要的主导作用。”
 “在钢铁学院,裴校长对她的工作也给予了希望。”
 “听说卫三团在钢铁学院做的思想教育工作蛮不错?”
 李怀德似有所指地问了一句,端起茶杯说道:“上一次去,裴校长还说起这件事,他称之为中流砥柱。”
 “主要是钢铁学院的思想教育工作环境比较复杂。”
 李学武明白李怀德是什么意思,这是想要进一步与卫三团开展合作了,同时也是加深保卫强度的手段。
 但在目前的形势下,他是不建议这么做的。
 即便他在卫三团有兼职,也更希望卫三团在红星厂的影响更大。
 但事情不是这么想的,工作也不是这么做的。
 过犹不及,饭得一口一口吃。
 你听老李好像担忧红星厂目前的思想安全形势,可你能确定他不是在试探李学武吗?
 这老登心可脏了——
 “沉疴用猛药,虽然有大出血的风险,但也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李学武给他解释道:“裴校长是励精图治,时不待我的心态。”
 “呵呵呵——”
 听他这么说,老李便是一阵轻笑,他也忍不住地点头。
 “确实如此,从跟他见面谈话中就能听得出来。”
 李怀德喝了一口热茶,放下茶杯后,胳膊拄在了办公桌上说笑道:“他真有种年轻人的莽撞劲儿。”
 “可能是对比的心态要爆炸了——”
 李学武嘴角一翘道:“只看咱们在快速稳定局势专注发展,他是很心疼钢铁学院在此期间的损失的。”
 “尤其是目前的教育变革形势,他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心急如焚是正常的。”
 他看着老李挑了挑眉毛道:“今天去裴校长还提起您呢。”
 “哦?说我什么了?”
 李怀德笑着问道:“是不是讲我的坏话了?”
 “说起前些天您跟他一起喝酒的事了”李学武笑着讲道:“说您的话刺激到他了,不讲礼貌,哈哈哈!”
 “哈哈哈——”
 李怀德听到这,内心早就知道对方说的是什么了,嘴角再也压不住。
 他大笑着说道:“酒桌上互相吹嘛,我只是讲了实话而已。”
 兄弟单位,又有紧密的合作,负责人私下里聚会是很正常的。
 前些天红星厂借用钢铁学院组织学生招录考试工作,李怀德作为受益方,自然是要请客的。
 那天把参与组织考试的干部们叫在一起喝了顿酒,算是感谢。
 你别看老李投机取巧,最会钻营,其实这个人还是很江湖的。
 当然,场面上讲话是很注意的,不会乱说话。
 但在私下里,只要关系还算亲近的,他都会很自然,很松弛。
 称兄道弟现在不讲究了,不过江湖气一摆出来,酒桌上是很热闹的。
 经常喝酒的读者都知道,这酒一进了肚子,那人就不是人了。
 你说他是神仙他都敢答应,反正都差不多,互相吹呗。
 有人主动问起,老李便讲了讲红星厂最近的发展,以及以后的打算。
 其实大家都知道,红星厂越来越好了,越来越牛哔了。
 不然老李如何在江湖上这么行的通啊,还不是有底气。
 商业互吹,互相捧场,是酒桌上不变的主题。
 你越好,身边的笑脸越多,朋友也越多。
 老李明明只说了实话,还是被大家所羡慕和嫉妒。
 这种感觉,哎呀,别提有多爽了。
 就是现在跟李学武闲聊中提起来都觉得爽。
 他跟裴大宇讲,让对方今年准备几名飞行器和机械制造方面的教授。
 裴大宇自然知道红星厂有了飞机生产线,还以为他要帮忙呢。
 没想到老李讲的是,红星职业技术学院要开飞行器研究与制造的课。
 好家伙,这可给在座的单位负责人气坏了,老李不讲武德啊。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
 低调才是最牛哔的炫耀,老李故作低调,可不就是明着装哔嘛。

 你一个职业技术学院都敢开飞行器研究与制造的课程,那我钢铁学院是不是得开航空航天的课了?
 那得了,你搞飞行器,我搞航天,咱们做大做强,再创辉煌,没北航、南航、西工大什么事了。
 哎呀,这也就是在酒桌上,红星厂的招待很丰盛啊。
 不然人家听见了,还得问你呢,几个菜啊,喝成这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