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联交所的规则,公司上市敲钟仪式不能影响开盘交易,因此敲钟仪式要比开盘提前三分钟。
九点半,联交所正式开盘,林氏股价应声而涨。
本次上市,林氏影业向公众供股225亿股,占据总股本的25,股票发行定价为52元,募集资金规模高达117亿港元。
这个数字创造了联交所迄今为止所有文化、传媒类公司上市的最大ipo规模。
以这个上市发行价来计算,林氏影业的上市估值高达468亿港元。
本来以香江电影的市场规模,是万万不可能支撑得起一家近50亿港元规模的电影公司的。
奈何林氏影业的海外业务经营的风生水起,为林氏影业提供了完全不符合这个体量公司的现金流和盈利规模。
这其中《忍者神龟》的成功功不可没。
作为公司的管理者,陶玉书非常清楚的知道,《忍者神龟》的成功只是一时的,不可能成为林氏影业永远的依仗。
所以在上市聆讯阶段,陶玉书坚持以混合定价的方式来确定公司股票发行价,并确定了52元每股这样一个相对低位的价格。
事实证明,陶玉书的选择是正确的。
投资机构和股民的眼睛是雪亮的,林氏影业的发展前景和盈利潜力巨大,股票定价堪称良心。
所以尽管ipo规模巨大,但林氏影业的股票在认筹阶段还是引起了投资人们的疯抢。
大家都清楚,如此公道的定价,买到就是赚到。
今天公司上市,林氏影业的股价也延续了认筹阶段的火爆场面,开盘即暴涨。
不到3分钟时间,股价便突破了7港元,公司市值也飙升到了63亿港元,涨幅领跑恒生指数。
看到林氏影业股票如此涨势,参加上市敲钟仪式的所有嘉宾无不欢呼,这些人无一例外几乎都握有林氏影业的股票。
尽管股票的涨幅对于有些人可能并不算什么,但不妨碍大家为林氏影业所创造的奇迹开怀。
而陶玉书在与众多见证敲钟仪式的嘉宾们寒暄后,看着林氏影业的一路上涨,心中也感到十分欣慰。
港股上市委员会历来在厘定上市公司认购价时历来时希望股票定价低一些的,股价低,股票上市挂牌后升水幅度大,投资者活跃,股市看起来才兴旺。
陶玉书考虑的不是全局,但她的想法与上市委员会的想法不谋而合,都希望股价能够由低到高,而后稳定下来,表现稳健。
现在看起来,虽然筹集的资金要少了那么一两亿,但长远来看还是利大于弊的。
毕竟,她们林氏影业上市又不是为了圈钱跑路。
跟嘉宾们寒暄、合照,花了十几分钟时间,采访区还有一堆记者嗷嗷待哺的等待着陶玉书。
见她终于走了过来,记者们的闪光灯闪成了光幕,那场面当红女明星来了都自惭形秽。
“林太林太!林氏影业成功上市,成为香江电影第一股,您有什么感想?”
“林太,刚才您接连宣布了几个为内地水患赈灾的举措,是出于什么考量?”
……
面对记者们的踊跃提问,陶玉书面色从容,先摆手维持秩序,让记者们安静下来,然后才点名让大家依次提问。
“林太,林氏影业的上市创造了联交所近一年来的最大ipo规模,掌握了海量的资金,可以给我们透露一下贵公司下一步的重点发展动向吗?”
认真的听完《南华早报》记者的提问,陶玉书整理了思绪,回应道:
“刚才有记者朋友说我们林氏影业现在成了‘电影第一股’,这种虚名大家听个高兴就好了,不用当真。
林氏影业上市,要感谢所有观众、合作伙伴以及广大媒体朋友们的支持和认可。
我想,林氏影业成为第一家在港股上市的电影公司,这不单单是香江电影在资本运作上的突破,也可能是香江电影走向国际的重要一步。
这次募集的资金规模确实出人意料,按照我们的规划,这些资金会首先向两方面倾斜。
一是提升公司制片业务的整体工业水平,二是更深入的加强对海外市场的探索,为香江电影在世界舞台的发光发亮贡献我们自己的一份力量。”
陶玉书的回答清晰而有条理,充满了大将之风,气场十足,赢得了在场记者们的认同。
大家都知道,林氏影业这两年在海外业务上表现亮眼,要不然上市募资和股价、市值表现也不会如此夸张。
听陶玉书的意思,林氏影业是还要继续在海外市场继续加码,这种魄力确实令人叹为观止。
接下来,陶玉书再点人提问,有记者把话题拉到了她刚才宣布的那几项慈善举措上,言语间认为内地水患确实存在,但陶玉书的动作未免有些小题大做。
听着记者的提问,陶玉书脸色清冷,眼神锐利。
“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心态值得商榷。什么叫小题大做?近些天来,媒体上对于内地水患的报道大家都有目共睹,场面令人揪心。
大家都是炎黄子孙子孙,骨肉同胞,看着同胞身处危难,我们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的帮助难道不是应尽的本分吗?”
说到这里,陶玉书的声音大了两分,接着说:“今天我借着公司上市的机会将各位记者朋友请到这里,心中其实也有自己的私心。
我个人能力有限,希望能够借着各位记者朋友们的话筒将我的这份呼吁传达给香江社会大众。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内地、香江同气连枝,请大家为同胞们尽一份心力!”
陶玉书讲话的语气郑重,充满感情,说完话之后又以庄重的姿态鞠了一躬。
她这番真诚的举动,令在场不少记者动容。
人家林太是百亿富豪不假,但为了救灾,可是真金白银的掏出了1亿港元,而且还费尽心力的组织活动。
平心而论,他们这些工薪阶层有十万块,可不见得会捐出百分之一来。
如此博大的爱国情怀,令人敬佩。
“我哋一定撑你,林太!”
有记者深受感动,忍不住喊出了一句。
立刻引起了身边同仁的赞同,不少人陆续发声,汇聚成一道声浪,响彻联交所交易大厅内。
“多谢大家,不过不是撑我。是撑内地,撑同胞!”陶玉书说。
记者们更受鼓舞,奋力呐喊。
“没错,撑内地!撑同胞!”
“撑内地!撑同胞!”
狂热的呼声打乱了联交所内的交易秩序,有工作人员前来过问,陶玉书连忙劝住了已经被她煽动起来的记者们。
她低声跟伍美珍说,“刚才那个《明报》的小伙子,这个月奖金翻倍。”
刚才第一个喊出“我哋一定撑你”的记者正是《明报》的,小伙子那一声中气十足,情真意切,功不可没,理当嘉奖。
伍美珍点了点头。
然后陶玉书又对记者们说道:“刚才有记者朋友问,我那1亿港元什么时候捐,我现在回答告诉大家:我现在就捐!”
听到陶玉书这句话,现场众多记者又是一阵骚动。
现在就捐?什么意思?
只听陶玉书又说道:“现在我就要去皇后大道东381号,如果有记者朋友感兴趣,欢迎大家一起和我去见证捐赠过程。”
闻言,记者们闹出的动静更大。
大家都是跑新闻的,皇后大道东381号是什么地方谁不知道?
那是新h社香江分社的办公地!
在香江回归之前,新h社香港分社就是内地zf驻香江最高代表机构的身份,履行zy赋予的各项职责。
搞慈善的大家见多了,带着记者堵门去捐钱的,记者们也是第一次见,心中不免有种见证历史的激动。
“林太言出必行,女中豪杰!”
又是一声中气十足、情真意切的呐喊,再次引动了记者们的情绪。
陶玉书默默将这件事记在心里,小伙子下个月奖金再翻一倍!
“走!”
陶玉书仿佛号令群雄的武林盟主,一声令下,联交所交易大厅内上百位记者闻风而动,跟上她的脚步。
一伙人浩浩荡荡走出交易大厅,那架势如同陈浩南要带着弟兄们去扫平铜锣湾。
“上车!”
“跟上林太的车。”
陶玉书带走了所有记者,前一分钟还热闹非凡的联交所交易大厅,这会儿肉眼可见的冷清了下来。
虽说还有不少嘉宾在场,但气氛跟刚才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林生,这……”
李兆福看着这突然的状况,满心惊讶。
林朝阳笑呵呵的说道:“玉书她啊,热心慈善。过两天的慈善汇演,您老可得出席啊!”
李兆福前几年深陷股灾之难,好在急流勇退,明哲保身,同时也与林朝阳夫妻俩结下了善缘。
这回林氏影业上市,李兆福家族控制的东亚银行是承销商之一,同时他自己也认购了一些股票。
听着林朝阳的话,李兆福笑着说道:“我买股票总共也没赚多少钱,你不会让我都掏出来吧?”
李兆福认购了林氏影业的股票不假,赚了钱也不假,但他以个人身份认购的股票并不多,只是象征意义的。
他这种级别的富豪参与慈善汇演,自然不可能一毛不拔,买股票赚的那点钱,说不定真不够他出回血的。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您说是不是?”林朝阳玩笑着说道。
李兆福打趣道,“我说不是恐怕不行。”
陶玉书带着记者们走了,林朝阳得负责给她善后,今天来的嘉宾有一个算一个,都是夫妻俩“狩猎”的目标。
“你这跟直接朝我要钱有什么区别?”李翰祥受邀出席汇演,一脸肉疼的说。
“我这是帮你积福。钱财嘛,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你攒那么多钱花不了,有什么用?”
“你有钱,站着说话不腰疼,我才赚几个钱。”
“别昧着良心说话,这几年你赚的还少?”
李翰祥心虚之下,试探着问:“那我捐10万?”
“10万不嫌少,100万不嫌多。”